天天看點

聚集服務多元 聚力市民共享——淄博淄川首個“般陽合夥人”共建壹家共同體啟用

作者:圓點新聞淄博

圓點新聞淄博9月29日訊(記者 王躍海 通訊員 闫盛霆 王甯 楊家易)9月26日中午,71歲的退休勞工楊秀平在祥和社群壹家長者食堂吃上了午餐。“我們周邊都是老舊小區,老年人多,子女平時不在身邊,有了長者食堂後,即友善又省錢,也給子女們解決了後顧之憂。”楊秀平說。當日,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般陽路街道“般陽合夥人”共建項目——壹家共同體正式投入使用,這是“般陽合夥人”共建共治治理模式下,首個由社會力量出資建設的社群綜合服務項目,承載社群服務中心、紅色驿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壹家長者食堂、般陽商會等功能子產品,未來将成為服務社群居民、黨員及轄區企業的全功能平台。

聚集服務多元 聚力市民共享——淄博淄川首個“般陽合夥人”共建壹家共同體啟用

全功能融合建設頂配壹家共同體

祥和社群壹家共同體總建築面積1200餘平方米,堅持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深化城市社群“五化一高”基層黨建建立工作。在此基礎上,針對老齡化現狀高标準打造壹家長者食堂和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可同時供百餘名老人同時就餐、日間休息活動;針對基層文化打造的關聯城市書房、多功能活動室,可滿足各類文體活動需求。同時,還設有婦女兒童之家、職工教育訓練、心理咨詢、家政服務、醫療保健等多個服務項目。祥和社群黨支部書記翟玉明介紹,“壹家共同體是全功能綜合性平台,既是黨員服務群衆的橋頭堡,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基礎陣地,未來,我們還将重點打造般陽商會,一方面在‘般陽合夥人’架構下,挖掘轄區在外各類技術人才、企業家、文化名人,建立般陽‘高峰’庫,作為街道發展的人才資源、社會資源,指導轄區轉型發展、技術更新;另一方面,通過商會平台,将轄區各類商戶、企業聯合起來,推動街區治理從‘管’向‘治’提升,逐漸建立政府與企業齊抓共管,自治與法治互相融合的城市治理新局面。

聚集服務多元 聚力市民共享——淄博淄川首個“般陽合夥人”共建壹家共同體啟用

社會化共建破題社群發展困境

祥和社群地處淄川城區中心,轄區多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薄弱、物業服務滞後,特别是破産企業的職工宿舍小區,缺少物業及社群基本服務的問題突出。完善服務項目、增加活動場所的呼聲很高。街道黨工委書記劉芳說,“目前,老舊小區基礎設施陳舊、服務能力滞後與社群人員、資源嚴重不足的深層次沖突不斷凸顯,街道堅持問題導向,率先在全區實施‘般陽合夥人’基層治理新模式,通過共建共治共享新理念,積極吸納駐區機關、市場組織等主體有序參與基層治理、有效服務居民群衆,破題資金、技術、人員等社群發展難題。此次建設的壹家共同體,由合夥人機關淄博和美物業有限公司出資近300萬元打造,是今年‘般陽合夥人’2.0版的重點共建項目,建成後,将由合夥人機關進行具體管理和營運,實作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社群基層治理,社群相應為合夥人機關提供廣闊空間、政策支援等服務。有效利用社會化資本,是今年‘般陽合夥人’的突破提升重點,圍繞‘怎麼合’、‘合什麼’,在合夥領域,合夥人範圍,合夥形式三個方面突破提升,将合夥人機制推廣至轉型發展、城市管理、社群治理、沖突化解等多個領域,目前我們已累計利用社會化資本600餘萬元,除打造祥和社群壹家共同體外,還打造了般陽社群綜合服務體,預計下月投入使用,将為周邊近1萬餘戶居民提供各項服務!”

合夥人機制打造共治雙赢格局

在壹家共同體多功能展示廳,來自龍泉鎮領尚琉璃文化創意園的數十件琉璃引人注目。琉璃古人稱“五色石”,是在高溫下燒制而成的稀有裝飾品,色彩流雲漓彩,品質晶瑩剔透,其傳統技藝于2015年被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同樣吸引眼球的,還有來自漢青瓷業的高端陶瓷,漢青瓷業是享有高品質與設計聲譽的骨瓷釉中彩上司者,以其精緻的工藝和源源不斷的想象力,成為當代極具魅力的高端骨瓷品牌。壹家共同體,為這兩家合夥人機關免費提供了展示産品的機會,除了社群居民,更多的合夥人因為這個平台,了解了他們。般陽路街道辦事處主任李政說,“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這些企事業機關、社會組織為什麼願意給我們服務?這就不得不說般陽合夥人共建的核心,般陽合夥人是開放平台、合作平台,社群與合夥人在空間、資源、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深度融合,優勢互補,像漢青瓷業、領尚琉璃一方面參與了社會事業,同時也通過這個平台展示了自己,實作了共赢和多赢。目前像這個的合夥人,我們已經發展了151家,确定需求事項107個,同時也拿出了資源事項173個,涵蓋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整治等18類、98個合夥共建項目。”

編輯:李濤

新聞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