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洲大批獅子感染“貓科艾滋病”,卻很少發病的原因找到了貓科艾滋病獅子的傳染病

作者:鐘銘聊科學

動物學家在波紮那地區研究非洲獅的生活時,發現了意外的一幕:當一頭雄獅和一頭雌獅成功捕食斑馬之後,雌獅照例繞着斑馬的遺骸轉了幾圈,然後開始呼喚它的孩子們前來吃飯。然而過了許多,它的孩子都沒有來到此處。

後來,動物學家在一個幹草叢中發現了這三頭小獅子,隻不過它們現如今發育極端不良,毛發稀疏,身體瘦小而疲憊。然而它們在幾周之前還是那麼的健康,僅僅過了幾周時間,它們就已經虛弱成了這個樣子。

經過簡單的檢查發現,這些小獅子都患上了貓科艾滋病。而它們并不是唯一一個感染貓科艾滋病的種群,在非洲大地上,許多獅子的種群都陸續被發現感染貓科艾滋病的個體,隻是很少有個體會發病。

非洲大批獅子感染“貓科艾滋病”,卻很少發病的原因找到了貓科艾滋病獅子的傳染病

<h1 class="pgc-h-arrow-right">貓科艾滋病</h1>

FIV病毒就是貓免疫缺陷病毒,和人類艾滋一樣,感染該病毒的貓科動物會患上貓後天免疫缺乏症,不過和人類不同的是,貓科艾滋病并不僅僅是通過性行為傳播,而是主要依靠貓科動物之間的打鬥,以及含有病毒的唾液舔舐傷口傳播,目前該研究還無法得知獅子是否可以通過母嬰将該病毒傳播給幼崽。

非洲大批獅子感染“貓科艾滋病”,卻很少發病的原因找到了貓科艾滋病獅子的傳染病

患有貓科艾滋病的獅子死亡率其實沒有人類艾滋病并沒有那麼高,即使是攜帶病毒,很多個體也會不發病,隻是終身攜帶。隻是一旦發病, 動物的身體機能會下降,還會造成母獅受孕率下降,幼崽的死亡率提升,而這非常不利于獅群的發展。

非洲大批獅子感染“貓科艾滋病”,卻很少發病的原因找到了貓科艾滋病獅子的傳染病

貓科艾滋病雖然會威脅到獅群的發展,但是研究發現,該病毒隻對貓科動物有用,也就是說,豹子、老虎以及家貓等會受到該病毒的襲擊。大多數個體在感染該病毒之後不會出現症狀,而是終身攜帶者,并存活到正常壽命。隻有家貓會表現出性狀,并發病。

之是以會如此,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貓科艾滋病已經在獅群中流行了很多年,甚至上萬年,其中對貓科艾滋病比較敏感的生物已經被淘汰了出去,剩下的個體幾乎都含有貓科艾滋病的抗體,而這種抗體可能還會遺傳給後代。

隻是貓患有貓科艾滋病的曆史并不長,是以它們會發病,不過貓科艾滋病并不會感染人類,是以即使是家貓感染貓科艾滋病也不用棄養,畢竟棄養會導緻它們感染更多的野貓。

非洲大批獅子感染“貓科艾滋病”,卻很少發病的原因找到了貓科艾滋病獅子的傳染病

其他動物吃獅子的屍體,并不會導緻該病毒的傳播,比如:斑鬣狗以及秃鹫等吃獅子的遺骸時,病毒并不會從獅子身上轉移到斑鬣狗以及秃鹫身上。

之是以會如此,是因為病毒想要感染一個生物,需要與生物細胞表面的受體蛋白質結合,受體蛋白質相當于鎖,隻有病毒的表面性狀剛好能打開這把鎖,才能夠進入到細胞内部,感染生物。

非洲大批獅子感染“貓科艾滋病”,卻很少發病的原因找到了貓科艾滋病獅子的傳染病

然而基因相似性越小的生物,也就是親緣關系越遠的生物,擁有同一受體的可能性不大,是以該病毒很難感染其他生物。比如:人類的天花隻能感染人類,是以我們才能徹底消滅天花。

<h1 class="pgc-h-arrow-right">獅子的傳染病</h1>

盡管許多獅子都攜帶貓科艾滋病,但它們很少會發病。另外現如今科學家們研究出了預防貓科艾滋病的疫苗,如果有必要,可以為這些獅子注射疫苗來預防。

事實上,真正威脅獅子的傳染病并不是貓科艾滋病,而是結核病以及犬瘟熱等,野生環境中獅子會接觸到許多野生動物,大多數野生動物沒有注射疫苗,以至于一些病毒會從其他動物身上轉移到獅子身上。

再加上獅子屬于群居,一旦其中一隻感染,能夠在種群中快速蔓延。比如:1994年時,在獅群中流行的犬瘟熱病毒,導緻1000多頭獅子死亡。

這也意味着,我們在保護野生動物時,并不能僅僅隻保護它們的栖息地以及禁止盜獵,還要清除流傳在種群中的傳染病。,一旦傳染病導緻獅群個體數量下降,那麼幸存的物種基因多樣性就會大打折扣,最終加劇滅絕的發生。

非洲大批獅子感染“貓科艾滋病”,卻很少發病的原因找到了貓科艾滋病獅子的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