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卡巴渝美景 | 千年黃桷垭 一道通古今

作者:重慶日報

重慶日報

打卡巴渝美景 | 千年黃桷垭 一道通古今

黃桷垭老街夜景俯瞰圖。

打卡巴渝美景 | 千年黃桷垭 一道通古今

黃桷垭老街風格獨特的巴渝民居。

爬黃葛古道是重慶人的傳統。

海棠溪敦厚街經黃泥崗到黃桷垭段的路基儲存較好,舊迹遍布,可尋昔日繁華蹤迹。古道邊,岩石上,兩處無字摩崖神秘十足,石鼓大象、石鼓貔貅做成的石墩更讓古道增添了幾分韻味,一路風光甚美。還有農夫叫賣清明菜、蒲公英、野蔥頭,綠茵茵的,鮮嫩嫩的;也有手藝人做的粽子、糍粑塊、老鹹菜,是城裡人稀罕的好東西。

在垭口那棵冠如巨傘的老黃葛樹下歇個腳,喝一杯清冽的老蔭茶,就上到老街了。

黃桷垭老街位于南岸區南山街道,全長600米,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共有175棟風格獨特的巴渝民居和文物故居,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年間。這裡曾是背夫馬幫歇息之地、官府兵營驿站駐地,随着重慶開埠,逐漸發展成為繁華街市。雲南錢王王熾、“三界名人”李奎安、平民教育家晏陽初、台灣當代作家三毛都曾在此經商或居住。

南岸區委區政府充分尊重、保護、發掘、弘揚曆史文化,以民居建築修繕為主、曆史建築複建為輔,實作街區更新、新老融合,黃桷垭老街煥發了蓬勃生機,一年四季都是熱門的旅遊打卡地。

重建的“貴州商會館”高大雄偉、氣勢壯觀,古色古香、韻味十足,夜景尤其璀璨。清光緒年間它由二品道台黎庶昌提議修建,主要為友善往來茶馬古道的商人囤放貨物、集散交易、食宿歇息。第一個出渝入黔的驿站“大夏驿站”就設在老街上。民國時期重慶商界、政界、文化界“三界名人”李奎安的故居别緻大氣,設計精巧、曲徑通幽。天順祥商号,則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天順祥票号的前身,講述的是雲南難民王熾逆襲的傳奇故事——逃難至重慶時加入黃葛古道馬幫的他,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在黃桷垭開辦天順祥商号,随後開錢莊,不斷發展壯大,遍及全國15個行省和越南、馬來西亞等地,成為一代錢王、一品紅頂商人。

打卡巴渝美景 | 千年黃桷垭 一道通古今

黃桷垭老街街景。

打卡巴渝美景 | 千年黃桷垭 一道通古今

黃桷垭老街人潮如織。圖檔由黃桷垭老街景區提供

900多年前的塗山窯黑釉瓷也在這裡有展示,以曜變紋最神奇,為天目瓷(黑釉瓷)之冠,足見重慶地區在南宋時陶瓷手工業之繁榮。修複後的三毛故居時常有文化活動,遊客可以挑選一張喜愛的明信片,蓋上一個有着三毛笑臉的郵戳,将一份思念寄出……還有張京營寨、孔香苑、雲南商會館、靜廬等多處舊址,讓人穿越時空撫今追昔。

黃桷垭老街上更有巴渝特色美食與古色古香的民宿,令人流連忘返。正如這首雕刻在老街入口的詩:幽幽南山上,黃葛古道來。青青石闆路,商賈馬蹄響。綠綠樹蔭間,清風拂面爽。濃濃老街味,散發古色香。

天青色等煙雨,黃桷垭老街等您。

景區簡介>>>

黃桷垭老街位于南岸區南山街道,全長600米,共有175棟風格獨特的巴渝民居和文物故居。其曆史悠久,始于唐朝,興于宋元,盛于明清,至今逾千年。

如今的老街,以“千年黃桷垭·一道通古今”為主線進行了修繕修複,實作街區更新、新老融合,在“發現重慶之美——重慶市2020年城市管理水準評選活動”中,榮獲“重慶最美街巷”稱号。

特色玩法>>>

品文化:漫步老街,茶社、火鍋等商鋪林立,趙熙、李奎安、三毛等名人故居聚集,書畫展、瓷器展、古琴展兼收并蓄,能讓遊客在遊曆中領略千年曆史文化底蘊。

遊步道:到山城旅遊,步道是靈魂。感受黃桷垭老街的“老”,一定要到黃葛古道走一遭——這條古道是曆代渝黔、渝桂、渝滇商賈必經之路,留下過衆多文人墨客、商人、馬幫的足迹。“幽幽南山上,黃葛古道來。青青石闆路,商賈馬蹄響。綠綠樹蔭間,清風拂面爽。濃濃老街味,散發古色香”的詩韻之美延續千年。

線路推薦>>>

公交:346路(解放碑—南坪—黃桷垭);347路(菜園壩—南坪—黃桷垭);329路(四公裡—黃桷垭);177路(長生—茶園—黃桷垭)。

步行:上新街—黃葛古道—黃桷垭老街;海棠溪—黃葛古道—黃桷垭老街。

自駕:四公裡立交—内環快速路—向黃路—黃桷垭;朝天門大橋—慈母山1号隧道—南山植物園—黃桷垭;上新街—龍黃路—黃桷垭。

(文/趙瑜、記者 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