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業走廊鍛造振興之翼

作者:中國吉林網

吉林日報記者 王亮 趙廣欣 華泰來

秋色轉濃,涼意漸起。但在吉林大地上,有一股铿锵之音伴随熾熱暖流,勢如奔雷。

長春、四平、遼源、吉林、松原,連日來記者輾轉多地采訪工業項目的過程中,都看到一股股蓬勃的活力奔湧在白山松水之間,聽到一陣陣振興的号角回蕩在“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上。

這聲音,來自吉林工業鼓翼騰飛的振翅之音,代表着邁向高品質發展的堅實腳步。

承前啟新 為工業發展謀劃新路徑

工業基因根植于吉林發展血脈,工業經濟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吉林欲振興,工業必當先。

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廳長孫簡告訴記者:“将‘一主、六雙’産業空間布局提升為‘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的決定,這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訓示精神,切實肩負起‘新擔當、新突破、新作為’的重大舉措。”孫簡表示,該決定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全省目前發展基礎、面臨形勢,把我省資源禀賦、區域特點、産業優勢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的拓展。

“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是我省“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它的巧妙之處,就在于既符合我省産業發展基礎,又深度契合未來轉型更新需要。

在“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指引下,我省對構築“雙廊”作出重點部署,通過合理規劃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空間布局,重塑産業經濟地理,優化産業發展生态,推動汽車、石化、食品、醫藥、裝備等傳統優勢産業改造提升;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衛星及航空、精密儀器與裝備、CMOS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新材料等新動能産業,提升産業層級,擴大産業規模,加快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速建構綠色現代工業體系。

此前,省工信廳牽頭編制《關于支援“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規劃實施的若幹政策》,在強化布局引導、完善基礎設施、強化創新驅動、強化金融支援、推進産教融合、擴大開放合作、推動降本減負、穩定工業增長等8個方面提出26條具體支援政策措施,為今後一個時期提升我省制造業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精益制造和服務型制造能力,推動吉林工業高品質發展等核心任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孫簡表示,下一步,全省工信系統将全面貫徹落實好“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強化規劃引領,通過抓産業、抓企業、抓項目、抓機制、抓融合,努力建構以“雙廊”為核心的現代産業格局,力争到2025年,全省汽車産業突破萬億級規模,食品、石化、裝備、醫藥、冶金建材、電子資訊産業達到千億級規模,最終實作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良好布局。

聚鍊集鍊 鍛造新型工業産業體系

結構之變,能讓石墨化為鑽石。

在“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一個新型工業産業體系正在逐漸形成,即将上演點石成金的傳奇。

“這裡将主要生産紅旗品牌新能源汽車,整車年産能可達20萬輛,極限産能可達30萬輛,實作年産值400億元!”當記者走進一汽紅旗新能源汽車工廠時,一汽集團工程部基建主任張宇東正在參與裝置調試,言語間充滿自豪。

如今,紅旗新能源工廠年産20萬輛整車項目投産,奧迪新能源PPE15萬輛、紅旗絲爾科跑車、比亞迪動力電池、玲珑輪胎等一大批重大項目先後落位……一系列大項目大幅提升了我省汽車産業規模和技術水準,加速汽車産業鍊強鍊補鍊,也為一汽和我省汽車産業“預定”了下個十年的發展空間。

承擔“一主”重任的長春,以優勢産業支撐“雙廊”,造就了一片新能源汽車産業快速發展的熱土。這将為我省數百家汽車零部件廠商帶來新的機遇,抓住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趨勢,提升企業産品價值鍊地位,打造汽車電子等高端、高附加值産品。

在吉林化纖集團國興碳纖維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内,一條條碳絲穿過收絲機卷成卷。記者用手拈起一束,發現單根碳絲幾乎細不可見。從業人員告訴記者,這根碳纖維的粗細僅僅是發絲的十分之一,但強度卻是鋼的7-8倍,在市場上有“黑色黃金”之稱。

目前,吉林市以吉林化纖為龍頭的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相關企業有25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5家。碳絲産品性能名額能夠滿足風電、汽車、軌道客車等工業領域要求,碳纖維年産能達到1.4萬噸,形成了“丙烯腈—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碳纖維—碳纖維下遊制品”完整的碳纖維産業鍊條,呈現出規模化、叢集化發展态勢。

為進一步擴大産業規模,吉林市重點推動年産20萬噸碳纖維全産業鍊項目,包括15萬噸碳纖維原絲、1.5萬噸大絲束碳纖維、600噸碳纖維、3.5萬噸大絲束碳纖維、1萬噸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等5個“十四五”重點規劃項目,計劃總投資115.75億元,年可新增産值135.65億元。

“十四五”期間,僅吉林化纖就規劃了24個碳纖維産業項目,“如果這些項目都能夠如期達産釋放,碳纖維這一新材料将促進吉林省幾個産業的更新和快速發展,對整個吉林省的産業規劃和産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吉林化纖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宋德武說。

汽車和化纖産業的可喜變化,是全省新型工業産業體系逐漸成型的縮影。如今,全省傳統優勢産業正在走向改造提升,資訊技術、新材料等産業鍊條加速延伸,将帶來經濟結構的持續優化、新興動能的加快成長和品質效益的不斷提升。

錨定目标 開創“千億級”“萬億級”未來

大規劃寫下大手筆,大項目撐起大未來。

在吉林玲珑1420萬條輪胎智能工廠項目現場,塔吊林立,起重機發出轟鳴,建築勞工們在密集的腳手架上有條不紊地工作。項目中的年産200萬條全鋼子午線輪胎生産線工廠中的房間,目前已全線開始進行基礎施工。

“這個項目從首洽到簽約僅用112天,簽約第二天就在長春國際汽車城啟動,是玲珑輪胎全球第七個生産基地。計劃總投資48.93億元,總占地64.7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全部建設完成後,年可實作120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200萬條全鋼子午線輪胎和20萬條翻新輪胎,達産後可實作銷售收入44.4億元。”吉林玲珑輪胎項目負責人張雙林告訴記者。

在吉林市,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先進功率器件封裝基地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作為吉林省重要的晶片企業,這一項目将有助于垂直打通半導體産業鍊,加快形成現代化、有韌性的完整産業鍊體系,加速電子資訊産業轉型更新,推動招商引資,帶動上下遊産業與地區經濟發展。

據華微電子首席執行官于勝東現場介紹,華微電子是高新技術企業、國内功率器件首家上市公司。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先進功率器件封裝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總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6萬平方米,年産15億隻先進功率器件及子產品封裝,産品應用于工業電源、5G通訊、黑白家電、光伏發電、汽車電子等戰略性新興、新基建配套領域。項目分三期規劃建設,力争2022年末投産,屆時預計每年可實作工業産值17.6億元、稅收1.1億元。

今年以來,吉林省各地圍繞全面推進“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一大批科技創新和轉型更新項目在“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地區陸續啟動。

在這之中,有涉及“萬億級”目标的現代新型汽車和零部件、農産品和食品深加工産業項目;涉及“千億級”目标的石油化工、裝備制造、電子資訊、冶金建材、輕工紡織産業項目;涉及“百億級”目标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實施5000萬元以上項目1899個,較去年同期增加222個,增長13.2%。

舵穩當奮楫,風勁好揚帆。一個個吉林的“百億級”“千億級”“萬億級”産業未來,正在“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中加速孵化。這條承接曆史與未來的工業走廊,培育着新業态,湧動着新動能,以工業特有的磅礴巨力,成為我省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注入不竭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