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傳奇一生聖人出生十年七遷太平天國運動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天津教案卒于南京原創不易,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哦!

作者:引經修身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傳奇一生聖人出生十年七遷太平天國運動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天津教案卒于南京原創不易,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哦!

曾國藩

<h1 class="pgc-h-arrow-right">聖人出生</h1>

1811年,也就是嘉慶16年,曾國藩出生在湖南長沙荷葉塘白楊坪的一個普通家庭。是宗聖曾子第七十世孫。曾國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滌生 。曾國藩有兄妹九人,曾國藩為長子,祖輩以務農為主,生活較為寬裕。祖父曾玉屏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閱曆豐富;父親曾麟書是秀才,作為長子的曾國藩,小時候就受到先輩們的優質教育了。曾國藩五歲啟蒙,六歲就進入私塾“利見齋”。

道光六年,曾國藩應長沙府童子試,名列第七名。道光十年,曾國藩前往衡陽唐氏宗祠讀書,一年後轉入當地湘鄉漣濱書院。在漣濱書院完成兩年學期後,于道光十三年考取秀才。第二年,曾國藩進入長沙嶽麓書院學習,同年參加湖南鄉試,成為舉人,位列第三十六名。中舉人之後便動身去北京準備來年的會試了。

道光十五年,曾國藩會試未中,寄居在北京長沙會館讀書。第二年會試再次落榜。于是傳回長沙,與同鄉劉蓉、郭嵩焘等居于湘鄉會館。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傳奇一生聖人出生十年七遷太平天國運動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天津教案卒于南京原創不易,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哦!

官居二品

<h1 class="pgc-h-arrow-right">十年七遷</h1>

道光十八年,曾國藩再次進京參加會試,終于成功上榜,殿試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親拔為第二,并進入翰林院入職。由于曾國藩勤奮刻苦,辦事精細高效,在1838年到1848年之十年間,曾國藩從進入翰林院開始一直到署工部左侍郎,十年間七次升遷,連升了十 級,官居二品。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傳奇一生聖人出生十年七遷太平天國運動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天津教案卒于南京原創不易,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哦!

太平天國運動

<h1 class="pgc-h-arrow-right">太平天國運動</h1>

鴉片戰争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憑借《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政治、經濟各方面大肆侵華。清政府為了支付高達2800萬元的戰争賠款和贖城費,彌補由于鴉片大量輸入而造成的财政虧空,加緊橫征暴斂,增加稅收一至三倍以上。兼之外國工業品大量傾銷,使中國城鄉手工業受到摧殘,農民和手工業者紛紛破産。地主階級趁機兼并土地,加重剝削。民族沖突的加劇促進了國内階級沖突的激化,廣大農民饑寒交迫,紛紛揭竿而起,鴉片戰争後十年間,各族人民自發的反清起義達100多次。 廣西是多民族聚居區,清朝統治者對廣大少數民族的民族壓迫和階級剝削十分嚴酷;又加以天災人禍,廣大農民苦不堪言,反抗鬥争此伏彼起,終于在道光三十年末爆發了洪秀全上司的大規模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1852年,太平天國運動已席卷半個中國,盡管清政府從全國各地調集大量八旗軍、綠營官兵來對付太平軍,可是這支腐朽的武裝已不堪一戰。是以,清政府屢次頒發獎勵團練的指令,力圖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裝來遏制太平軍勢力的發展,這就為曾國藩的湘軍的出現,提供了一個機會。11月,清政府指令曾國藩和湖南巡撫張亮基辦理團練。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傳奇一生聖人出生十年七遷太平天國運動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天津教案卒于南京原創不易,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哦!

組建湘軍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組建湘軍</h1>

1853年,也就是鹹豐三年,借着清政府急于尋求力量鎮壓太平天國的時機,曾國藩趁勢在其家鄉湖南一帶,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勇,并向清廷上書征用了還隻是都司的塔齊布。八月,曾國藩獲準在衡州練兵,“凡槍炮刀錨之模式,帆樯槳橹之位置,無不躬自演試,殚竭思力” ,并派人赴廣東購買西洋火炮,籌建水師。在團練湘勇期間,他嚴肅軍紀,開辟新的軍隊,他先後将5000人的湘勇分為塔、羅、王、李等十營,并将團練地點由長沙遷至湘潭,避免與長沙的綠營發生直接沖突。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傳奇一生聖人出生十年七遷太平天國運動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天津教案卒于南京原創不易,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哦!

鎮壓太平天國

<h1 class="pgc-h-arrow-right">鎮壓太平天國</h1>

鹹豐四年,湘軍傾巢出動。曾國藩發表了《讨粵匪檄》。在這篇檄文裡,他聲稱太平天國運動是“荼毒生靈”,“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奇變,乃開辟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故動員了當時廣大的知識分子參與到對太平軍的鬥争當中,為日後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傳奇一生聖人出生十年七遷太平天國運動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天津教案卒于南京原創不易,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哦!

黃馬褂

曾國藩命褚汝航為水軍統領,塔齊布為陸軍先鋒,率大小船艦240艘,水陸大軍17000人,揮師東下。3月,嶽州戰事不利。4月,在靖港水戰中又被太平軍石祥貞部擊敗,曾國藩憤而投水自盡,幸被幕僚章壽麟所救。因戰事不利,曾國藩得旨革職。此時,塔齊布與守備楊載福、知縣彭玉麟帶領陸軍攻克湘潭。七月二十五日,曾國藩重整水陸各軍後,出師攻陷嶽州,擊殺太平軍曾天養,并攻克城陵矶。10月14日取武昌、漢陽,因功賞戴花翎。因曾國藩努力推辭,而賞兵部侍郎銜。12月2日,曾國藩攻陷田家鎮,殺敵數萬,焚舟五千,進圍九江。曾國藩因排程有方,賞穿黃馬褂。

鹹豐五年,也就是1855年2月12日夜,石達開總攻湘軍水營于湖口,燒毀湘軍戰船100餘艘。曾國藩跳船得免,坐船被俘,“文卷冊牍俱失”。曾國藩憤怒至極,打算策馬赴敵以死,羅澤南、劉蓉力勸乃止。 曾國藩派李孟群、彭玉麟、胡林翼支援武昌,而自己親自到江西招兵造船。7月,塔齊布卒于軍營,曾國藩趕往九江,統帥他的部隊。同年8月,收複湖口。

1856年,石達開進攻江西,曾國藩坐困南昌,這時羅澤南卒于軍營中,彭玉麟走千裡殺入重圍至南昌駐守。9月2日,洪秀全與楊秀清内讧,史稱天京事變,南昌解圍。10月,曾國藩募勇組建吉字營入援江西。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傳奇一生聖人出生十年七遷太平天國運動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天津教案卒于南京原創不易,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哦!

安慶軍械所舊址

鹹豐九年,曾國藩兵分四路圍攻太平軍,曾國藩攻取安慶,多隆阿、鮑超攻取桐城,胡林翼攻取舒城,李續宜攻取廬州。次年,曾國藩在太湖大破陳玉成。由于兩江總督何桂清放棄常州而奔上海,導緻蘇州、常州失陷。同年4月,清政府命曾國藩馬上趕赴江蘇,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江南軍務。7月,命皖南軍務歸曾國藩督辦。鹹豐十一年,湘軍攻陷安慶。9月25日,曾國藩移師安慶。12月20日,奉旨督辦四省(蘇、皖、浙、贛)軍務,其巡撫、提鎮以下悉歸節制。同月,在安慶創辦内軍械所。年底,定三路軍進軍之策:“以圍攻金陵屬之國荃,而以浙事屬左宗棠,蘇事屬李鴻章,于是東南肅清之局定矣。”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傳奇一生聖人出生十年七遷太平天國運動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天津教案卒于南京原創不易,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哦!

鹹豐皇帝(1831~1861)

1861年鹹豐帝駕崩于承德避署山莊,次年由同治接位。1862年1月31日,也就是同治元年,曾國藩奉旨任兩江總督協辦大學士,曾國荃補授浙江按察使。二月十四日,左宗棠率軍由江西入浙江。4月,李鴻章率軍抵達上海。5月,曾國荃率軍進駐雨花台,會同彭玉麟的水師圍攻天京。6月,洪秀全指令各地太平軍回援天京,太平軍集結二十萬人兵力,從10月起,大戰湘軍四十多天,未能取勝。同治三年,湘軍攻克鐘山,合圍天京。同年7月,湘軍攻破天京,對無辜平民展開屠殺與搶掠。當時的南京城被燒毀,平民死傷無數,南京人稱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為“曾剃頭”、“曾屠戶”。同月,朝廷加曾國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襲罔替,并賞戴雙眼花翎。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傳奇一生聖人出生十年七遷太平天國運動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天津教案卒于南京原創不易,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哦!

主辦洋務代表

<h1 class="pgc-h-arrow-right">洋務運動</h1>

1867年3月,在江南制造總局下設造船所試制的船艦。同時拟設譯書館。5月,會同李鴻章将江南制造總局由虹口遷高昌廟,征地擴遷,規模大增。次年,曾國藩至上海視察江南制造總局9月,江南造船廠試制的第一艘輪船駛至江甯,曾登船試航,取名“恬吉”。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傳奇一生聖人出生十年七遷太平天國運動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天津教案卒于南京原創不易,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哦!

天津教案

<h1 class="pgc-h-arrow-right">天津教案</h1>

1869年,天津法國傳教士在繁華的三岔河口地區建造教堂,拆除了有名的宗教活動場所崇禧觀和望海樓及附近一帶的民房店鋪,使許多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望海樓教堂建成以後,法國傳教士網羅了一批地痞惡霸、流氓無賴為教徒,為非作歹,欺壓百姓。次年6月,法國天主教仁慈堂收容的中國兒童,因發生瘟疫大批死亡,教堂将之葬于河東鹽坨之地,每二三人一棺,屍骸暴露,慘不忍睹,引起群衆憤恨。适天津不斷發生迷拐兒童事件,被捕案犯供稱系受教堂指使,一時民情激憤,輿論大嘩。6月21日天津知縣劉傑同拐犯到望海樓教堂對質,教堂門前聚集的群眾與教徒發生沖突,法國駐津領事豐大業到場向劉傑開槍,打傷其随從,激起了天津群眾極大憤慨,緻使天津全城鼎沸,引發了"火燒望海樓"教案這場大規模的中國群眾自發地反抗帝國主義壓迫的鬥争。

同治七年,曾國藩改任直隸總督。曾國藩奉命前往天津,辦理天津教案,考量當時局勢,沒有與法國開戰,“但冀和局之速成,不問情罪之一當否”,在法國的要求下,商議決定最後處死為首殺人的8人,充軍流放25人,并将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銀,并由崇厚派使團至法國道歉。這個交涉結果,朝廷人士及群眾輿論均甚為不滿,曾國藩深知其中的利害,自食其咎,得到丁日昌的同情。 曾國藩背負罵名,病情加重,于是召來李鴻章處理案情。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傳奇一生聖人出生十年七遷太平天國運動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天津教案卒于南京原創不易,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哦!

<h1 class="pgc-h-arrow-right">卒于南京</h1>

1872年3月12日 ,曾國藩午後在南京西花圃散步,突發腳麻,曾紀澤扶掖回書房,端坐三刻逝世。百姓巷哭,繪像祀之。朝廷聞訊,辍朝三日。追贈太傅,谥号“文正”,祀京師昭忠、賢良祠,各省建立專祠。 6月25日,靈柩運抵長沙。7月19日,葬于長沙南門外之金盆嶺。1873年12月13日,改葬于今望城縣湘西平塘伏龍山,與夫人歐陽氏合葬。

<h1 class="pgc-h-arrow-right">原創不易,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哦!</h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