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爺爺告訴我有關孝感麻糖的故事在這裡

作者:藍色兵心

“孝感麻糖”是孝感家喻戶曉的地方特産,相傳其制作手藝流傳于孝南區卧龍鄉八埠村。據當地老人介紹,在我國唐宋期間,八埠村因處于澴河中下遊的水上碼頭運轉中心,依賴于水上交通的便利,可以直接将貨物運輸至漢口,當時,在八埠口居住了許多工匠藝人。其中,就有一家專門從事制作喜糖營生的家庭。

爺爺告訴我有關孝感麻糖的故事在這裡

這戶人家的男主人姓李,名叫李洗唐,因為他每年在初冬時節至清明節前,會熬制一些自制的小糖塊,用于當地人結婚或是舉辦宴席所用。因為,是訂貨生産,且當地就此一家,于是,買這些糖塊的人,就開始叫李洗唐為“喜糖”了,因為,叫着順口,當地人習慣就自然了。從那之後,喜糖的由來便逐漸推廣開來。

李洗唐家經過近三代人的傳承,做喜糖的工藝已經發展很成熟了。但是,由于需要喜糖的特定客戶不多,依靠當地市場,遠遠不能提高銷量。于是,李家的第三代傳人李喜旺,便與跑運輸的叔父一同乘船到漢口,将熬制好的喜糖帶到漢口去賣,這樣來來回回兩三年,李家因為這項手藝,不但可以勉強度日,而且還可以擴大生産。

直到有一年夏末,因為李喜旺的父親生病,近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為了給父親治病,他不得不提前熬制糖塊,以便多賺一些錢,好徹底治愈父親的疾病。可是,天氣炎熱,擔心熬出的糖塊還沒有運到漢口就會融化,到時候不但不好看,也不好賣。

怎麼辦?要是不去生産這些喜糖,就沒錢給父親治病?不去漢口,又賣不掉?去漢口又會因為天氣原因,而不好賣?這時,随他多次到漢口的叔父,給他出了一個點子,就是将生産出的喜糖放入炒幹的熟芝麻當中,這樣就不會為喜糖融化而擔心了。

好辦法!李喜旺不禁為此高興起來,他不住地給自己打氣:“看來父親的病有救了”!

到了漢口後,李喜旺發現芝麻與喜糖已經結合在一起了,原本打算将喜糖弄出再賣,可是,已經不可能了。為了盡快賣掉喜糖,變錢給父親治病,他也就隻有将錯就錯了。買慣買李喜旺喜糖的老客戶,起初沒有覺得這種喜糖有什麼特别,就買了一些嘗試着吃了起來,沒有想到的是,客戶吃了之後,反而覺得夾渣着芝麻的喜糖更好吃。

就這樣喜糖與芝麻第一意外的結合,就誕生了一個新的食品——麻糖。為什麼叫麻糖?而不是糖麻呢?這是因為芝麻在喜糖的外面,是以稱之為麻糖。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這樣叫起來順口。

當然,最初的孝感麻糖并不是像如今這樣薄、脆的,而是不斷發展創新結果。這裡有一個小插曲,就是在李喜旺暗自高興快要将粘了芝麻的喜糖賣完的時候,有一個顧客返過身來,跟李喜旺說,這樣的喜糖吃到是好吃,就是太厚了,不好下口。結果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買他喜糖有極少部分的退貨。

回來的路上,喜旺想起了父親要吃酥餅,于是,他就在漢口街市到處去買。但是,由于錯過了上午的早市,他沒有買到酥餅。臨近中午,為了趕路,他和叔父隻得買了幾個燒餅充饑。在路上,李喜旺在一邊劃船、一邊吃燒餅的過程當中,他聯想起客戶說喜糖太厚的事情。當他看到燒餅兩面都粘有芝麻時,他便有了将塊狀切喜糖成條狀的想法。後來,為了便于運輸又制成半月形的塊狀,這就是喜糖演變成麻糖,麻糖從條塊型演變成半月形塊狀的過程。

據八埠口的老人們介紹,制糖的手藝一般是由藝人們心口相傳,需遵循一定的家規家訓,比如:“傳長不傳幼、傳男不傳女”等。随着曆史的發展,人們傳統觀念的轉變,在選擇傳人方面,沒有那麼嚴格的家規家訓可言,但是,在制作技法上,仍然是堅持口口相傳,并追求天時、地理、人和的生态元素的結合,或許,這些獨特的工藝傳統,就是孝感麻糖制作手藝得以源遠流長的原因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