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1年,不明運輸機進入蘇聯領空,被蘇-15直接撞毀蘇聯為何會對空中運輸機如此敏感?1981年,蘇-15為何撞向阿根廷客機?闖入蘇聯領空的CL-44客機,究竟有什麼秘密?

作者:竹記曆史

1981年7月18日,一架來曆不明的客機忽然飛入了蘇聯的領空。在多次呼叫該客機停機無果後,駕駛蘇-15的飛行員做出了一個後來讓所有人都感到驚駭的決定:撞機。最終,這架客機被蘇-15撞毀,而客機上的人則無一生還。直到蘇聯解體後,這架飛機上的秘密才逐漸被一一揭開。那麼,為什麼這架進入蘇聯領空的客機會刺痛蘇聯敏感的神經?在客機上究竟有着什麼樣的秘密?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請各位幫忙“長按2秒點贊按鈕”來個強烈點贊。并且“關注”一下,以後常來,不迷路。

1981年,不明運輸機進入蘇聯領空,被蘇-15直接撞毀蘇聯為何會對空中運輸機如此敏感?1981年,蘇-15為何撞向阿根廷客機?闖入蘇聯領空的CL-44客機,究竟有什麼秘密?

(蘇-15)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蘇聯為何會對空中運輸機如此敏感?</h1>

或許,在今天的人們看來,對蘇聯空軍的反應會有些不解:為什麼看上去“人畜無害”的客機,能夠如此刺激蘇聯敏感的神經,以至于讓蘇聯的空軍飛行員不惜做出撞機的決定?

這是因為,在21世紀和平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經很難想象到上個世紀美蘇之間冷戰的激烈程度,以及美國為首的北約空軍對蘇聯的挑釁。

1981年,不明運輸機進入蘇聯領空,被蘇-15直接撞毀蘇聯為何會對空中運輸機如此敏感?1981年,蘇-15為何撞向阿根廷客機?闖入蘇聯領空的CL-44客機,究竟有什麼秘密?

(美國U2偵察機)

1945年,美國在日本成功投下2顆原子彈,在廣島、長崎的上空升起了蘑菇雲。在此次對日本進行核打擊之前,美國總統杜魯門就得意洋洋地暗示斯大林:“美國擁有一種秘密武器”,但是斯大林卻認為剛坐熱總統闆凳的杜魯門還太年輕。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對大多數人都是絕密,杜魯門在身為羅斯福的副手時更是對這一計劃一無所知。但在杜魯門知道這一計劃,原子彈橫空出世之前,在美的克格勃特工就已把美國研制原子彈的計劃彙報給了斯大林。

于是,在1949年,蘇聯便很快也成功試爆了第一顆自己的原子彈。自此以後,美蘇兩大國之間的核試驗競賽便一發不可收拾。而直到很多年後,杜魯門才意識到原來美國可能已經被蘇聯的情報機構滲透成了篩子。于是,美國也重視起了情報工作,同時麥卡錫主義在美國盛極一時。

1981年,不明運輸機進入蘇聯領空,被蘇-15直接撞毀蘇聯為何會對空中運輸機如此敏感?1981年,蘇-15為何撞向阿根廷客機?闖入蘇聯領空的CL-44客機,究竟有什麼秘密?

(美國總統杜魯門)

但是,經過幾輪較量,美國便發現自家中情局的KPI在調查蘇聯核試驗進度這方面,遠不如蘇聯克格勃做得完善。是以,軟得不行就隻能來硬的:1956年,美國苦心研制的U-2偵察機大功告成,這一款偵察機最高可飛行達到2萬多米的高空,遠遠超過蘇聯當時殲擊機米格-17戰機的最高飛行高度。是以,美國就借着U-2偵察機的威力,頻頻入侵蘇聯的領空,擷取蘇聯進行核試驗的最新情報,這讓當時執政的赫魯曉夫十分惱火。

1960年勞動節這天,美國U-2偵察機再次飛入蘇聯領空,蘇聯派遣最新的米格-19進行攔截,但依然隻能在空中仰視趾高氣昂的U-2。随後蘇聯又派遣新産的蘇-7進行攔截蘇-7能夠勉強夠到U-2,但是情急之下起飛的蘇-7沒有攜帶任何武器。而憤怒的地面蘇軍此時已經上頭,向蘇-7飛行員下令:撞它!

1981年,不明運輸機進入蘇聯領空,被蘇-15直接撞毀蘇聯為何會對空中運輸機如此敏感?1981年,蘇-15為何撞向阿根廷客機?闖入蘇聯領空的CL-44客機,究竟有什麼秘密?

(蘇-7攻擊機)

沒過多久,美國的這架U-2就有下墜的迹象,在空中飄蕩起一陣硝煙。但是,這架U-2最終還不是被蘇-7撞下來的,而是蘇聯地面部隊發射了防空飛彈,防空飛彈實際上也并沒有打中U-2,而是擊中了此前攔截U-2無果,正在撤回的自家飛機:米格-19,但米格-19爆炸的碎片歪打正着擊中了U-2,而U-2偵察機上的美國飛行員鮑爾斯也被活捉。

雖然整個故事有着柳暗花明的滑稽,但是也能從側面看出蘇軍的硬核:隻要入侵我的領空,哪怕打到自己人我都要扒拉你。1978年,一架來自南韓航空公司的波音707因偏離航線,誤入摩爾曼斯克上空,而蘇聯則将誤入領空的這架客機以為是敵機入侵,是以派出蘇-15戰機用空對空飛彈把它打了下來,這也讓2名飛機上的乘客喪生。

1981年,不明運輸機進入蘇聯領空,被蘇-15直接撞毀蘇聯為何會對空中運輸機如此敏感?1981年,蘇-15為何撞向阿根廷客機?闖入蘇聯領空的CL-44客機,究竟有什麼秘密?

是以,如果說今天的俄羅斯航班玩的是心跳,那麼對于上個世紀的他國航班來說誤入蘇聯領空玩的就是心髒病了。但是,在1978年為兩名南韓航班乘客感到惋惜的人們所未曾料及的是,在距離當時三年後的一場客機誤入事件中,蘇聯空軍将更進一步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什麼叫戰鬥民族的武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1981年,蘇-15為何撞向阿根廷客機?</h1>

1981年7月18日是一個周六休假的日子。但蘇聯地面部隊忽然接到警報:一架未向蘇聯發送途徑航班請求的CL-44型商業班機,正在逐漸逼近蘇聯領空,也就是今天的亞美尼亞附近空域。

這讓蘇聯部隊本稍稍放松下來的神經,忽然就緊張了起來,究竟是誰在這個時候能闖入蘇聯的領空?畢竟,在1978年的南韓航班誤入蘇聯事件中,雖然蘇聯空軍因為反應過度而留下了“航班屠夫”的稱号,但是也确實讓世界各國的機長都繃緊了神經:就算是航班從北極拐到南極洲,也不能讓航班誤入蘇聯的領空。如今有一架未向蘇聯發送通過申請的飛機闖入了蘇聯的領空,它究竟想幹什麼?

1981年,不明運輸機進入蘇聯領空,被蘇-15直接撞毀蘇聯為何會對空中運輸機如此敏感?1981年,蘇-15為何撞向阿根廷客機?闖入蘇聯領空的CL-44客機,究竟有什麼秘密?

(涉事的CL-44)

在地面多次呼叫這架飛機無果後,蘇聯最終做出決定:讓此前有着擊毀南韓航空公司客機曆史記錄的蘇-15飛到領空上,瞅瞅什麼情況,而駕駛蘇-15戰鬥機的機長是蘇聯的空軍上尉瓦倫丁,有着豐富的作戰經驗。如果這架客機的機長是個識貨的,能認出蘇-15飛機的機型,再想想1978年的南韓客機,就應該會知難而退。

在空中,瓦倫丁上尉多次發出信号,要求這架飛機立即停止飛行并降落,接受蘇軍檢查。但是,這架客機卻并沒有對瓦倫丁上尉發出的信号進行回應,反而加快了飛機的飛行速度,準備逃離蘇-15戰鬥機的跟蹤,這讓瓦倫丁上尉一時間犯了難:畢竟,在1978年的南韓航班誤入蘇聯領空一事中,蘇軍的反應就讓兩名客機上的乘客死亡,這也給當時蘇聯的國際形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如果自己這時候想要擊落這架客機,怎麼也得得到地面部隊的同意。

1981年,不明運輸機進入蘇聯領空,被蘇-15直接撞毀蘇聯為何會對空中運輸機如此敏感?1981年,蘇-15為何撞向阿根廷客機?闖入蘇聯領空的CL-44客機,究竟有什麼秘密?

(蘇-15戰機)

那麼蘇聯的地面部隊對這件事是如何回應的?蘇聯地面部隊随後也多次發出了讓這架客機停下的要求,但是這架客機卻依然将蘇聯地面部隊和空中蘇-15發出的信号當做耳邊風,繼續進行着飛行。這讓地面上的蘇軍更進一步加劇了對這架客機的懷疑:我拿蘇-15警告了你很多次,可你卻不給一個面子。最終,蘇聯地面部隊向瓦倫丁上尉發出指令:擊落它。

但是,當空中的瓦倫丁上尉在接到了這條指令後,卻發現擊落這架客機的最成熟時機已經過去了。這并不是因為這架客機飛行得太快,逃離了蘇-15的攻擊範圍,而是因為它飛行得太慢了。在空中飛行的兩架飛機,彼此之間都是在做相對運動的:蘇-15戰鬥機即便是攜帶武器,也能夠在高空保持2230公裡每小時的飛行速度;而這架型号為CL-44的客機是加拿大航空公司為民航打造的客機,速度隻有670公裡每小時。在一快一慢下,蘇-15戰鬥機很難與CL-44保持最短的打擊距離,也就是其攜帶K-98空對空飛彈的最短射程:1.5公裡。這讓瓦倫丁上尉發射空對空飛彈,擊毀這架客機成為了一件難事。

1981年,不明運輸機進入蘇聯領空,被蘇-15直接撞毀蘇聯為何會對空中運輸機如此敏感?1981年,蘇-15為何撞向阿根廷客機?闖入蘇聯領空的CL-44客機,究竟有什麼秘密?

(CL-44型号機)

是以,在空對空飛彈打擊這架客機的計劃無果之後,另一個擊落客機的構想逐漸浮現于瓦倫丁上尉的腦海。他努力控制低蘇-15的飛行速度,逐漸向飛行緩慢的CL-44靠近,并打算用蘇-15戰鬥機堅硬的脊背來向CL-44示意:立即停下。而CL-44也似乎發現了瓦倫丁的意圖,是以開始努力向上飛行逃離。而此時的瓦倫丁已經克制不住怒火,用蘇-15戰鬥機的脊背直接向CL-44撞去!

這讓地面上的蘇聯部隊都為此感到吃驚,因為蘇-15雖然是戰鬥機,但是輪起塊頭來,追求輕盈與速度的戰鬥機顯然比不過體型龐大,追求載客量的客機。據資料顯示,蘇-15戰鬥機的體重是18噸,而這架撞入蘇聯領空的CL-44體重是60噸。在第一次撞擊無果後,瓦倫丁見CL-44仍還在空中飛行,于是便又給了CL-44第二下:在經過兩次撞擊後,這架在空中的龐然大物終于搖搖欲墜,向地面落去,但是瓦倫丁的蘇-15戰鬥機卻也傷得不輕,無奈之下,瓦倫丁隻好選擇跳傘,但幸運的是他因為跳傘能力的優秀而成功逃掉了空難。

1981年,不明運輸機進入蘇聯領空,被蘇-15直接撞毀蘇聯為何會對空中運輸機如此敏感?1981年,蘇-15為何撞向阿根廷客機?闖入蘇聯領空的CL-44客機,究竟有什麼秘密?

(蘇聯空軍)

在CL-44客機墜毀後,4名飛機上的乘客全部身亡,而蘇聯也開展了對CL-44客機的殘骸和飛機上物品的研究。此次事件,再次上蘇-15戰鬥機背上了“客機殺手”的惡名。在此次事件後,保障了蘇聯領空安全的瓦倫丁上尉雖然得到表彰,并被授予了少校軍銜,但迫于國際上的壓力,蘇聯高層還是讓他在後來退居到了二線,頤養天年。而這架CL-44客機上的秘密,直到冷戰結束後才被世人一步步揭曉。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5">闖入蘇聯領空的CL-44客機,究竟有什麼秘密?</h1>

在CL-44客機上的四名乘客全部身亡,死無對證,但是這依然沒有阻礙這架客機秘密的公開。冷戰結束後,經過俄羅斯等國的多方調查,發現這架客機上運載的不是乘客,不是大宗商品,而是軍火。

但是,這架運輸軍火的客機在當時也并不是沖着蘇聯來的,而是三個放起來看似毫不相幹的國家:以色列,伊朗和阿根廷。這次軍火貿易,是以色列和伊朗之間展開的,為什麼這兩個看起來信仰各異,水火不容的國家,在當時竟然會有這樣的一筆軍火貿易?又和阿根廷有什麼關系?

1981年,不明運輸機進入蘇聯領空,被蘇-15直接撞毀蘇聯為何會對空中運輸機如此敏感?1981年,蘇-15為何撞向阿根廷客機?闖入蘇聯領空的CL-44客機,究竟有什麼秘密?

(兩伊戰争)

原來,這是因為在1980年到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兩個接壤的國家爆發了一點小摩擦,曆史書上稱之為“兩伊戰争”。在此次戰争中,美國等世界上重要的軍火貿易國家加緊了對兩個國家的軍火限制,嚴禁武器流入兩伊,這為戰争時期的伊拉克、伊朗兩國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于是兩國都想要在國際上找出一個多快好省的武器供應商。而和伊朗信仰相異的以色列在當時就提出了:願意為伊朗提供戰争時必要的武器。但是,在世界有嚴格武器禁令的情況下,從以色列起飛運輸軍火的飛機,将會途徑伊拉克領空,如果讓伊拉克發現了以色列的飛機上運輸着飛往伊朗的武器,那麼以、伊兩國的軍火貿易就不是秘密了。

是以,經過商議,以色列便向伊朗提出了這樣的一個方案:用加拿大航空公司生産的CL-44客機,調用阿根廷空軍高官控制的航班,途徑第三國,運輸以色列銷售往伊朗的武器。這樣一來,伊拉克就很難發現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但是,讓以色列和伊朗怎麼都沒想到的是:這架飛機會誤打誤撞飛入蘇聯的領空。

1981年,不明運輸機進入蘇聯領空,被蘇-15直接撞毀蘇聯為何會對空中運輸機如此敏感?1981年,蘇-15為何撞向阿根廷客機?闖入蘇聯領空的CL-44客機,究竟有什麼秘密?

(蘇-15攔截機)

時至今日,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這段曆史或許已經不再是世間的“秘密”。但是蘇聯的空軍究竟該不該向這架闖入自家領空的軍火運輸機開火,請問螢幕前的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