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的國歌,真的是《星條旗》麼?

作者:李建秋的世界

瓦妮莎·威廉姆斯,是美國首位有非裔血統的美國小姐,出演過《醜女貝蒂》《蒸發密令》,并且演唱過《風中奇緣》的主題曲《風中色彩》,是美國非常出名的演員+歌星。

PBS每年獨立日的時候(相當于國慶節)都會搞一場《A Capitol Fourth》的音樂會節目離開進行慶祝,節目會在美國國會大廈的西草坪上播出,美國國家公共電台和美軍網絡電台也會同步播出。

音樂會通常就是找當時比較紅的歌星來表演,參與者還包括美國第三步兵團,美國陸軍總統禮炮隊,美軍陸軍樂隊,國家交響樂團,華盛頓合唱藝術協會等等。

這個架勢一看就是國家組織的流行文化+愛國主義的活動,美國非常擅長這個,美國最受歡迎的運動國家橄榄球聯賽年度冠軍賽的時候,也會有類似的大型活動,歌星在台上慷慨激昂的唱國歌,唱到完結時候,頭頂上的美國飛機呼嘯而過。

該節目已經播出了41年。

這一屆的《A Capitol Fourth》由瓦妮莎·威廉姆斯主持,她并沒有演唱美國國歌《星條旗》,而是演唱了《Lift Every Voice and Sing》

美國的國歌,真的是《星條旗》麼?

這首歌在中國并不知名,這首歌原本是詹姆斯·韋爾登·約翰遜的一首詩,後來由他兄弟進行了改編成了歌曲,以慶祝1905年林肯的生日。

詹姆斯·韋爾登·約翰遜1871年6月17日——1938年6月26日),是美國作家和民權活動家,全國有色人種促進協會上司人。

該歌被稱呼為“黑人國歌”。

這個事情爆發後,自然遭到了保守派劈頭蓋臉的痛斥。

弗羅裡達州第24屆國會選區共和黨候選人拉文·斯派塞星期六在推特上說:“瓦妮莎,親愛的,黑人國歌是非洲黑人國家才會有的東西,而不是像美國這樣為每個人而存在的國家。”

保守派作家/編輯卡明·薩比亞周六也在推特上說:“這太荒謬了,沒有黑人美國,沒有黑色國歌,上帝保佑國家,覺醒文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分裂我們,我不會看着你們制造種族主義。”

主持人和喜劇演員蒂姆·楊說:“這不是團結,這是分裂,什麼是亞裔國歌,什麼是美洲原住民國歌,什麼是拉丁裔國歌?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白人國歌。”

電視主持人格雷格凱利在推特上說:“太糟糕了,不同種族有自己的節日?他們還有自己的國歌?新的隔離?”

部分人也表達了對瓦妮莎·威廉姆斯的支援。

電視評論家哈爾·博德克在推特上說:“有些人會因為一首由佛羅裡達人寫的贊美詩而惹上麻煩,這一贊美詩在幾代人中引發共鳴,今晚在PBS上聽到一位偉大的歌手表演”。

愛德華·貝克神父在推特上說:"這太荒謬了。很不幸,我們仍然要處理這些無稽之談。我将收聽兩首優美的國歌。“

有一個推文反駁那些批評者的說

親愛的種族主義者,《Lift Every Voice and Sing》寫于1905年,116年前。我們中的一些人選擇不唱國歌,其中的第三節吹噓殺死我們的祖先

《Lift Every Voice and Sing》被稱為‘黑人國歌’,也是我們100多年來經曆/文化的國歌。”它已經作為我們的國歌被唱了幾代人。這些言論證明了我們在這個國家受到了多麼嚴重的忽視。”

推文中《星條旗》殺死黑人祖先的,主要是第三節的這一段:

Their blood has washed out their foul footsteps' pollution.

他們自己用血,洗清肮髒的腳印。

No refuge could save the hireling and slave

那些奴隸、傭兵,沒有地方藏身,

From the terror of flight, or the gloom of the grave:

逃脫不了失敗和死亡的命運。

美國國歌的作詞人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1812年戰争期間,他在巴爾的摩目睹了英軍對麥克亨利堡進攻時美軍英勇抵抗,美國國旗星條旗雖遭受炮擊但仍屹立不倒,是以深受感動并獲得靈感,創作了幾句詩歌,後成為美國國歌歌詞

問題在于,這位弗朗西斯·斯科特·基曾經擔任過華盛頓地方檢察官,在他任内為奴隸制辯護,不用我說你們都能想象黑人對他的火氣多大。

建國問題

十幾年前,美國的建國史是無比恢弘和偉大的:一群乘坐五月花号的清教徒來到這片土地,建立起了最初的美國,由于英國強推印花稅,導緻北美殖民地反抗,北美殖民地認為“無代表不納稅”,通過了《獨立宣言》,開始了北美獨立戰争。

《獨立宣言》寫着: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證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幹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此後美國打赢獨立戰争,獲得獨立,開啟了美國輝煌的曆史。

當然這是十幾年前的,問題是:人人生而平等的這個“人人”,指的是誰?包括有色人種麼?

根據聯邦最高法院1857年的斯科特訴桑福德案,判決說:

“一個其祖先系從國外輸入我國、并被作為奴隸出賣的黑人,能否成為合衆國憲法組成并使其存在的政治社會的成員,作為成員是否有資格享受憲法保證給公民的一切權利、特權、和豁免?”

“我們認為他們不是的,他們不包括在憲法的‘公民’一詞之内,憲法也無意将他們包括在内,是以不能要求享有憲法賦予合衆國公民的任何權利和特權。相反,他們當時被認為是一類從屬的、低人一等的人,被掌握統治權的種族制服,無論解放與否,始終服從統治種族的權威,除那些掌握權力和政府的人願意給他們的那些權利和特權外,沒有其他權利或特權。”

“一個多世紀以來,他們一直被當做劣種人,完全不适宜同白種人交往,無論是在社會關系中,還是在政治關系中;由于他們是劣種人,因而沒有白種人必須予以尊重的權利;黑人可以被公正合法的貶為奴隸,為白人的利益服務”

“《獨立宣言》并沒有打算把當奴隸的非洲人包括在内,制定并通過該宣言的人民中沒有他們的份,這一點是清楚得沒有争論餘地的”

很顯然,最高法院認為,“人人生而平等”的這個人人,可不包括黑人在内,這也是引發後來南北戰争的導火索。

這類的事情在美國曆史上是層出不窮,除了這個案子外,還有切羅基訴佐治亞案,切羅基人屬于北美原住民,有自己的憲法和法律,有自己的工廠,甚至有自己的民族主義,如此近代化的一個民族,在西進運動中,由于該地發現黃金,在1822年被佐治亞州一紙指令剝奪全部權利,被迫踏上血淚之路,不願意離開家鄉的切羅基人被關進集中營。

從黑人角度上來看,既然作為國歌的《星條旗》既然是一個支援奴隸制的人寫的,那麼黑人拒絕這首歌是理所應當的。

從1620年五月花号到達北美,到平權運動,白人折騰了黑人300多年,這黑人才過了幾天的好日子?是以黑人激進,也沒多大問題。

也是如此,更讓人覺得可疑的就是所謂的美利堅曆史,一般認為五月花号來北美大陸,是美國曆史的開端,但是在1619年,就有第一批被奴役的非洲人抵達弗吉尼亞殖民地,是以美國的曆史應該從1619年開始算,畢竟美國黑人也算美國人,不能大筆一劃,又把黑人開除人籍了。

且黑人更質疑的是目前所有的美國曆史,包括但不限于獨立宣言,獨立戰争,1812年戰争,美國國歌等等。

以美國國歌為例,該歌是誕生于1812年英美戰争,而并非獨立戰争,1812年戰争期間,由于英國皇家海軍的封鎖和突襲,導緻4000名黑奴逃離了美國種植園,并且在英國人的組織下拿起槍反抗奴隸主,這是美國南北戰争之前的最大一次黑奴的解放。

戰後,美國人企圖讨回這些逃跑的奴隸,被英國人拒絕。

在發生這麼多事情後,再反推到獨立戰争,那麼獨立戰争的性質是什麼?

英國1807年就廢除了奴隸貿易,這是當年英國拒絕美國讨還黑奴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1776年沒有發生獨立戰争,到1807年英國人廢除奴隸貿易的時候,美國人會不會以此為借口進行“獨立戰争”?

有些人覺得這是假設,這并不是假設,很簡單:這就是後來美墨戰争以及德克薩斯加入美國的一個原因。

德克薩斯州原本是墨西哥的土地,當時這塊地地廣人稀,吸引了大批的美國人來這裡定居,美國人來德克薩斯定居的時候帶來了大量的奴隸,由于墨西哥在1829年就廢除了奴隸制,德克薩斯的白人奴隸制擔心如果墨西哥政府在這裡推行廢除奴隸制,會對他們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的損害。于是發動叛亂。

德克薩斯奴隸主們宣布獨立後,随即加入了美國,于是爆發了美墨戰争。

而當時的美國在搞昭昭天命,美國人是“天選之民”必須要擴張領土與勢力,傳播他們的價值觀,顯然墨西哥是第一個被害者,既然美墨戰争因為奴隸制引發,那麼昭昭天命推行的美國價值觀是什麼?

莫不是奴隸制?

這美利堅的曆史書是得重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