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南普洱:森林城市的生态樣本

作者:普洱日報

"看,長臂猿在那裡!"一聲呐喊吸引了一群人圍觀......沿小速度一路走,可以到達雲南省普洱市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擁有各種珍貴的野生動物,真正感受普洱生物多樣性之美。整個普洱市都獲得了許多榮譽,其中一個是"國家級森林城市",在這個"森林城市"生态環境優越,普洱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綠洲,北回線,森林覆寫率達75%,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量居全省第一。普洱市擁有高等植物5600多種,動物1490多種,素有"生物生長基因寶庫"、"雲南動植物王國殿堂"的美譽,堪稱雲南生物多樣性的縮影。

雲南普洱:森林城市的生态樣本

精彩的公園樣品

走進普洱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滿是綠人歡樂。"我們公園的森林覆寫率為97.45%,公園動植物資源豐富,已知蕨類植物2100多種,動物800多種。普洱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總經理助理李福辰告訴你,在公園裡可以看到桉樹等珍貴的植物,還能讓白犀牛發癢,讓小熊貓抱着大腿,和長臂猿一起唱歌,近距離體驗生物多樣性的奇觀。

雲南普洱:森林城市的生态樣本

攝影:侯忠民

普洱國家公園位于熱帶向熱帶南亞過渡的地帶,森林覆寫率為97.45%,擁有南亞熱帶季風中最大和最完整的常綠闊葉林,塞莫納松樹林和少數珍貴的季節性雨林。國家公園良好的森林植被為太陽河等10多條大大小小的河流提供或持續補充穩定的水流,為周邊地區提供充足的水源。國家公園對當地的氣候、生态和經濟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可以被稱為"茶葉之都"普洱的綠色心髒,生态綠島。國家公園獨特的自然位置和溫暖溫暖的氣候為野生動物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獨特的栖息地,是以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

儲存完好的植被也為許多野生動物提供了栖息地。普洱國家公園是11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家園,如蜜蜂猴、灰葉猴、巨蜥、蟒蛇、黑頸長尾蜻蜓,以及46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短尾猴、水鹿、蛇雕、紅疣、虎印蛙等。紅蛞蝓、豪豬、螃蟹在森林裡覓食,巨型松鼠、紅腹松鼠等在樹上躲閃。這裡隐藏着102種動物。黑頂蛞蝓、生雞、藍胡子夜蜂虎、大黃冠啄木鳥、大闆尾等222種鳥類在森林中飛翔、啁啾、覓食,讓甯靜的森林變得更加生動。在茂密的森林深處和山谷之間,還有神秘的兩栖爬行動物,如Gorsuch皮革樹蛙,lithgow等91種兩種爬行動物反映了這裡高度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白蟻和其他獨特的昆蟲,向世界展示它們所生活的魔力。

雲南普洱:森林城市的生态樣本

攝影:吳永康

"這片曾經是村民種植的濕地,現在是鳥類的栖息地。太陽河省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局局長張登林指出,在他面前有一片開闊的濕地,遵循"生态第一,保護第一"的原則,管理保護局一直在加強對森林生态環境保護的宣傳和執法監督,周邊群衆的生态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 森林砍伐、不分青紅皂白地狩獵、濫殺濫傷和其他非法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自景區建成以來,已有22000公頃的原始森林得到直接保護,使周邊地區的農田和森林面積增加了25%。同時,普洱帶來了數百萬遊客,雇用了當地90%以上的少數民族,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增加了群衆的收入。

長期保護機制

長期以來,普洱市牢固樹立了"綠水綠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科學規劃,系統規劃,改革創新,嚴格管理,開創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新局面。

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機制。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委員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聯合工作體系,率先在省内編制實施《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3-2020年)》,頒布實施《普洱市古茶樹資源保護條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律法規, 全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工作已付諸實踐。綠色績效考核體系、GDP和GEP雙重核算體系、上司幹部離任審計體系和生态補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為加快建設國家綠色經濟示範區奠定了基礎。

雲南普洱:森林城市的生态樣本

霞翔照片

加強自然保護區監督管理。開展生态公益林和飲用水源保護,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回歸林工程、瀾滄江保護林工程,從源頭上夯實生态保護基礎。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飲用水源保護區、城市指定的風景名勝等保護區占國土面積的20.1%。2020年,全市森林覆寫率達70%以上,建成國家濕地公園1個,國家森林公園3個,省級森林公園1個,自然保護區18個。京東亞熱帶植物園的建設,建立了兩個極小種群物種保護群落。

加強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普洱濕地保護率達到68.8%,制定了《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的意見》,建設了普洱湖國家濕地公園,實施了錫茅河環境綜合整治、野鴨湖環境綜合整治、馬湖"後塘濕潤"洗淨"等工程,濕地生态系統得到明顯改善,動植物栖息地得到很好的保護, 本土植物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恢複,公衆的濕地保護意識得到顯著提高。

雲南普洱:森林城市的生态樣本

小米步槍照片

進行生物多樣性資源調查。普洱市生态系統約有55種,約占雲南省所有生态系統類型的32%。普洱市分布在1591種陸地野生動物重點物種中,有591種。

探索建立生物多樣性和生态系統服務價值評估體系。2015年,京東彜族自治縣開展生物多樣性和生态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成為中國首個列入名錄的示範縣。2018年,普洱市率先完成了全市9個縣、1區生物多樣性和生态系統服務價值評價,成為國家生态系統與生物多樣性經濟研究所(TEEB)的示範基地,全市生物多樣性和生态系統服務價值7429億元。

雲南普洱:森林城市的生态樣本

攝影:張紅

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積極開展野生動物繁育技術研究,基本掌握了白蛞蝓、生雞、野豬等野生動物的繁殖技術,珍稀魚叉尾人工增殖技術已取得成功,中國魚類和巨型蛞蝓的人工增殖和人工馴化已取得成功。對印度野牛、綠孔雀、西部黑冠長臂猿、京東翼樹等極少數種群進行了野外監測、搬遷保護和種群繁育。在亞洲主要活動區域安裝了24小時實時視訊監控探頭,并引進無人機進行預警監測,在綠孔雀野外監測中捕捉了綠孔雀活動圖像,填補了野外綠孔雀圖像資料的空白。

城市生态生活景觀體系建設。實施野花項目、濕地項目、野生動物項目和生物修複中心項目,努力提升城市森林景觀文化藝術水準,建設豐富多彩的城市生态生活景觀體系,建設城市濕地生态系統和多層綠地體系,增加綠樹種生物多樣性,建設百花, 鳥兒歌唱着充滿活力的綠色城市。大力建設森林城市、森林旅遊小鎮、生态村(村)、生态家園,在高速公路沿線、城市道路沿線、河兩岸和湖泊周邊開展綜合綠化美化,恢複生物多樣性。

雲南普洱:森林城市的生态樣本

普洱市林業草原局提供

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和教育。先後建成了湯座渡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基地、普洱學院生物多樣性科學教育館、甯義哈尼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基地。廣泛開展"走進機關、學校、社群、村、企業"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活動,充分利用媒體宣傳普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果,拍攝野生動物救援專題片;(來源:普洱日報 記者 張國/撰稿人:張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