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作者:稷下學長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原創内容輸出者

戰争與和平,永遠是電影的一個宏大主題,而表現猶太人大屠殺的影片有很多,《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家》、《美麗人生》、《朗讀者》等等,最殘酷的曆史,帶來直擊人心的觸動。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辛德勒的名單》劇照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霧都孤兒》劇照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以孩子為主角的現實主義戰争影片,往往更加引人關注,比如名著改編的《霧都孤兒》,比如同樣反映納粹殘酷的《美麗人生》,還有學長今天要講的這一部,無不是以孩子為主角,以他們的視角去看待真實的戰争。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這是一部BBC和美國的合拍片,講述了二戰時期一個德國男孩和一個猶太男孩之間的故事。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和《霧都孤兒》以及《美麗人生》不同的是,《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所描寫的,一個是納粹家庭的孩子,一個是正在受德軍殘酷壓迫的猶太孩子。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八歲男孩布魯諾一家,随着納粹軍官父親,一紙調令,由柏林搬遷到了鄉下。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失去了朋友的布魯諾很快開始對新家附近的“農莊”産生了興趣,那裡有一群身穿“條紋睡衣”的人,終日忙碌。

布魯諾無時無刻不想到“農莊”去探險,但父母堅決禁止他離開自家的院子。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一個偶然的機會,布魯諾發現倉庫的窗戶可以通往外界,于是開始了他的探險之旅,布魯諾來到了“農莊”的鐵絲網前。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布魯諾結識了鐵絲網另一邊的同齡男孩施穆爾,并時常帶給他食物吃。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父母的沖突使家庭氛圍開始緊張壓抑,十二歲的姐姐愛上了家裡的納粹黨中尉,在這一切的變化之下,施穆爾成為了布魯諾惟一的朋友。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他們偷偷隔着鐵絲網一起下棋,玩球,聊天。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直到某日,施穆爾說自己的爸爸被納粹帶走後“失蹤”了,布魯諾決定,偷偷換上“睡衣”,去鐵絲網的裡邊,幫助施穆爾尋找他的父親。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這一天恰逢納粹要将這一批猶太人關進毒氣室,于是悲劇上演了,小布魯諾陰差陽錯的自己走進了恐怖的毒氣室......

▌電影:光與影的藝術

電影與電視劇不同之處在于,電影就是要盡可能地表現美,用光與影的藝術形式來表達故事情感,要在120分鐘的視覺感受中感受到美的存在。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這部電影的海報就極具藝術感,一個側面的視角,高高的電網兩側,坐着兩個孩子,一個是德國貴族男孩布魯諾,一個是猶太孩子施穆爾,兩個人靜坐對視,他們沒有任何肢體上的互動,而是平淡地互望,但是包含的沖突性和故事性呼之欲出。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其次,影片外景從建築上雖然看不出是不是德國,但給人的感覺是很舒服,街道、莊園、别墅、樹林、溪澗,都給人一種很清新的自然美。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包括小男孩布魯諾的家,同樣布置得極具美感,從舊居的奢華到新居的質樸,都包含着西方家庭中的那種華麗典雅。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飾演猶太小男孩的施穆爾,表演得非常真實。這對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孩來說并非易事,在施穆爾身上,可以看到他飾演的角色所要表達的驚恐、好奇、純真和安分。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當他第一次看到布魯諾這個德國貴族男孩的時候,眼神中帶着驚恐;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當他聽到集中營的哨聲時,那種自然流露的驚恐,以及在布魯諾家裡幹活時,被中尉暴打時的驚恐,非常真實。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圍牆内外的眼睛

施穆爾沒有從鐵絲網下爬出去逃走,反而是布魯諾從鐵絲網下爬進集中營,隻為了幫自己最好的朋友尋找爸爸,這一幕令人心痛,同時也展現了孩子的那份純真和可貴。

想起一句話:小孩總是交友,大人總是樹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