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聖王羲之真的寫過“黃庭經“用以換白鵝嗎?

作者:文華021

書聖王羲之真的寫過“黃庭經“用以換白鵝嗎?

今天讀到李白的《送賀賓客歸越》,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詩中最後兩句“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取自典故”右軍換鵝“(王羲之曾擔任右軍将軍一職,是以又稱王右軍)。相傳王羲之非常喜歡鵝,有位道士特意以一籠鵝為條件,請求王羲之抄寫道家經典《道德經》作為交換。王羲之欣然同意,最後攜鵝而歸。

這個故事最初載于南朝《論書表》中,裡面記載王羲之抄寫的道家經典是《道德經》,而非《黃庭經》,但為什麼李白的詩中會寫成“應寫黃庭換白鵝“呢?有一種說法是”黃庭“與”白鵝“相對,整個句式看起來會更加工整。但李白的詩歌影響甚大,以緻後世以訛傳訛,《道德經》便成了《黃庭經》。宋代《太平禦覽》中記載這個故事時,王羲之抄寫的就是《黃庭經》。

李白崇信道教,而他的老友賀知章又是以道士身份告老還鄉。偏偏賀知章的老家就位于山陰(今紹興市)。著名的蘭亭雅集就發生在此處,這次雅集更成就了王羲之的不朽名迹《蘭亭序》。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蘭亭序》為唐代書法家馮承素的摹本(摹的意思是:先用一張半透明的紙覆寫在原作上,然後用很細的勾線筆把字的外輪廓畫出來,然會再往輪廓裡填寫墨汁)。在照相機影印機發明之前,這是古人能想到的最好的複制方法。也許您會問,《蘭亭序》原本現在何處?史書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時曾要求将蘭亭序作為自己的陪葬品,但實情已無可考證。無論如何,《蘭亭序》真本在唐代已經消失。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數種摹本中,以馮承素本為最佳。喜歡王羲之書法的朋友請一定多多欣賞這部“天下第一行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