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懂了這三首詞,也就讀懂了《孤城閉》改名為《清平樂》的緣由

作者:詩詞悅讀君

最近電視劇《清平樂》在湖南衛視熱播,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我們都知道,《清平樂》是由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改編而來的,原著主要講述了徽柔公主和内侍懷吉兩情相悅卻咫尺天涯的愛情悲劇,電視劇則弱化了感情戲部分,加入了更多的曆史戲。雖然徽柔與懷吉的愛情故事仍是其中的一條主線,但劇中的主cp已由公主與懷吉改為仁宗與曹皇後,劇名也由《孤城閉》變成《清平樂》。

對于劇名的改變,很多原著粉不是十分了解,覺得《孤城閉》挺好的啊,為什麼要改成《清平樂》呢?這個問題也許我們可以從下面的三首詞裡找到答案。

讀懂了這三首詞,也就讀懂了《孤城閉》改名為《清平樂》的緣由

1.一句“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道盡劇中人的無奈

清平樂·春晚

[宋]王安國

留春不住,費盡莺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北宋王安國的這首《清平樂·春晚》本是一首傷春之詞,表達的是春光易逝、無計可留的傷感,但其中的意境,卻與劇中幾位主要人物的命運十分契合。

讀懂了這三首詞,也就讀懂了《孤城閉》改名為《清平樂》的緣由

黃莺啼鳴留不住春天的腳步,南園風雨吹落滿地的殘紅。歌女在深更半夜彈起琵琶,思緒卻早已飄向了天涯。隻見那春風中自由曼舞的楊花,始終不肯飛入畫堂朱戶的權貴人家。

詞中雖有對春天逝去的感慨,但更多的是深深的幽怨和無奈。這種幽怨和無奈,不也正是仁宗、丹姝、徽柔、懷吉的真實寫照嗎?

仁宗雖然貴為皇帝,但也總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親生母親近在眼前卻無法相認,廢立皇後這樣的終生大事也隻能聽從朝臣的安排,想要禦駕親征卻遭到群臣的一緻反對,想要護佑愛女周全最終還是掙紮得遍體鱗傷。

讀懂了這三首詞,也就讀懂了《孤城閉》改名為《清平樂》的緣由

丹姝也是同樣充滿無奈,明明心中仰慕的是仁宗,卻被指婚給了李家公子,終于如願以償被選立為皇後,洞房花燭夜又遭到仁宗的冷落,好不容易與仁宗冰釋前嫌,卻又礙于身份和禮法不得不保持克制和疏離。

徽柔與懷吉則更加悲情。徽柔雖極得仁宗的寵愛,卻決定不了自己的婚姻,不得不嫁給平庸木讷的李玮。懷吉雖然鐘情于公主,卻改變不了自己内侍的身份,兩人注定有緣無分。他們進行瘋狂的抗争,卻終究落得個永生不得相見的結局。

讀懂了這三首詞,也就讀懂了《孤城閉》改名為《清平樂》的緣由

這一切的無奈,都緣于他們身份的掣肘,緣于那一堵宮牆的桎梏。他們雖然享盡了世間榮華,卻也飽嘗了常人難以體會的心酸。世人貪戀他們的富貴,他們卻羨慕世人的自由。人生如有來世,他們應該也會像詞中所寫的那樣,“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2.《清平樂·年年雪裡》與徽柔一生的遭遇何其相似

清平樂·年年雪裡

[宋]李清照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赢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鬓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讀懂了這三首詞,也就讀懂了《孤城閉》改名為《清平樂》的緣由

這首《清平樂·年年雪裡》是李清照借賞梅對自己一生進行的回顧。年輕時,詞人常常沉醉在插梅花的快樂裡。後來,再無年輕時的那種興緻,隻是一邊揉搓着梅花,一邊淚濕衣衫。到如今,兩鬓已生華發,獨自漂泊天涯,隻見晚來風勢勁急,梅花也随風凋零,再難看到。正是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心境,也恰如其分地映射出詞人的一生遭遇,早年無憂無慮,中年憂思神傷,晚年孤獨凄涼。

讀懂了這首詞,我們再來看徽柔的遭遇,與詞中所描寫的何其相似?少年時代的徽柔,父皇疼愛,皇後憐惜,母妃寵溺,幾乎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成年後,被迫嫁入李家,婚姻失意,情感不順。再後來,她夜扣宮門,引發滔天非議,與懷吉也不得不分開,愛而不得,最後凄涼離世。李清照的這首《清平樂·年年雪裡》似乎就是專為徽柔而量身定制。

讀懂了這三首詞,也就讀懂了《孤城閉》改名為《清平樂》的緣由

3.曾經“紫陌青門”,最後“雨魄雲魂”。

清平樂

[宋]趙令疇

春風依舊,着意隋堤柳。搓得鵝兒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

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雲魂。斷送一生憔悴,隻消幾個黃昏?

讀懂了這三首詞,也就讀懂了《孤城閉》改名為《清平樂》的緣由

趙令畤的這首《清平樂》,借春景以抒情,憶舊而懷今。尤其是詞的下阙,通過今昔的對比,突顯今時的冷落凄清。“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雲魂”,去年還結伴同遊、柔情蜜意,今年卻雨魄雲魂、形單影隻,這種強烈的反差,令人肝腸欲斷。而“斷送一生憔悴”,更是“隻消幾個黃昏”。

劇中幾位女子的命運不也正是如此嗎?從最初的郭皇後,到後來的張妼晗,再到許蘭苕,得勢時何其風光,失寵時又何其凄涼,都曾“紫陌青門”,最後“雨魄雲魂”。而這種命運的轉變都不過是轉眼之間,正是“隻消幾個黃昏”。

讀懂了這三首詞,也就讀懂了《孤城閉》改名為《清平樂》的緣由

這三首《清平樂》詞,不是為電視劇《清平樂》而作,但卻與劇中人物的命運如此契合。讀懂了這三首詞,也就讀懂了劇中的感情基調,再回頭看劇名《清平樂》,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