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振興“立潮頭”打造老百姓的“詩和遠方”

作者:日常惡魔
鄉村振興“立潮頭”打造老百姓的“詩和遠方”
鄉村振興“立潮頭”打造老百姓的“詩和遠方”

村強民富,景美人和,鄉村生活悠閑惬意。

紅網時刻記者 熊曉宇 通訊員 周昕 周暢 長沙報道

全區8個省定貧困村全部“摘帽”,率先全市實作所有農村村(社群)集體經濟收入超20萬元,連續6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一,獲評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區(縣市)……

湘江潮湧,望城區廣袤農村不斷傳來好消息。作為省會長沙農村區域占比面積最大的城區,望城區強化擔當,加快建構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新圖景,樹立全市鄉村振興的新标杆。

沿江北去,綠水依依,道路整潔,鮮花綠蔬成片,鄉鄰笑顔明豔,一幅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美麗鄉村畫卷已徐徐展開。

鄉村振興“立潮頭”打造老百姓的“詩和遠方”

烏山街道團山湖村“路淨、地綠、水清”的居民小組群,步步皆風景。

扮美鄉村強基礎

今年5月,14台嶄新的公共汽車首次駛入望城區九峰村、大龍村等10個行政村,望城區村民全面實作了“出門水泥路,擡腳上公交”的夢想。

鄉村發展,基礎先行。近年來,望城區全面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自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更聚焦群衆“急難愁盼”辦實事,不斷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美麗鄉村建設。

“現在我們喝水放心多了,做飯洗衣服也都友善了許多。”看着水龍頭湧出的清澈自來水,喬口鎮盤龍嶺村的劉先生笑得合不攏嘴。今年以來,望城區加快推進農村自來水入戶,同時啟動橋驿水廠增壓泵站、茶亭水廠二期供水工程擴建和喬口水廠二期工程擴建,全力讓村民們喝上“放心水”。

據統計,近5年,望城區新改建農村公路800公裡,實作了柏油路、公交、自來水村村通,垃圾分類減量、無害化廁所、小微水體管護全覆寫。

駕車行駛在黑麋峰雙桂至上水庫公路上,瀝青路面一路蜿蜒順暢,與綠水青山相映,似從山中來,到畫中去,風光美不勝收。今年,該路成功入選交通運輸部“十大最美農村路”。

修一條路,造一片景,沿着一條條幹淨整潔的柏油路前行,道路兩廂如珍珠般鑲嵌着一個個各具特色的美麗宜居村莊。去年5月以來,望城區以“美麗宜居村莊”建設為抓手,全域化、全覆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作美麗鄉村由“零散開花”變“全域風景”。

黑麋峰山腳下,橋驿鎮楊橋村新屋灣美麗宜居村莊通過水塘清淤、生态護砌、道路拓寬硬化等工作重新整理“顔值”,深挖本地“進士”文化等優良傳統厚實“裡子”,如今,白牆灰瓦的農舍坐落在綠樹繁花中,村裡引進黑麋峰滑翔傘基地等項目,五彩斑斓的滑翔傘從垂直落差近800米的上空降落,成為全村一道靓麗的風景線。

靖港鎮虢大灣美麗宜居村莊則突出黨建引領,一改“道路破爛不堪,污水橫流,墳頭遍布”的髒亂差模樣,轉變成花園式生态墓地、集中人工濕地、多彩的庭院經濟,水活了,景美了,連白鹭也來了。

白箬鋪鎮阙家灣屋場的阙氏家風家訓主題、夏家灣屋場的同心文化主題、趙家新屋屋場的抗美援朝愛國文化主題……處處皆畫、步步皆景,一個個美麗宜居村莊的蝶變成為望城打造美麗鄉村的生動縮影。

目前,望城已建立高标準美麗宜居村莊45個,其中14個獲評市級五星級美麗宜居村莊、7個獲評市級四星級美麗宜居村莊,鑄就了美麗宜居村莊建設經驗的“望城品牌”。

鄉村振興“立潮頭”打造老百姓的“詩和遠方”

望城白箬鎮光明村“網紅”屋場。

農旅結合增亮色

春有萬畝油菜,夏有荷花亭亭玉立,秋有菊、冬有梅,連片花海的核心地段,更有花海大舞台、高陵塔、水杉棧道、花田樹屋等多彩缤紛的景點……走進茶亭鎮九峰山村,這裡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村”,美景映入眼簾,遊人絡繹不絕。

依托美麗生态催生鄉村美麗經濟,近年來,望城區利用長沙近郊優勢,把旅遊産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發展鄉村旅遊和休閑觀光農業,逐漸形成“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發展格局。

在喬口鎮盤龍嶺村,以“賞荷花、呷龍蝦、當創客、住民宿、解鄉愁”為主題的特色鄉村旅遊品牌引爆市場,每當進入夏季,“荷花蝦”就成為食客們的寵兒,遊客們還可通過科普館可視化地感受一隻蝦從養殖到加工制作的全過程,一條集産、銷、加、研、學、遊于一體的荷花蝦全産業鍊帶來了鄉村的大發展。

在銅官街道潭州社群,各種節點景觀依次串聯起6個美麗宜居村莊,引入網紅民宿“五号山谷”、亞太農業等大項目,并以此為帶動,創辦太豐垸集市,組織發動當地老百姓兜售特産,鄉村人氣火爆,民宿、餐飲、種植等小微産業紛紛發展起來,百餘戶村民已創業開店。

靖港鎮以靖港古鎮為龍頭,帶動千龍湖、湘陵桃李園、雲遊茶園多肉園藝基地等景點,成為外地人來長沙的必遊之地;茶亭鎮泉豐村,通過打造以省委機關舊址為中心的峥嵘歲月革命研學體驗區,不斷增強紅色文化的生命力、感染力、影響力……

村落變景點、農房變客房、農貨變商品,特色旅遊鄉村和都市田園綜合體在望城不斷湧現,點爆了望城鄉村市場。2020年,望城新增國家4A級景區2家,成功建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區接待遊客超20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破百億元。

鄉村振興“立潮頭”打造老百姓的“詩和遠方”

靖港鎮雲遊茶葉基地。

科技助農添虎翼

在靖港鎮,平坦寬闊的産業路中,一層樓多高的玻璃大棚映入眼簾,玻璃溫室内,各種蔬菜“養在空中”,每一顆都擁有自己的“小房間”,灌溉施肥有專線專送,每天定時定量供應。

這是望城國家農業科技園“設施蔬菜示範園”,占地達2400多平方米,采用全球領先的無土栽培和荷蘭式吊挂等農業高科技,施肥、澆水、溫度濕度調節等,基本實作了自動化。“渴了有‘噴泉’,冷了有‘地暖’,熱了有‘空調’。”從業人員介紹,目前示範園形成了以蕃茄、辣椒品種為主,四季時令蔬菜為特色的“兩主一特”蔬菜生産格局,“靖港西蘭花” “雲麓苗芽菜”等品牌遠近聞名。

“科技”正為望城農業發展添上“虎翼”,近年來,望城區積極推行“院士領銜、專家服務”模式助力農業農村發展,逐漸形成發展集“智”、産業成“鍊”、品牌要“紅”、産品要“綠”的鮮明特色。

走進望城區廣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能、5G、機器人等新一代資訊技術讓傳統農業充滿了“科技感”。在羅錫文院士團隊的指導下,這裡已經蝶變成為湖南首個無人農場,可以實作智能機械自主決策、自主作業,完成所有生産、管理任務。

“無人駕駛收割機和無人駕駛運糧車一個負責收割、一個無縫對接運輸,在家裡就能‘指揮’。” 廣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肖定說,以前耕種200畝水稻需要20多個人,現在隻需2到3人,還可節約灌溉用水、肥料和農藥投入,實作核心示範區增産10%以上。

蔬菜種空中,農場無人化,荷花蝦住恒溫“别墅”……如今在望城,一幕幕高科技種植、養殖的畫面随處可見,為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帶來蓬勃力量。去年,望城區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達8472萬元,今年更是喜訊連連:建立10.2萬平方米蔬菜設施大棚,蔬菜産值超28億元;文和友小龍蝦研究院、苗種基地、生态屯養基地等投入營運;50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50萬元……

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壯麗畫卷正在變為實景,新的路徑也愈發清晰。新的五年,望城區将以“一園三帶”為紐帶,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樹立全市鄉村振興新标杆,真正讓鄉村成為生态宜居、流連忘返的美好家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