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來,張英、Suba都是編輯出身

作者:阿裡鐵軍Pro

“百年阿裡”上課的第一天下午。

面對Savio(關明生)的提問:“你是什麼崗位的?”看着我的同學們一個個無比驕傲地報出工程師、客服等等,輪到我時,我很自卑地說:“我是編輯......”

Savio明顯看出了我的低落,用很大的聲音說:“編輯!你知道嗎,張英、Suba(彭翼捷)她們都是編輯出身!編輯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崗位,你不需要用這種語調說‘我是編輯’。”

2003年7月,20歲,大學畢業,父母幫我找了一份公務員工作。

2004年4月,在市政府工作的朋友看到一則阿裡巴巴的招聘網絡廣告,随手轉帖給了被事業機關裡人員傾軋搞得“水深火熱”的我......

我本來是面試客服,“一面”的時候,他們看到我履歷裡大學辦報紙的經曆,問我願不願意做編輯。當時我以為所謂在做編輯就是咨詢編輯,到處找找新聞,貼一貼,找點話題,發起讨論之類的,于是欣然應允。

進了阿裡巴巴工作一段時間後我才知道,我如此快地被錄用,不是因為我面試表現好,而是因為當時編輯實在太缺人了。

2004年5月8日第一天上班,整個部門就加班到了23點多,真是把一直是朝八晚五的我驚到了。接下去,幾乎每天下班都在20點以後。做的工作,簡單而繁瑣,似乎不需要什麼創造力,卻總是有人在後面不斷逼着自己,挑戰極限,再挑戰極限,效率!效率!效率再高一點!有段時間拉肚子,多上了幾次廁所,效率和承載量就被同僚遠遠甩開了。7月電競,公司沒電,那就頂着中午的烈日,走到附近不停電的同僚家去做,等來電再趕回公司加班......做了一兩個月以後,我悲哀地對自己說:這也許是整個阿裡巴巴附加值最低、最沒貢獻、最底層的崗位了吧。

工作了一段時間,我才去參加“百年阿裡”的教育訓練。第一天下午,面對Savio的提問:“你是什麼崗位的?”看着我的同學們一個個無比驕傲地報出工程師、客服等等,輪到我時,我很自卑地說:“我是編輯......”

Savio明顯看出了我的低落,用很大的聲音說:“編輯!你知道嗎,張英、Suba她們都是編輯出身呀!編輯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崗位,你不需要用這種語調說‘我是編輯’。”

其實,當時的我,不是太相信這個慈祥老伯的話。我想,首席人力官啊,總是需要當場安慰底層員工幼小的心靈吧。公司創辦初期,當然可能什麼都做過,你說馬總當過行政我也信呀,可是我已經是2000号的工号了,等我前面2000多個人有所發展,輪到我,什麼機會也沒了。當時我的腦子裡完全是那種事業機關論資排輩的思想。

在做編輯的前兩年裡,我曾無數次動過離職的念頭,是以特别能了解馬總說三年才是阿裡人。一直到2005年的冬天,我提了幾點小建議的周報突然被蔣雁翔公開表揚,我突然知道,在最底層的崗位,也可以有貢獻。

一直到我對BOPS(背景編輯庫)提的一些改進建議,竟然成為了現實,提升了大家的稽核效率和品質;

一直到我編offer總結的一些特征,經各方确認後,竟然成為了判斷騙子公司資訊的标準,還被Suba親自頒獎;

一直到我作為部門代表,和郭靖(邵曉峰)這樣的偶像一起,參與各種風險規則的制定。

後來公司成立了專門的網絡安全團隊控制網站風險,我的加入好像成了順理成章的事。在離開編輯團隊的時候,我驚訝地發現,曾經一直以為自己不适合編輯工作,從小手腳就慢,永遠不可能把編輯做好的我,在離開這個團隊前一年裡,業績方面竟是3.75分。這個時候,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麼,也許,就是李琪說的水缸接水的道理吧。

之後,我一直做風險控制和安全營運。到現在,開始做管理,越來越明白編輯這個崗位給了我多少财富。它讓我了解了網站的基本産品,也找到了自己熱愛的風險控制方向。更重要的是,它教會了我很多新人需要了解的東西,如目标感、執行力、時間管理、團隊合作,還有如何看待一份基礎性質的工作,除了堅持,更重要的是學習和創新!

小鐵有話要說

這則故事讀有所感:永遠不要瞧不起基礎的工作,即使再簡單,能把最基礎的工作做到極緻,量變産生質變,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不斷學習創新的态度很重要!

作者:李思

來源:《阿裡味兒 看▪想》

出品:阿裡巴巴集團

主編:曾飛

副主編:淩姝 顧潇 李萌 王曉華

胡臻玉 趙江南 許術

校稿:吳千雲 沈泓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