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雷雷發飙,上帝也救不了中國足球!那麼誰可以?

作者:肆客足球

前注:本文為《隔壁侃球·智慧足球》系列第二十六篇專欄文章。

高雷雷發飙,上帝也救不了中國足球!那麼誰可以?

中國足壇不折騰不行。

9月,大報小報說的都是希丁克與國奧隊解約的事情。

希丁克2018年9月才跟足協簽約,簽的是三年合約,當國奧隊主教練,備戰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當時的媒體說,希望希丁克能推動中國足球的發展。

高雷雷發飙,上帝也救不了中國足球!那麼誰可以?

1年時間,希丁克被足協踢走了,報紙的标題都是:不換希丁克,國奧隊沒有未來,中國足球需要折騰。

要說起希丁克的罪狀,好像不少:從不看中超,不會選拔球員,國奧隊成績糟糕。總之,這一切都是希丁克的錯,他耽誤了國奧隊,耽誤了不少好球員。我相信希丁克對這樣的指控也不是太在乎,因為折戟在中國足壇的名帥,他不是第一個,估計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高雷雷在9月21日淩晨憤怒發博:确實跟希丁克沒關系!請上帝來也救不了中國足球!

高雷雷發飙,上帝也救不了中國足球!那麼誰可以?

高雷雷微網誌截圖

高雷雷是業内人士,這篇短短的博文,資訊量很大,他指出了幾個問題。

第一,足球人口,真正的足球競技水準是建立在足球人口的金字塔之上的。他說在國外,一個小俱樂部的青少年球員就有1500多人,而我們卻隻有少量的人在玩職業足球,把大量的人關在了體育大門之外。

第二,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把體育和教育割裂開了,很多球員初高中沒有畢業,看不懂論文,也不懂經濟;另一方面,家長功利性的想法,隻有能當足球運動員的人才去玩足球,足球的周邊人才産生得很少。

高雷雷說的問題,恰巧是“隔壁侃球”從一開始就倡導的,中國足球缺乏的不是球星,不是好教練,而是缺乏好的教育理念。這個理念就是體育不是教育的從屬部分,而是教育的核心部分。

克魯伊夫也表達過類似觀念,他特别推崇美國的體育文化,在美國人心目中,學習和體育是一枚硬币的兩面,兩者都不可缺少。一個小孩将來他可以成為醫生、律師,同時也是橄榄球運動員。這兩種身份一點都不沖突。

高雷雷發飙,上帝也救不了中國足球!那麼誰可以?

雖然克魯伊夫覺得歐洲做得不好,體育跟教育還是分開了,但我認為比中國還是好太多了。高雷雷也提到了他在西班牙俱樂部時,俱樂部的老闆既是職業球員,又是律師,又是體育管理碩士、經濟學碩士、足球管理碩士。

在我們國家,蔡元培先生曾說過:完全人格,首在體育。

蔡先生認為,健全人格分四育:體育、智育、德育、美育。這四個育一樣重要,不能放松某一項。有健全的身體,才會有健全的精神。很多教育家,甚至國家上司人,對體育都高度重視,但可惜的是,我們的體育跟智育是分開的。準備要以體育為職業的運動員們往往很早就不再接受文化教育,在普通學校的學生們也很難堅持比較大運動量的體育鍛煉。

高雷雷發飙,上帝也救不了中國足球!那麼誰可以?

為什麼國外,比如,高雷雷在西班牙俱樂部的老闆,他們能同時堅持體育訓練和學習,為什麼我們就不行?

原因是,國外的孩子在運動時,他們享受的是過程。而我們的孩子在運動時,追求的是結果,目的就是通過這種訓練,看能不能達到職業運動員的水準。這扼殺了我們的孩子通過運動來獲得幸福感,是以在體育場上堅持下來的人就少了。

高雷雷發飙,上帝也救不了中國足球!那麼誰可以?

高雷雷

關于享受過程能獲得幸福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在他所寫的《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中闡述了,他說:“人類的幸福感不來自于金錢,也不是地位、名聲,而是來自于内心的秩序和安甯。”這種内心的秩序和安甯,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稱之為心流。

要達到心流,有幾個條件。第一,注意力,需要集中注意力。第二,目标,不管是什麼目标,他願意為之付出。第三,有即時的回報。第四,要全神貫注,把其他事情都忘掉和屏蔽掉。第五,要達到忘我的階段。

體育具備造就心流的最佳條件:明确的目标,即時的回饋,易學難精帶來的上不封頂的挑戰性。尤其球類運動,更是吸引人,因為比分此起彼伏,非常即時的、高度刺激的回饋。

高雷雷發飙,上帝也救不了中國足球!那麼誰可以?

為什麼追求結果,不追求過程,會讓人不容易堅持?米哈裡對此在《心流》裡也有闡述。

目标,米哈裡認為,就是做你喜歡做的事情,而不是做這件事情的報酬。如果是外界提供的目标,它往往會有獎勵等誘惑,而這些東西就會控制你,使你成為外部目标的奴隸。隻有拒絕這些獎勵,拒絕外部目标,隻關注自己的内心,那麼在追求中會獲得秩序和安甯感。而成為一個職業球員,就是一個外部目标。當球員有了外部目标,再踢球時,就不容易獲得心流。

是以,我們需要追求過程,追求踢球時的專注,自我水準的提高,感受到足球本身的魅力。這才是我們要提倡的足球教育理念,足球文化。這樣,才能達到克魯伊夫所說的狀态:“一位真正的愛因斯坦可以深谙體育,而一位真正的運動員也能領會愛因斯坦。”

把體育放在教育的正确位置,讓文化成為足球的基礎,中國足球才有改天換地的一天。

文:開顔,雪松,格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