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傳播一個會議--給Open Party的建議

通常都會有一個核心主題,它的演講者都擁有一定聲譽。其他與會者會在一個大白闆上張貼自己的即時貼,标明自己的演講主題。在核心主題演講後,這些副主題就開始了,聽衆可以随時加入,在不同讨論組之間穿插。

光是看這個blog形式網站上的6月期會議系列文章,看得出是下了功夫寫的,既有前期的鋪墊,又有後期的總結,有一定傳播力。

一、還是傳播不夠?

我的資訊主要管道是社會化媒體,工具主要是rss閱讀器、twitter、飯否和我們制作的幾個熱門資訊聚合管道,差不多涵蓋了科技圈子,但真的很 少看到openparty的消息和回報,不知道為何。哪怕是pongba劉未鵬的小範圍tl聚會,我都能看到劉未鵬自己的推和一些人的blog,但 openparty真的很少見到訊息。難道是大家混的不是一個網際網路圈子或技術圈子的緣故?

這一直是我奇怪的地方。

這不是我follow不follow,訂閱不訂閱的問題,如果夠精彩夠重要,一定會被社會化媒體自動推送出來的。

二、尋找原因

我曾經參加過一期,是以試着尋找了幾個原因:

1:

open party 更多的是事先與演講人溝通,然後釋出會議資訊,但很多臨時主題都是當時才揭曉的。

這些演講人演講之後,未必能得到多少現場使用者事後的回報,會議組織者也沒有就此與演講人溝通,基本是失去控制了。

進而造成部分演講者沒有動力釋出消息(不排除演講人本身就低調),聽衆回去可能寫了回報,但很少回報回到演講人那裡。

2:

會議主辦者們本身在twitter等社會化媒體上也不是很積極,也不是意見領袖。是以好東西的傳播效力大打折扣。

三、建議

演講人演講完畢的兩天之内,主辦方務必敦促他主動:

釋出幻燈片(最好能下載下傳),

撰寫blog文章,

撰寫tweets,

主動推介beijing-open-party關于他本人的演講資訊頁面。

要讓演講人動起來,而不是說完就完了。他需要貢獻出他的社交圈和影響力。

會議主辦者不要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釋出資訊,要走出來,多follow 多關注其他twitter和飯否好友,尤其是技術意見領袖和傳播的關鍵節點。必要時,要學會說“下個月11号open party的會議主題是xxx,有誰誰和誰誰演講,歡迎大家銳推”。

3:

4:

我一直認為像open-party這種會議,由于每一次都擁有很多演講主題,是以并不适用于blog單篇釋出,而應該是像ucdchina那樣以topic形式的釋出。

每個topic下面包含很多子頁面,每個子頁面就是一個演講人的以下資訊:

姓名、自我描述、頭像、聯系方式(blog、twitter等);

本次演講的主題,以及簡單介紹;

本次演講的ppt,可以嵌入slideshare的幻燈片插件;

本次演講者自己寫的blog全文(或連結);

聚合對此演講的tweet評價和blog評價。

這樣,就可以要求演講者自己傳播這個頁面了,滿足他的虛榮心和成就感。

5:

官方網站的聚合很重要,聚合twitter回報,聚合blog,聚合資源(如視訊、相片和幻燈片)。

6:

官方微部落格帳号要學會銳推别人對會議的tweets,學會@回應别人的回報。

<a href="http://sr.ju690.com/" target="_blank"></a>

四、學習beta沙龍

反觀奇遇花園的每一次beta沙龍演講,還是有很強傳播力的。

1:有意見領袖主動傳播,比如virushuo tinyfool等人;

2:事後又有ppt下載下傳又有blog講述,而且還被大量twitter銳推和greader分享;

3:每次都隻有一個主題,便于傳播給明确的閱聽人。

<a href="http://rt.ju690.com/" target="_blank"></a>

我自己對有用的會議之總結:

1:會議主題必須隻有一個,且非常明确,不要太高端,以防止大家無法參與讨論;

2:與會人數必須限定在20人以下;超過此人數,基本會議時間有60~70%都是浪費掉的,且與會者良莠不齊,很難将讨論升華。控制與會人數,形成 小圈子的私密氛圍,可以促使人說出更多幹貨。像微軟、ibm、sun等舉辦的幾千人大會,除了廣告效應外,真實價值基本等于0。

擁有以上特點的會議,對于空閑時間不多的人來說,收獲是最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