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多次打敗朱元璋,卻因一件事,被朱元璋封為公侯

作者:清風明月話曆史

明朝初年有個降将叫做康茂才,一生跟着朱元璋沒打幾次勝仗,最後卻被朱元璋封為蕲國公,令人稱歎。那麼此人到底有什麼過人此處呢?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領大軍渡江作戰。當時,康茂才屯駐采石,扼守長江,多次擊敗朱元璋。後來,常遇春使計将康茂才誘出,以伏兵将他的部下盡數殲滅。康茂才聚集殘軍,逃到集慶(今江蘇南京),被任命為淮南行省參知政事。三月,朱元璋率領大軍攻克集慶。康茂才見勢不妙,率部歸降,說道:“以前交戰是各為其主,現在屢敗乃是天命。您若能饒我不死,我必效犬馬之勞。”

朱元璋聞言後,哈哈大笑,将他釋放,仍讓他統領舊部。從此以後,康茂才跟在朱元璋後面,打了一輩子仗,最後被封為國公。其實康茂才一生沒打幾個大勝仗,但是卻被封為國公,我想這是因為他當都水營田使(農業部部長)時,政績顯著的原因。

此人多次打敗朱元璋,卻因一件事,被朱元璋封為公侯

當年,朱元璋平定天下之時,時常軍糧匮乏,後來朱升向他獻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其實這三句話無非是建議朱元璋要韬光養晦,打好基礎,建立好根據地。最後,朱元璋也靠這三句話,取得了天下。

朱升說的“廣積糧”,就是說要做好戰糧儲備。朱元璋對此安排軍隊不作戰的時候去屯田,也就是讓軍隊去開墾荒地,種植糧食,搞農業生産,盡量做到自給自足。當時所有的将領都投入到了這個轟轟烈烈的生産運動中去了,但是隻有康茂才做的最好,成績顯著。

高皇帝初,命諸将分軍于龍江等處屯田……惟康茂才所屯田,谷一萬五千餘石。 (《昭代典則 明太祖至正二十三年》)

意思是說,朱元璋開始的時候,指令手下将士在龍江等地大搞生産運動,唯獨康茂才做的最好,收成有稻谷一萬五千石。

此人多次打敗朱元璋,卻因一件事,被朱元璋封為公侯

明朝初年是個戰将如雲,群星荟萃的時代,徐達、常遇春都個不是蓋世名将。康茂才雖然也有一些軍事才能,但是與他們相比,相去甚遠。可是,就是因為這次軍屯工作幹得特别出色,讓他能夠在芸芸名将中脫穎而出,得到了朱元璋的褒獎,被任命為都水營田使(唯一一次正職),讓他去主管整個軍隊的生産工作。

曆代皇帝之中,論身份之低微,應該非朱元璋莫屬了。他出身貧寒,幼年喪失親人,為了生活,出家當過和尚,也讨過飯。這樣一個皇帝對農村之事自然是如數家珍,對官員們迎來送往撈民之事更是了如指掌,是以他時常囑咐康茂才在春耕時注意防澇防旱,記載如下:

理财之道,莫先于農。春作方興,慮旱潦不時,有妨農事。故命爾此職,分巡各處,俾高無患幹,卑不病澇,務在蓄洩得宜。大抵設官為民,非以病民。若但使有司增飾館舍,迎送奔走,所至紛擾,無益于民而反害之,非付任之意。 (餘繼登《典故紀聞》)

意思是說理财之道,沒有比農業更重要的。春作正在興起,考慮到旱澇不及時的話,會妨礙到農業耕種。是以讓你擔任這個職位,分别巡行各處,使地勢高的地方不會缺水幹旱,地勢低的地方要排水防澇,務必蓄水洩水工作。官員是為百姓服務的,而不是驚攪百姓的。如果官員隻知道迎來送往,所到之處隻會驚攪百姓,無益于百姓反而有害,不是負責任的官員。

此人多次打敗朱元璋,卻因一件事,被朱元璋封為公侯

洪武三年(1370年),康茂才被追封為蕲國公。我個人認為他一生沒有打多少勝仗,最後卻有此殊榮,一定是跟他當年農業工作十分突出有關吧。

----------------------------------------------------------------------------------------------------------------------------------------------------------------------------謝謝閱讀,歡迎訂閱收藏與轉發!本站作品都是本人的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謝謝大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