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把飼養的二虎一熊殺了給官員吃:有四個問題,誰知道答案?

作者:半壺老酒半支煙

看《明實錄》精編而成的《皇明典故紀聞》,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句容老虎為患,朱元璋下令将其抓捕後飼養在民間,飼料就是狗肉,喂了一段時間,大都督府參謀提出了抗議——喂不起了。

抗議信送到朱元璋龍書案上,這位平民出身的皇帝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咱們把它殺了吃掉吧,也算給朝廷官員搞點福利,一頭老虎不夠分,咱們就再殺一頭,兩頭老虎不夠分,咱們再宰一頭熊。

從這段記載來看,早年的朱元璋對屬下還算不錯,能把飼養的二虎一熊分給官員們,這才叫有福同享有肉大家一起吃。虎肉好不好吃暫且不論,這裡面也有四個問題需要咱們解答一下,筆者嘗試着進行了一番考證,答案正确與否,還需要讀者諸君慧眼明辨。

朱元璋把飼養的二虎一熊殺了給官員吃:有四個問題,誰知道答案?

上面的故事,咱們是用現代白話文翻譯了一下,其實不用翻譯,讀者諸君也看得懂,《皇明典故紀聞》中是這樣的說的:“句容有虎為民害者,太祖遣人捕獲之,令養于民間,飼以犬,宋思顔以為擾民無益,太祖欣然,即命取二虎一熊殺之,分其肉賜百官。”

一般來說,私史都會有些水分,萬曆年間的禮部尚書餘繼登編寫《皇明典故紀聞》的時候有沒有進行藝術加工,筆者也拿不準,于是就去翻《明史》,這一翻才知道餘繼登還真沒撒謊,在列傳第二十三中還真找到了相關記載:“宋思顔,不知何許人。太祖克太平,以思顔居幕府。及定集慶,置江南行中書省,太祖總省事,以李善長及思顔為參議。”

朱元璋把飼養的二虎一熊殺了給官員吃:有四個問題,誰知道答案?

雖然宋思顔生卒時間不詳,籍貫不詳,但他卻曾經跟李善長肩膀頭齊論弟兄,後來李善長步步高升,宋思顔在大都督府參謀的職位上就止步不前了,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這老先生太敢說話了。

絕大多數朝代的皇帝乃至王公勳貴,是不穿洗過的衣服的,不管多貴重的服裝,都是一次性的——不是賞賜臣下,就是幹脆丢掉。作為大明開國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是很節儉的:“太祖嘗視事東閣,天暑,汗沾衣。左右更以衣進,皆數經浣濯者。”

要是換做一個會說話的官員,肯定是要對朱元璋穿洗過的衣服大唱贊歌,宋思顔就像魏征向李世民進獻《十漸終不克疏》那樣,對皇帝提出了警示:“主公躬行節儉,真可示法子孫,惟願終始如一。”

朱元璋把飼養的二虎一熊殺了給官員吃:有四個問題,誰知道答案?

馬皇後和太子朱标在世的時候,朱元璋脾氣還不算太壞,也比較能聽得進去勸谏,于是他對宋思顔提出了通報表揚,并且賞了他一些錢(太祖嘉其直,賜之币)。

受到嘉獎的宋思顔再接再厲,又提出了新的意見:“句容虎為害,既捕獲,宜除之,今豢養民間何益?”

《明史》記載的朱元璋反應,跟《明明典故紀聞》如出一轍:“太祖欣然,即命殺虎。”

朱元璋殺掉了老虎,滿朝文武大飽口福,這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句容在什麼地方?那地方怎麼會有老虎?是誰奉朱元璋之命生擒了老虎?這個勸朱元璋殺虎發福利的大都督參謀,最後結局如何?

朱元璋把飼養的二虎一熊殺了給官員吃:有四個問題,誰知道答案?

這四個問題,最容易解答的問題就是句容在什麼地方,搜尋一下就會知道:西漢武帝劉徹元朔元年,句容就已經正式成為縣級機關,兩千年來一直沒有改名,就在地處蘇南,東連鎮江,西接南京,算起來也算明朝“京畿之地(歸應天府管)”,是以那裡的老虎才會引起朱元璋的興趣。

現在的句容市森林覆寫率也很高,六七百年前有老虎出沒,一點都不奇怪——六十年前發生“百虎圍村”事件的雪峰山,離句容也不算太遠:一個在江蘇鎮江,一個在湖南洞庭湖南岸,對老虎來說,這點距離,溜達幾天就到了。

朱元璋把飼養的二虎一熊殺了給官員吃:有四個問題,誰知道答案?

處在相同的氣候環境下,華南虎在句容和雪峰山都會活得很好,隻不過湖南的老虎有點作死的意思,要是沒有“百虎圍村”并在十年内傷了兩千條人命,當年也不會出現打虎英雄陳耆芳——他在七年時間裡,槍斃了一百三十八頭老虎。

現在很多人都在質疑武松打虎的可能性,這可能是有人不知道古人的力氣有多大,也不知道華南虎有多小——現在動物園裡的基本都是平均三百斤(母)到五百斤(公)的東北虎,而當年在中原地區出現的,都是二百斤(母)到三百斤(公)的華南虎,這樣的老虎,在吃原生态食物的古人面前,也就是一堆跑的比較快、爪牙比較鋒利的肉食而已。

我們翻看古代史料,就會發現老虎經常會成為英雄成名的墊腳石:曹操的黃須兒曹彰,把老虎尾巴卷在手臂上,老虎俯首帖耳不敢呲牙;夏侯惇發現典韋的時候,這位老兄正在“逐虎過澗”。

朱元璋把飼養的二虎一熊殺了給官員吃:有四個問題,誰知道答案?

曆史上的打虎英雄不勝枚舉,就連寫《水浒傳》的施耐庵,也有一個叫卞元亨的朋友,曾經一腳踢死過一頭老虎。

替朱元璋生擒老虎人那個人,在史料中沒有留下名字,這可能是因為在當年抓一頭老虎并不難,史官和文人都不認為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至于後來的很多人談虎色變,我們也可以用羅貫中的一句話來解釋:“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見于《三國演義·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誰替朱元璋生擒了害人老虎,這個問題找不到答案,但是勸朱元璋殺虎吃肉的宋思顔,結局在《明史》中是有記載的:“後出為河南道按察佥事,坐事死。”

朱元璋把飼養的二虎一熊殺了給官員吃:有四個問題,誰知道答案?

朱元璋為什麼要殺宋思顔,史料中同樣找不到答案,但是據宋思顔的人品和一貫作風來看,他肯定不是因為變成了貪虎而被打掉的,極有可能是卷入了胡惟庸、藍玉等人的大案而受到了株連——李善長被滅了門,作為李善長的老同僚,宋思顔也很難逃過一劫。

關于朱元璋連殺二虎一熊發福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其中出現的四個問題,筆者也隻能回答三個,最後還有一個問題要請教見多識廣的讀者諸君:熊肉前幾十年是可以吃的,但是不太好吃;吃虎肉在在六七十年前不算錯兒,但是據說吃多了虎肉會上火——這是真的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