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平之戰:趙括不是趙國将領中最好的,卻是最合适的

作者:朱公子的抖頭條
長平之戰:趙括不是趙國将領中最好的,卻是最合适的

曾經在之前的一篇《長短術:短兮長之所倚,長兮短之所伏》說到過:長處和短處是随着時空的變換互相轉化的,有時候有的長處會逼着自己在不想上的時候卻不得不上,也有時候有的短處會讓自己想躲着的時候躲得順理成章。

尤其是近戰肉搏這種事,哪裡還有技術含量可言,隻要自己還有一絲惜命,一點顧忌,肯定是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對手放倒了。之是以說沒有技術含量是因為這裡講的不是一對一的鐵籠格鬥,而是長平之戰中趙軍的突圍戰,那就是眼紅後的大腦一片空白,什麼也不管不顧。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并占領了南韓野王,把南韓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系完全截斷。韓王命上黨太守馮亭向秦國獻城,馮亭卻帶着全郡尋求趙國保護,趙國經權衡遂駐軍上黨。

趙國做此決定的原因應有三:

1、向各國展示自己并不畏懼秦國,趙國還是很有實力的;

2、這次拒絕了南韓來降,以後便不會再有降趙者,這和趙國自居的實力不符,也不符合基于這種自居的實力所制定的戰略;

3、三晉的淵源,南韓是主動獻城,趙國不救以後大概趙國面臨危難時也不會有他國救趙。

此舉确實激怒了秦國,于是兩國開始了在長平的對峙。

此戰前後曆時三年,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雙方最後的決戰兵力并非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陸續增加直到兩國極限,誰先撐不住就會犯了尾大不掉的忌諱。

起初,廉頗銅牆鐵壁的防守着實能讓秦國無計可施,從他領職的時長來看趙國對其政策是認可的。但是,這種戰法同樣消耗驚人,正面拿不下來,雙方的情報工作重點定然是對方還能撐多久。在摸清秦國的情況後,趙國覺得自己會先扛不住。不打,餓急了眼軍隊會自亂,那就根本不用打了,唯有孤注一擲。

長平之戰:趙括不是趙國将領中最好的,卻是最合适的

這裡有個微妙的問題:《史記》說,趙王換掉廉頗是因為中了秦國間隙的計,這個計策就一句話“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将耳,廉頗易與,且降矣”。

太兒戲了吧,秦國最怕一個沒有實戰經驗的趙括,而且趙王就這麼信了,出不出兵上黨還找人商量,就這一句話就換将了?根本原因應該是趙國決策層決定突圍,換将隻是就坡下驢。

廉頗的考慮範圍是有限的,他的職責是要後援且擋住秦軍即可,而趙王則必須通盤考慮。後援跟不上正反是個輸,是以必須催促廉頗出擊,而廉頗拒絕出擊也是情理所在,他心裡清楚打不赢。“打得赢還是打不赢”,這是他要考慮的極限。

廉頗的人品沒問題,但恰恰就是這個沒問題成了問題:如果強令他突圍,他會不會因為愛惜将士的性命不惜自污而主動投降?幾十萬人在他手裡,任誰都會有顧慮。

長平之戰:趙括不是趙國将領中最好的,卻是最合适的

再看趙括這個人的特點,據《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記載,其父趙國名将趙奢說他: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趙括的特點是把士兵的生命當棋子一樣無所謂,失去一個生命對他來說就像吃掉一顆棋子一樣如同兒戲。而孤注一擲地突圍需要的恰恰就是這個特質,必須不要命,但凡有點感情在裡面,血雨腥風、堆屍如山的場面難免不會動容。

事實證明,趙括戰死也沒有投降。

這也就是說:

1、廉頗對戰局的判斷是準确的,主動出擊就算他自己上也根本打不赢,否則他不會一直主張防守下去;

2、趙王用趙括也是正确的,既然一定要突圍,那就肯定要選一個願意打且不惜命的将領,此舉也算保全了廉頗的名聲;

3、此戰秦國先後投入約60萬人,最終竟也消耗掉一半左右,元氣也是傷得不輕,倘若趙國不主動出擊而是坐等糧食耗盡,那40萬饑餓大軍就要全線潰退了,要麼自己人相食,要麼被秦軍抓羊羔,如此秦軍便不會有什麼損耗,之後的邯鄲保衛戰就不見得還是曆史上的那個結果了。

長平之戰:趙括不是趙國将領中最好的,卻是最合适的

長平之戰至少給了我兩個重要啟示:

1、本不是自己的就最好不要碰,因為自己會駕馭不住,天上掉得餡餅夠大,隻不過自己吞得下嗎?趙國既然沒有把握讓秦國屈服,又何必去得罪他,文初列出趙國出兵的三條理由并不是本質,而是趙國上下小利益面前的自我開脫。雖說對峙的開始雙方加兵都不多,但這就像“米放多了加水,水倒多了加米”一樣,鍋總有不夠大的時候,如果一開始趙國就能看清上黨“這碗米”是個無底洞的話,後來的悲劇就不會發生;

2、廉頗的任免就是不執一法,如此才能生萬法。長處、短處都是一法,而法無正邪,也可以延伸成法無長短、法無高下……執着法,就是“法使人”,不執着法,方能“人使法”,方能法為人用。長短高下都是相對的,時空一變就不再是那樣,合适、合理才是首要。然而合适、合理對每個人而言卻各不相同,并無标準。不喝酒,看再好的酒都是污水;不抽煙,看再好的煙也是浮雲,這個标準又怎能定得下來?

這兩點說到底還是一點,量力而行的前提是自知之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