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64種石斑,我們在沙巴已經釣到30種(五)

煙鲈:俗稱“紅嘴石斑”、“煙鲙”、“褐九刺鲈”,喜栖在岩礁、珊瑚礁區或者是獨立之礁石上,一般均為單獨遊動,晝間在礁區間四處遊蕩、覓食。獵捕其他魚類、甲殼類等為食物。體長可達40厘米。

164種石斑,我們在沙巴已經釣到30種(五)

燕尾斑:學名“側牙鲈”,外型與東星斑極為相似,因獨特的月牙型尾鳍而得名。喜栖于珊瑚礁,主食魚,也吃螃蟹和蝦,适合清蒸、紅燒、焖制、做湯。

164種石斑,我們在沙巴已經釣到30種(五)

伊氏九棘鲈:俗稱“七帶九棘鲈”,水深45至100米,體長可達35厘米,屬遊動性較強之魚類,主要以小魚及無脊椎動物為食,肉質細白柔嫩,是作生魚片的上好食材。

164種石斑,我們在沙巴已經釣到30種(五)

瑩點石斑:出現于深瀉湖、峽道與外礁斜坡的岩石或珊瑚礁繁盛區域; 通常在洞穴裡面或附近。成魚體長超過40厘米,最長可達76厘米。

164種石斑,我們在沙巴已經釣到30種(五)

電紋石斑:又名“雲紋石斑”或“真油斑”,栖息深度18-383米,體長可達70厘米,為冷暖水性礁栖魚類,其肉味鮮美,是海水石斑魚類中的極品。

164種石斑,我們在沙巴已經釣到30種(五)

芝麻斑:學名“寶石石斑魚“,活動水深80米以内,栖息于多岩礁的海域。幼魚期栖息在較淺之礁區水域,長大後在較深水域包括礁石區、礁砂區、海藻區或淺大陸棚區,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即捕食魚與底栖的無脊椎動物, 主要為蝦與螃蟹。成年芝麻斑體長約25~30厘米,最長可達35厘米,肉色雪白,肉質嫩滑鮮美,清蒸佳品。

164種石斑,我們在沙巴已經釣到30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