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作者:NYTtravel新視線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杜魯門·卡波特 ©️ roger higgins / world - telegram & sun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當我們重新踏上尋找美國天才作家卡波特的旅程

前往意大利與西班牙的沙灘與海島

在那裡我們不僅醉心于自然與曆史交錯的幻境

也同樣窺見了他的創作初心與甜蜜愛情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早在酒精和抑郁、紐約傳奇夜店studio 54浸淫毒品的夜晚和當時看來永遠不會成為現實的普魯斯特小說出名之前,杜魯門·卡波特(truman capote)被譽為美國最有前途的年輕作家之一。而1948年,正是這位卡波特,遇見了作家傑克·鄧菲(jack dunphy)。兩人最終将成為35年的忠實伴侶。不過,卡波特得先拉攏他。于是,他想出了一個計劃:去意大利。

在威尼斯、佛羅倫薩、羅馬和那不勒斯短暫停留一段時間後,他們兩人去了那不勒斯沿岸的伊斯基亞火山島(ischia)。他們坐着雙輪馬車長途跋涉,來到了當時還是個小漁村的福利奧(forio),在那裡住了近三個月。一路上,孩子們抓着他們的馬車,山羊咩咩叫着匆匆經過他們身旁。

那近三個月的時光将會給他們帶來深遠的影響:它鞏固了這段新生的關系脆弱的支柱,也讓卡波特養成了一個對他大有裨益的生活節奏——跑去地中海寫作。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1950年代,杜魯門·卡波特和他的牛頭犬坐在意大利小海港波托菲諾(portofino)前一堵矮牆上。 ©️getty images

在福利奧和地中海沿岸其他一些地方居住的後幾年,卡波特潛心寫就了《夏日十字路口》(summer crossing)、《草豎琴》(the grass harp)和傑作《冷血》(in cold blood)。這些小說最終定義了真正的犯罪小說類型。

權威著作《卡波特傳》(capote: a biography)的作者傑拉爾德·克拉克(gerald clarke)表示:“傑克是杜魯門養成這一習慣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他想旅行,杜魯門想取悅他。”

“但是杜魯門也是在取悅他自己。雖然他來自阿拉巴馬州一個小鎮,但他熱愛紐約。他太愛紐約了,覺得去市裡玩太誘人了,在這裡寫作太難了,”克拉克告訴我,“紐約有點讓人上瘾。他意識到,如果他想寫作,他就得去其他地方寫,而且他就隻想寫作。”

當卡波特逐漸成為1960年代紐約無可争議、最偉大的文學巨擘和社交名仕,他在1966年于曼哈頓廣場飯店(plaza hotel)舉辦的經典的黑白舞會(black and white ball)也将被後世視為“世紀派對”,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齋浦爾君妃(maharani of jaipur)等知名人物都會戴着化妝面具出現在舞會上。而那個躲到福利奧的卡波特也知道,他最好的作品隻能在自我放逐中完成。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彙聚了美國當時一衆社會名流的黑白舞會也證明了卡波特已是當時美國紐約的社交金童。 ©️elliott erwitt / magnum photos – east news

在意大利南方和西班牙海邊鄉村生活的時光,讓他創作配得上自己非凡野心的卓越作品。去年春天和夏天,我去這些甯靜的海邊鄉村走了走,想要追尋這位金童以前那段陽光歲月。

去年五月一個涼爽的早晨,我在那不勒斯登上了一艘輪船,看着這座城市色彩柔和的建築物逐漸被遠處卡普裡島(capri)模糊迷人的風景所取代。一個半小時後,我來到了伊斯基亞島西岸的福利奧,在種滿棕榈樹的小港口對面看到了這對伴侶的舊居pensione di lustro。

卡波特在1949年的随筆《伊斯基亞島》(ischia)中寫道:“這是福利奧最怡人的住處,有趣又物美價廉。”他們每月的租金大約200美元,住着“兩間鋪有大面積瓷磚地闆的巨大房間”,可以俯瞰大海,每天還能享受兩頓五道佳肴的大餐。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意大利伊斯基亞島上,小漁村福利奧pensione di lustro的客人登記表上有杜魯門·卡波特的名字。©️ susan wright / the new york times

這些年來,因天然溫泉而蓬勃發展的旅遊業,為伊斯基亞島帶來了巨大的财富增長。不過,pensione di lustro幾乎沒什麼變化。卡波特和鄧菲是這座度假屋落成以來第九和第十位美國客人,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也曾和他們住過一小段時間。

卡波特住的三号房間,看起來依然和他描述的一樣,是一間有着高高拱形天花闆的巨大房間,我甚至可以想象他在那裡埋頭苦寫《夏日十字路口》的模樣。那是他之前擱置在一邊的一本小說,後來他又重新拾起寫完了,這本書也在他逝世後的2005年出版。

在這座有10間房間的度假屋鋪着藍白瓷磚的小廚房裡,我見到了喬康達·迪·盧斯特羅(gioconda di lustro)。她在19歲時成為他們的廚師和女傭,卡波特還在随筆《伊斯基亞島》裡特别寫到了她。卡波特寫道:“喬康達不會說英語,而我的意大利語——好吧,沒關系。不過,我們是知己。”

迪·盧斯特羅用意大利語告訴我:“他精神飽滿,總是充滿活力。”她回憶了他們在那間廚房裡一起烘焙的往事。

迪·盧斯特羅88歲了,一頭灰發,但身體還很硬朗。她和兩個女兒瑪麗亞·特蕾莎(maria teresa)、朱塞平娜·迪·盧斯特羅(giuseppina di lustro)現在是這座度假屋的主人。一頓五道佳肴的午餐現在已經沒有了。不過那天晚上,我坐下來花了很長時間吃了一頓飯,就像卡波特和鄧菲一樣,首先以一道美味的番茄茄子意式燴飯開場,最後是傳統的意大利餡餅,所有菜都是迪·盧斯特羅和她中年的女兒們做完端上來的。(價錢呢?就像卡波特說的,“十分的物美價廉”,那天住一晚加一頓晚飯我花了70歐元,合約79美元。)

但是,卡波特在島上可不止光工作和享用美食。島上天然的美景也把他迷住了,他在随筆中寫道,這座島“直落陡峭的火山懸崖”和下方像“睡着了的恐龍”一樣的石頭很迷人。

迪·盧斯特羅和她兩個女兒給了我一張地圖,上面用各種記号畫着他們認為卡波特和鄧菲可能去過的地方。我拿上地圖,準備動身去看看哪些地方現在還有。

在一條通往大海的斜坡上,我的腳踢到了一些斑點綠色蜥蜴。我發現自己一個人來到了cava dell’isola,這個小海灘夏天常常擠滿了人。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更南邊沒有車的美麗聖安傑洛村莊附近,要穿過種滿檸檬的小柑橘園。島上雖然已經出現了不少龐大的溫泉公園,但羅馬時代以來因為自然升溫的水流而頻繁出現的sorgeto溫泉依然是這裡最激動人心的溫泉。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伊斯基亞島上美麗聖安傑洛村莊。 ©️ susan wright / the new york times

sorgeto溫泉位于令人眩暈的台階底部,巨大的懸崖三面環抱着海灣,讓原本就磅礴洶湧的海浪更加波瀾壯闊。事實證明,我來的時機不太對,漲潮讓海水變得很冰冷。不過,踩着過膝深的水進入附近的洞穴後,我發現了一小池冒着熱氣的熱水,隐約可以感受到sorgeto著名的魅力。

卡波特在伊斯基亞島的那段時間養成了一種高效多産的習慣,他蘭登書屋(random house)的編輯robert linscott也認可這點。一年後的四月,卡波特和鄧菲回到了意大利,這一次他們去了西西裡島東岸的陶爾米納。可當linscott聽說卡波特想離開伊斯基亞島時,這位編輯差點禁止卡波特在寫完書稿前離開。

卡波特在陶爾米納山頂小鎮完整寫完了一篇手稿,講述了一群各不相同的畸零人躲藏在美國南方腹地一間樹屋裡的故事。1951年,這篇手稿出版成了小說《草豎琴》。如果仔細看,你會發現書裡隐約可以看到卡波特生活過的陶爾米納。

如今,這個意大利度假小鎮吸引了大批國際遊客和手拿小旗子的導遊。但卡波特和鄧菲來到這裡時,這個仍處在二戰過後恢複期的海邊小鎮比現在安靜得多。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陶爾米納鎮中心的翁貝托路 ©️ susan wright / the new york times

去年六月來這裡時,我發現陶爾米納小小的鎮中心擠滿了人,但一走出小鎮頗有曆史意義的北門porta messina,人群就消散了。又走過兩個石拱門後,我發現了布列塔尼亞别墅(villa britannia)。别墅年輕的主人louisa vittorio和卡波特在這裡留下的文學遺産有着獨特的關系:她們家衆多家庭成員,包括她的父親nino vittorio,都曾鮮活地出現在卡波特1951年的随筆《fontana vecchia》中,而且如今他們還生活在同一條狹窄的街道上。

這篇随筆的名字取自卡波特和鄧菲在陶爾米納的住處,那是布列塔尼亞别墅斜上方一幢玫瑰色的房子。fontana vecchia是一處私人住宅,長期以來都屬于vittorio的堂兄弟salvatore galeano,而且通常不對公衆開放。不過,他們帶我進行了一次特别的參觀。

意大利陶爾米納布列塔尼亞别墅,杜魯門·卡波特套房的陽台。這位作家曾躲到這個位于地中海鄉村田園的山頂小鎮寫作。©️ susan wright / the new york times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爬上這幢房子位于陡峭山坡上的陽台時,眼前的景象讓我大吃一驚:卡波特是一個阿拉巴馬州的年輕男孩,常常和他的兒時夥伴、作家harper lee一起去後院的樹屋,那顯然是他在《草豎琴》裡寫到的樹屋的原型,不過這裡或許是他的另一個靈感來源,是高高的山上遠離他曼哈頓生活社交需求的庇護所。

在布列塔尼亞别墅,我試着融入卡波特在海邊寫作生活的日常:早上在我的“杜魯門·卡波特”套房私人陽台上工作,周圍環繞着柏樹和柏樹球果,還可以看到遠處的卡拉布裡亞海灘。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piazza ix aprile廣場上的聖朱塞佩教堂(church of san giuseppe)位于陶爾米納的鎮中心。©️ susan wright / the new york times

我簡直難以讓自己離開這幢精緻的别墅和種滿藍花楹、夾竹桃花的小花園,去往海邊。但當我終于徒步下山時(1992年安裝的纜車讓下山變得很容易),我得到了回報:出現在我眼前的isola bella海灘美得驚人。這是卡波特最喜歡的海灘,蜿蜒曲折,鋪着光滑的卵石,還可以俯瞰意大利陶爾米納美麗的同名自然保護區。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美麗的isola bella海灘是卡波特最喜歡的海灘,蜿蜒曲折,鋪着光滑的卵石,還可以俯瞰意大利陶爾米納美麗的同名自然保護區。©️ susan wright / the new york times

七年後,卡波特回到了紐約。1959年11月,他無意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個标題:“富農之家,三人被殺”。在兒時夥伴哈珀·李的幫助下,卡波特用了大約三個月的時間,在堪薩斯州西部高地平原上進行調查,準備為《紐約客》寫一篇相對較短的文章。不過旋即,篇幅有限的短文變成了在雜志上分四次連載的長文,集結成了《冷血》。這部“非虛構小說”獨特的氛圍和電影般的細節備受好評,卡波特再次揚名大西洋兩岸。

1960年4月,卡波特帶着鄧菲和一箱箱列印手稿來到了帕拉莫斯(palamós)。這個巴塞羅那北方的海邊小鎮充滿活力,長期以來一直是城市居民的度假休養勝地。

8月初一個陽光明媚的炎熱早晨,我遇見了漁業博物館(fishing museum)的導遊maria Àngels solé。這間博物館大多數時候夏天都會推出“杜魯門·卡波特的帕拉莫斯”之旅。

我們走在這個小鎮的熙熙攘攘的步行街carrer major上,她指給我看卡波特經常光顧的商店的位置。我們在港口附近發現了一塊标示卡波特第一棟别墅位置的牌子,現在那裡變成了一棟五層高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

帕拉莫斯最有名、曆史最悠久的酒店之一特裡亞斯酒店(hotel trias)長期以來的老闆josep colomer表示,卡波特另外兩處住宅同樣也早已消失了。我約了他和他的妻子anna maria kammüller在大堂見面,他們說卡波特早上常常會來這裡,一邊喝着杜松子馬提尼一邊看報紙。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帕拉莫斯的港口停泊着漁船。帕拉莫斯是巴塞羅那北方一個充滿活力的海邊小鎮。©️ the new york times

雖說帕拉莫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castell-cap roig保護區卻依然保持着原樣。這處保護區占地超過2700英畝,有着紅色花崗岩峭壁、高聳的松樹和甯靜的海灣。這裡為數不多的幾棟房屋中,有一幢位于sanià海灣上方的大别墅。colomer說,卡波特在帕拉莫斯最後的春天和夏天,他曾安排卡波特租下這裡。

第二天,我就去了那裡。一路上我隻能聽見自己踩在幹枯松針上的腳步聲,以及林間小路旁持續不斷的動聽蟬鳴。

走了大約二十分鐘後,眼前的松樹變成了一叢叢黃色和粉色的野花,我看見了卡波特在地中海最後也是最宏偉的家。那是一幢有着深綠色大門的白色别墅。他就是在這裡埋頭寫完了《冷血》最長的第三部分。偶爾他也會在這裡招待一些名人朋友,比如gloria vanderbilt,她來時會把遊艇停在sanià海灣。

《冷血》遠比卡波特此前嘗試過的任何作品都長得多,也要複雜得多。研究這樣一個可怕的話題,在情感上如此貼近謀殺者,還要觀看他們被處決,這會給作者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sanià海灣不允許公衆徒步進入,是以我沿着一條陡峭的石子路來到了canyers海灣,它距離卡波特那幢私人住所很近。我發現那裡的水非常清澈,走進水裡我甚至可以直接看到岩石上的貝殼。望着無邊無際的藍綠色大海,我感受到了一種徹底的甯靜與平和。我想,卡波特在眺望這片水域時肯定也有同樣的感受。

卡波特曾考慮買下這幢西班牙别墅或附近的另一幢房子。但最終,他還是遵從了鄧菲的意願。鄧菲喜愛滑雪,渴望回到此前他們曾度過好幾個冬天的瑞士韋爾比耶。1962年秋天離開西班牙海岸後,他們再也沒有一起回地中海生活過。1966年,《冷血》大賣,标志着卡波特的名聲與成就攀上了頂峰,但同時也标志着他最終頹落的開始。

而在這一切開始以前,他曾擁有陡峭的懸崖、僻靜的海灘、清涼海水沾上日光下暖融融的皮膚時那種細膩美妙的觸感,以及他那最重要的偉大的愛情。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個仍處于全盛時期的公共作家私人生活的迷人輪廓。

在堕落于紐約的浮華之前,卡波特将愛情與初心留在地中海之濱

撰文 / ratha tep

翻譯 / 熊貓譯社 錢功毅

編輯 / aw

微信編輯 / charl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