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illpack:颠覆醫療的線上藥房

Pillpack:颠覆醫療的線上藥房

由于商業世界中的設計重點不同,有些類别的實體與體驗的發展完全停滞不前。看一看藥房的情況吧——你需要排着隊,看着us weekly最新的名人醜聞,沉思着在藥店裡買的m&m;巧克力豆是否算是健康食品,還祈禱着不要有令人尴尬的藥品說明書。

Pillpack:颠覆醫療的線上藥房

一個名為pillpack的初創藥房公司希望能改變這種陳舊的機制。每個月隻要20美元,pillpack将用亞馬遜般的效率向患者郵寄處方藥。pillpack的面世需要感謝著名設計咨詢公司ideo的一個新的孵化器項目。它的核心是一個能将你的藥品全部有序放進叫做“藥劑包”的藍色小盒子,它是一個帶着時間日期的塑膠包裝。從此琥珀藥瓶會被一張由藥物組成的待辦清單取代。

Pillpack:颠覆醫療的線上藥房

這個簡單的革新對于那些記性不那麼好的或有困難識别多個藥瓶的年長者來說,是非常便利的。與此同時,有積極生活方式且患慢性疾病的年輕病人會帶着他們需要的數量的小藥包出行。空的小藥包的蹤迹代表着沒有任何錯過的藥物,而且每條訓示都會帶有一張通用的資訊圖,它能以全彩圖檔展示每顆藥丸,還能解釋他的效用,并闡述任何有必要的指導。藥膏,藥物吸入器及其他非藥丸類藥物也會出現于這個小盒子裡。總之,pillpack意味着你将再也不用每周都去花時間為奶奶整理藥丸了。

Pillpack:颠覆醫療的線上藥房

pillpack不僅是個郵件指令操作器,也是個有執照的藥店,就像cvs或者walgreens一樣,已經為美國31個州的患者服務。他們接受大多數主流的醫療保險(譯者注:美國的醫療保險由商業保險公司執行,其中包括藥品),包括醫療關懷part d,并且客服是7天24小時服務客戶的。此外,改變處方隻需要在網站上花費幾分鐘的時間,現實是,從12歲到88歲的患者都已經在最近幾個月檢驗了該服務。形狀方面,不像磚狀或研缽型藥品,他們不會提供煙草或順勢療法(譯者注:不被現代醫學認可,原理為“以毒攻毒”)的服務,因為這樣的體驗跟你在當地的藥店沒有任何差別。

來看看藥品處理機器人

pillpack的技術性支柱是一系列的藥品處理機器人。在pillpack位于new hampshire辦公室中,有一台裝有豐富的藥品的巨大米色的機器,這些藥品皆可配置設定至塑膠小包。然後藥劑小包上的紙條會流入另一個機器人中,該機器人可以在藥劑師團隊進行二次複查處方并發往患者之前,檢查品質控制行動中的每個塑膠小包,以防萬一。

Pillpack:颠覆醫療的線上藥房

tj parker不僅是pillpack的聯合創始人和ceo,也是第二代藥劑師。他在高中時,一直為父親打下手。父親也用了相似的機器人去給醫院分發藥品并協助生活中心,可是年輕的parker認識到隻需要小小的改良設計,藥劑小包就能成為一個理想的消費者産品。

大問題需要新型設計師

parker當時上了馬薩諸塞州大學藥學院,碰巧與麻省藝術學院共用食堂。“當時,我坐在食堂裡,說道‘等等,這是我們的人;我也該在這。’ ” parker盡可能地選了很多的課,就像當年twitter創始人jack dorsey甚至還上了一堂做衣服的課。盡管有創造性的課堂作業以及他的warby parker(美國最熱的線上眼鏡電商)眼鏡,但parker卻不是個典型的設計師。他的天賦是既可以用來識别一個複雜物體全然不同的部分,也可以識别常見的系統功能障礙,相反地,他在photoshop中創造完美像素的藝術作品方面缺少些天賦。

Pillpack:颠覆醫療的線上藥房

帶标簽的藥劑小包是這個服務的核心。“有很多的藥劑師在标簽上放置了他們所知道的所有資訊,我們的設計就是為了去掉盡可能多的沒用的東西。”他們的列印的機器人有很嚴格的限制——藥劑師可以選擇8号或16号字型,但不能配置更多的怪異設計元素,比如hoefler和frere-jones字型。不再将這些救命用的内容“擠壓”至小标簽上,取而代之的是,以全彩、大幅版式、易讀的資訊圖的方式呈現。

Pillpack:颠覆醫療的線上藥房

因為專注于郵遞配送的模式,pillpack隻需要儲備顧客們确實正在的買的藥物即可。此外,法律規定:零售藥店倘若有兩周沒有人需要櫃台上的某些藥物,則經常不得不重新包裝藥物。這是一條可以防止僞劣商品的法規,但因為pillpack向顧客直接配送藥物,是以他們可以操作得更加高效。“如果你經過一個有15種有效藥物的零售藥店,他們會把藥品的兩面分别成列使人們感覺到那是完全不同的産品。但我想說,這實在是太荒唐了。”

Pillpack:颠覆醫療的線上藥房

大部分的設計師會抱怨那些很糟糕的客戶,但parker困難的主要來源是他不得不去駕馭那些掌控藥劑規則的拜占庭式系統。舉個例子,為了讓pillpack服務于南加州,parker必須在該州的藥學委員會前現場出席。雖然這個過程最終僅以五分鐘的形式結束,但這卻是網絡來臨之前該系統誕生的重要依據。

parker也堅信藥劑師應該更有個性些。通過使用機器人來包裝藥丸,他的藥劑師團隊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在手機上與客戶交流。當他發現用來處理強迫症的藥丸在一片混亂中進行包裝時,他将這些圖檔發送給reddit(一社交新聞站點)。為了了解現在的人們是如何安置他們的藥丸,他擴散了話題标簽#medgyver來觀察醫生、護士還有患者是如何聰明地給予患者關心的。“假如之前能被賦予使用更多工具以及監管環境的權利,那很多藥劑師肯定可以做得更多更好,”parker如是說道。

進入ideo

盡管parker渴望得到自己的貼近生活的設計,但他知道他的能力與自己手中的任務不相稱。以換取股份的方式,ideo的波士頓分公司孵化初創公司,專門在公司的成型階段提無微不至的關鍵回報。

Pillpack:颠覆醫療的線上藥房

根據parker所說的,與傳奇性的設計公司合作是一次極有幫助的體驗,但它并沒有讓服務升華出一個戲劇性的重塑。

與pillpark第一次進入ideo工作室的産品相比,現在的産品外觀上雖然并沒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站點上它得到了更好的關注。在傳統的視角中,内容的主體聚焦于創造性包裝——人性化設計中常犯的新手性錯誤。“當初人們覺得我們開的不是一個藥房,或者說不認為我們替換掉了藥房,如今看起來确實是這樣,但我們後來成功地做了些改進。人們也協助我們讓注冊體過程從原來的10張頁面變為3張。”

Pillpack:颠覆醫療的線上藥房

pillpack服務于各個年齡段的患者,但它也堅定地承諾會服務于社會各階層的人。“我們得到了大量回報,說我們的設計看起來不能服務于老年人。即使人們沒有找出很棒的東西,我們仍然表示感謝。假設人們不能在生活中各方面得到好的設計體驗,那一定是一種嘲諷。“

Pillpack:颠覆醫療的線上藥房

pill-popping的未來

雖然有規模的限制,但在最近幾十年裡,制藥業在關于消費者體驗上還是發現了些革新。2007年clearrx藥瓶的處子秀使制藥業發生震動,他在楔形設計中以圓柱形的形式進行交易。而glowcaps是一個有趣的解決方案,他嘗試将藥瓶連接配接網絡,但最後因為沒有人願意購買而宣告失敗。parker希望他的産品在别人失敗的地方崛起。“我覺得,如果它們能展現出自動化和提前分類的作用,這對于維持醫藥業來說一定是次更棒的體驗。”

著名的實體零售藥房walgreen和cvs已經進駐數位領域,但parker卻不擔心它們的壓制。“cvs的ipad app是該店的一個3d呈現。它可以一下子展示出各種藥品與軟體的差異。”

pillpack将來一定會赢得很多的設計大獎,但最大的問題是會不會有人想去用它。藥劑小包看起來挺酷的,但該服務丢棄了零售藥店中消極的地方,比如在阿司匹林藥瓶裡塞了一堆棉花嗎,但這些就足夠了麼?這聽起來有些瘋狂,但有接近于四分之一患心髒疾病的人從來沒有在藥房裡取過處方。那些沒有使用處方藥的人比用了的人每年多花29億美元。時尚感和亞馬遜般的效率真的足以改變這些自殺行為麼?

即使患者不遵從,pillpack也揭露出了設計思維與藥品市場結合的巨大潛力。大的制藥公司雖對數量不感興趣,但是設計師對醫療保健和公司底線造成巨大影響的機會卻是驚人的。

Pillpack:颠覆醫療的線上藥房

例如,abilify(用來治療抑郁症)每年的銷售額約為64億美元,而數字音樂下載下傳則取得了53億美元的收入。也就是說,一個制藥公司的一個産品收入大于整個數字音樂産業的收入。可以看到有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設計更好的音樂體驗的——pandora和spotify,beats by dre and jawbone,更别說apple了,可是收入方面與之比較的卻是那些服務不夠周到的制藥公司産品。

pillpack是一個,但絕對不是僅有的一個,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找到合适的方法去配置設定灌腸劑,可能聽起來,沒有為更好地去欣賞eminem(世界級說唱歌手)而設計一個app那麼得優雅,但它在當下無疑是更加重要的。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10-14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