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神話錄 第七章 阪泉之戰

作者:十二點田大

三次神戰

神農部落,還因為善于使用火而出名,是以神農又被成為炎帝,以後神農的子孫做部落首領都稱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上回說到少典有兩個孩子,另一個孩子就是皇帝,隻不過皇帝比神農出生要晚很多年,相傳皇帝出生也是充滿神秘色彩,話說少典附寶,有一天到郊外遊玩,忽遇暴雨,有大電光纏身,許久才離開,繞北鬥而去。結果,附寶懷孕了,懷胎25個月,生下黃帝,起名叫雲,黃帝長得“河目龍顔”,落地能語,性情和善,很受少典的喜愛,就帶着他一同住在陰水河邊。附寶生就的美容麗質,非常動人,被人們呼為美姬。她常陰水邊洗衣淘菜,人們見多了,就把這段河叫成了姬水,黃帝長大以後,便也以姬為姓,名叫姬黃。

黃帝姬黃長大以後,身高九尺開外。他為人敦厚樸實,好旋仁義,很受部族人民尊崇,被擁戴為部落酋長,成了有熊國的繼承人,他利用姬河兩岸天然的地理優勢,與豐富的礦産資源,鼓勵部族群眾發展農牧業生産,親自教百姓播五谷,植草木,馴養豬,牛、羊、狗等,使有熊部落很快富庶強盛起來,周圍許多弱小部落見他好行仁義,以鄰為友,能團結人,就紛紛前來投奔、歸順,使有熊部族逐漸成為中原地區最強大的部族。

這時候,神農部落已經是經曆了好幾代,本部的資源漸漸不夠,于是炎帝率領部落南下去開拓新的地盤,神農氏部族有一個分支後裔,叫做蚩尤,統領了九黎部落,蚩尤有兄弟81人,個個能征善戰,強悍兇猛,善使刀、戟、弓、弩等鋒利武器。蚩尤性殘暴,喜搏鬥,見炎帝自渭水南下,他便率部族北上,與炎帝争搶地盤,大戰于陳州,炎帝力不能敵,敗走山東曲阜,蚩尤追至曲阜,炎帝又敗退到河北孤泉,蚩尤繼續追擊,炎帝又逃往涿鹿,此時涿鹿已是黃帝部族的勢力範圍,便派使者說服炎帝歸順,炎帝不聽,反而與黃帝大戰于阪泉,這就是著名的阪泉之戰。

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為了取得這次戰争勝利,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他們不僅調動了本部落的全部力量,而且也聯合了其他部落作為盟軍,在這方面黃帝表現得更為出色。

開戰後,黃帝率領“熊、罴、狼、豹、貙、虎”(熊、罴、狼、豹、貙、虎是各部落圖騰的名稱)六部軍隊在阪泉之野與炎帝擺開戰場,黃帝作為六部統帥,持一面類似“大纛”之旗,列開了陣勢。

首先,炎帝在黃帝沒有防範的情況下,先發制人,以火圍攻,使得軒轅城外經常濃煙滾滾,遮天蔽日,應龍用水熄滅火焰,黃帝帥兵将炎帝趕回阪泉之谷,囑手下士兵隻和炎帝鬥智鬥勇,不傷其性命。在阪泉河谷中,豎起七面大旗,擺開了星鬥七旗戰法。

炎帝火戰失利後,面對星鬥七旗戰法,無計可使,一敗塗地,躲回營内不敢挑釁。黃帝仰慕炎帝的醫藥和農耕技術,決心與他攜手建立文明國家。他在炎帝營外擺陣練兵,千變萬化的陣法層出不窮,星鬥七旗陣,讓炎帝的士兵看的眼花缭亂,在長達三年多的操練中,使各部的戰鬥力逐漸增強,而炎帝利用崖頭作屏障,隻能觀望陣勢。

然而,黃帝在這三年多的時間内,一邊以星鬥七旗戰法練兵做掩護,一邊派人兵日夜掘進,早将洞穴挖到炎帝營的後方。忽一日,黃帝兵将突然竄出,偷襲了炎帝陣營,活捉了炎帝。

從此炎帝俯首稱臣,炎黃兩大部落聯盟,其實本來就是一家人,誰當首領都是一樣的,按輩分來說,當時的皇帝是炎帝的祖爺爺被的,是以皇帝當老大也很自然的被接受,更何況皇帝能胸懷天下,自然被天下接受。

炎帝歸順後,九黎部落的蚩尤并不買賬,連續幾次的打敗炎帝,讓他越發的信心十足,覺得皇帝也打不過他,于是開始挑戰皇帝。終于在皇帝忍無可忍的時候,雙方在涿鹿幹了起來!這就是著名的驚天地泣鬼神的涿鹿之戰。

預知詳情,請給個關注,聽下回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