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曲:作為色素固然出色 保健功能則不必迷信

作者:中國食品報

大自然中有各種各樣的黴菌,我們經常會在儲存不當的食物表面看到五顔六色的菌斑。這其中蘊藏了許多寶貝,比如青黴素。

這次要說的是另一種物質——紅曲,一種廣泛使用的天然色素,現在已知紅曲中至少有10種色素成分。

紅曲:作為色素固然出色 保健功能則不必迷信

古代和現代如何擷取

古時候人們用紅曲發酵生産酒,例如南宋的《苕溪漁飲叢話》記載“江南人家造紅酒,色味兩絕”,這種傳統一直流傳到今天。

古時候擷取色素并不容易,安全可靠的食用色素更少,紅曲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例如《清異錄》裡有“以紅曲煮肉”,現在人們做粉蒸肉的時候也會用到紅曲。

古人還發現紅曲具有一定的防腐保鮮功能,比如《天工開物》記載用紅曲塗抹魚肉,“經10天蛆蠅不近,色味不減”。

傳統紅曲有庫曲、輕曲、色曲三個品種。

庫曲主要用于釀制黃酒、果酒、藥酒,輕曲主要用于釀造腐乳、醬菜、果酒、藥酒,色曲主要用于着色。

它們的不同之處主要是菌種、發酵周期等的差別。福建是我國傳統紅曲的主要産地,以古田紅曲最有名。

先民或許是從生黴的米飯得到啟發,發明了制作紅曲米的方法。說來也簡單,就是讓紅曲黴污染蒸熟的米飯,然後讓它充分生長,最後晾幹就得到紅曲米。

現代工業是在液态的營養液中培養紅曲黴,然後經過分離和提取工藝得到其中的色素,又叫紅曲紅。

當然也可以用傳統方式獲得紅曲米,然後磨碎提取色素。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液體培養的工藝漸成主角,紅曲色素的産量大幅提高。

适用性強 應用廣泛

紅曲色素的化學性質在天然色素中算是相當出色的,在ph值1—12的範圍内都比較穩定,在120度高溫滅菌的環境下也能保持色澤,是以能夠滿足食物烹饪的需要。

此外,紅曲色素對于各種氧化性或還原性物質也比較穩定,也不容易受金屬離子的影響,是以特别适合用于食品工業。

當然,紅曲色素也不是刀槍不入,比如陽光直射下它還是會褪色,是以需要配合一些維生素c或者海藻糖、明膠等成分來增強穩定性。

喜歡吃肉的人都知道,午餐肉、火腿腸等食品中常常會添加亞硝酸鹽。這是因為亞硝酸鹽可以和肌紅蛋白發生反應,形成的亞硝基肌紅蛋白比較穩定,這樣肉在加熱之後也不會變成灰暗的顔色,同時亞硝酸鹽還可以賦予食物獨特的風味。

不過,由于很多人都認為亞硝酸鹽是緻癌的,是以降低亞硝酸鹽是一個順應時代的選擇。使用紅曲就可以起到上色的作用,進而大大降低亞硝酸鹽的使用。

除了前面提到的用于火腿腸、午餐肉的調色,紅曲也可以用于食物表面上色,比如裝飾糕點、糖果、腌菜、果汁、冰激淩等,化妝品和藥品的着色處理。在家做粉蒸肉、紅燒肉的時候用的腐乳汁裡就有它的身影。

可能有的人會問,肉表面上色可以了解,醬牛肉裡面能上色嗎?由于紅曲色素可以溶于水,是以在“調理肉”的加工過程中也是可以做到給肉内部上色的。方法很簡單,用注射器将添加了紅曲色素的腌制液打進去就行了。

保健功能較弱 也不緻癌

早在1979年,日本人就從紅曲黴中發現了一種能抑制膽固醇合成的活性物質,叫做monacolin k(莫納可林)。後來以此為基礎開發了降膽固醇的藥物洛伐他汀。再後來,科學家們又在紅曲中找到了更多的活性成分,例如麥角固醇(可在體内轉化為維生素d)、γ-氨基丁酸等。

目前的科學證據表明,紅曲中的某些物質具有一定的抗癌、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等有益功能。不過,消費者必須牢記,正常飲食中的紅曲沒有那麼神奇,即使是以紅曲開發的保健食品也很難有這樣的效果。

原因很簡單,因為紅曲中的功效成分含量實在太低了。

紅曲黴畢竟是黴菌,它産生的代謝物遠不止紅曲色素一種。

很早以前就有人發現紅曲有抑菌能力,大約在20年前,法國科學家鑒定出了紅曲黴産生的桔青黴素,後來又發現很多紅曲黴都會産生這種物質。

桔青黴素是一種真菌毒素,雖然其毒性比黃曲黴素遜色不少,但仍然可能具有腎髒毒性和緻癌、緻畸作用。

随後,日本、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開始限制中國紅曲産品的出口。後來中國食品工業界開始篩選不産生桔青黴素的優秀紅曲黴菌種,同時通過改進生産工藝減少桔青黴素的産生。中國的國家标準也對紅曲色素中的桔青黴素作出了限量規定。

總之,紅曲是可以安全放心食用的,但不要指望吃了它就延年益壽。 來源:飲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