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北大學百年專題報告:精準"滴灌"打造"三足教育"新格局

作者:一個人報社

河北大學

10月12日,《中國教育日報》第四版刊登了河北大學黨委書記郭健的整版文章,題為《河北大學:精準'滴灌',打造"三全教育"新格局》。文章分為"延續紅血,秉承教育人的優良傳統""創新教育理念,紮實培育思想基礎""更新'滴灌'管網體系,深入推進'三全教育'"和"多做'滴灌'教育",《提高教育成效的四個部分》回顧了河北大學藍縷的曆史, 風雨交織,描述學校救倕圖教育的優良傳統,中國紅血弦歌的複興,人才的培養,着眼于新世紀,特别是自中共十八大以來,河北大學研究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話語精神,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利德數人的根本任務,堅持"偉大教學理念"理念,不斷完善"融合"教育體系,不斷創新"滴灌"政治教育模式,開創"三全教育"新格局,培育道德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工作思路和實踐道路, 智力和身體美。

河北大學百年專題報告:精準"滴灌"打造"三足教育"新格局

天津工商大學時期的主教學樓

河北大學百年專題報告:精準"滴灌"打造"三足教育"新格局

河北大學校園風光

河北大學百年專題報告:精準"滴灌"打造"三足教育"新格局

黨課結束後,學校黨委書記郭健與同學們合影留念。

付火蔓延到一世紀,立舒人新百年。今年,河北大學迎來了百年誕辰。百年辦學,學校已經形成了教育人的優良傳統。新時代,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凝聚和倡導"滴灌"教育理念,建構"滴灌"思想和政府教育網絡體系,推進"滴灌"教育,努力打造"三全教育人"新格局。

1 延續紅血統秉承教育人的優良傳統

璐璐藍縷縷,風雨交加,河北大學迎來了百年誕辰。1921年,河北大學的前身天津工商大學成立,在建立"大學"制度之初,就開展四年制大學教育,并在百年的發展曆程中始終是一如既往、連續不斷的,辦學的曆史從未中斷過。1933年,學校更名為天津商學院。抗日戰争期間,堅持在金門逆境辦學,彙集了一大批名師,學校聚集了一位大師,享有"黃黃北國希望學校,工商獨樹一幟"的聲譽。1948年,學校規模達到千人,更名為民營金禺大學,與南開大學、北洋大學在天津高等教育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趨勢。1951年,它被改造成一個州。1952年,調整了國立大學的院系,學院的工程和商務系分别并入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1960年,河北省政府決定建設一是以全省命名的綜合性大學,天津師範大學改建為河北大學。1970年,學校從天津遷至保定。1984年,學校培養了全省第一位博士生導師,全省第一個博士授權點,1996年為河北省引進了中國科學院第一位院士,1999年培養了全省第一位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成為省政府建設的一所大學;2012年被列為"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2016年成為中西部地區"一省一校"國家重點建設大學,進入河北省"雙一流"一級校建設,2018年成為全國14所大學。省委共建"高校入選",标志着學校進入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已成為學校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救援地圖,複興中國,河北大學攪動了紅血。始創民族民族之苦之時,校樹愛國、科學旗幟、标準保護品種、裕民強節,彰顯了強國情。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姚義林同志,1936年夏天進入天津商學院金融系,注冊學名姚克光,在天津發展地下黨員,重建革命組織,創辦進步刊物,上司天津市各界的抗日救亡運動。七七事變後,天津商學院設立難民收容所,修建臨時住房,參與救災,收容823名難民。天津淪陷後,學生們積極參加"抗日輪奸團",焚燒日軍稭稈和棉花倉庫,除了殺了天津僞商會會長和僞中國聯合儲備銀行天津分行經理外,還大大振奮了抗日鬥志,可謂是"英勇無畏的學生" 通奸的張毅喚醒了人們。平津之戰期間,天津商學院土木工程系畢業的地下黨員麥偉同志,以紮實而精湛的打底,及時秘密"複制"了《天津市防圖》,被地下黨上司派往解放區,為天津29小時解放做出了重要貢獻。 并被授予"解放天津功臣"稱号。愛國愛民的紅色基因自建校以來就融入了河中成人的血骨髓,激勵着高校師生為人民的福祉、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複興而不懈努力。

弦樂歌不停歇,作為育人之才,河北大學形成了教育人的優良傳統。建校之初,學校秉承教育救國、工業強國、開放工程、商業兩門學科的初衷,提出了"教育中國青年,辦一所道德智慧教育大學,弘揚中國當下"的辦學宗旨。20世紀30年代,現代建築教育的先驅、著名的鐵路工程專家桂南先生擔任天津商學院院長,總結了10多年的辦學經驗,建立了"求實"的學校教育訓練。在1937年的校刊中,"實事求是"解釋了"實事求是":"沒有泥濘,沒有眩光,沒有抄襲,沒有不必要,沒有滞後,沒有誇張,沒有保守主義,沒有盲目進步,沒有模棱兩可,沒有沖突。以上十,恰恰相反就是要創造,要銳意進取,要有紀律,要與時俱進。隻有這樣,才能在事實的基礎上尋求真理。而要實事求是,不是專攻學習應該是這樣,也就是說,推到一切,應該是這樣。"現實主義"的學校紀律形成了學校獨特的文化象征,其中包括來自河大學的幾代人。桂南先生還提出了"廉潔節儉"五字格言來塑造民族新人:"所謂廉潔,君子之分,止于廉潔廉潔;他要求學生"學習和發展",培養健全的人格,把所有學都奉獻給民族解放,做"民族骨幹"。新中國成立後,學校全面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師生們同黨團結一緻,同一方向,同同齡人團結在一起。1989年,中國宋史圈太鬥先生、學校曆史系畫師傅先生的教學研究成果"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治史、教人育人",榮獲全國優秀教學成果獎。佩恩特曼先生是學校教師堅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教人、教育人的典範。崇文勵展百年的教學,從學校開始到現在的4萬多名在校學生,為中國的高等教育從精英主義到大衆化再到大衆化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2 創新教育理念,強化教育思想基礎

進入新世紀,學校發揚優良傳統,全面加強和改進人才培養,不斷深化思想和政治教育方式改革。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指導下,學校教育理念進一步更新,教育體系完善,特色品牌逐漸凝聚。

探索教育的"融合"體系。2009年11月,學校召開第六屆大學生教學工作會議,提出"大教學理念"理念,将教育人從狹義的課堂教學,向廣義的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理論與實踐、校内資源與校外資源協調教育,倡導以青年學生為主體, 大學教育以大學教育為核心,品質提升為先導,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以社會發展為導向,以資源優化為保障,建構"一體化"教育體系。圍繞"培養誰、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進一步發展"高起點"、"厚"文化遺産、"強"師資、"全"學科、"善"利德舒人的傳統優勢,不斷完善"一體化"教育體系,實作學科建設與專業發展、理論教學與實踐創新的融合。 通識教育和人格培養,招聘和就業。2018年,學校的"基于偉大教學觀的地方綜合性大學融合教育模式實證研究"榮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首創"滴灌"思想和政治教育模式。在"大教學理念"理念的指導下,學校于2009年在"融合"教育體系中率先倡導"滴灌"思想和政治教育模式。"滴灌"是農業領域的一項先進技術,利用管網系統準确地将水輸送到農作物,比傳統的"大水驅"更準确、更細膩、更高效。學校将"滴灌"理念滲透到政治教育工作中,借助多種手段,整合資源,在大學生的生活中在"拉結孕高峰期"給予其"點接觸、電線連接配接、面對面"教育指導、"澆根育人"。進一步完善"三全教育"格局,建設統一上司黨委、黨政團結、部門協調關聯、師生人人參與、以網格化、立體化、全覆寫為特色的"滴灌"思想和政治教育網絡體系。"滴灌"思想和政治教育倡導的"貼近根系,一點進心"的優良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深入學生,點對接,膝以繼,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情感中的思想困惑和心理問題,進而了解人心、人心、 穩重的心,溫暖的心,倡導"持續沉浸,長期工作"的長期教育理念,通過黨組織、課堂教學、網絡媒體、生活園等載體和途徑,推動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走進教材",走進課堂,走進心靈",引導學生堅定信奉馬克思主義, 信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倡導"系統協調、集約高效"的綜合教育理念,利用資訊技術建立大型資料庫,實作師生對接點互動,學校、學院、輔導員、師生、師生線路互聯互通,學生在課堂上、課後, 學習、生活、實踐場景立體連接配接;通過管網系統的協調關聯和多要素協同作用,使學生接受教育循序漸進,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滋養,大大增強了政治教育的親和力、相關性和有效性。2019年,河北大學"澆灌花根,教育人心——'滴灌'思想政治教育十年探索"獲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3 更新"滴灌"管網系統,深入推進"三全教育"

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政權、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高度,學校牢牢把握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統籌規劃,推進分會體系建設,設立"四梁八柱", 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網"滴灌"體系更新換代。

增強頂層設計。2020年7月,學校釋出《關于加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的意見實施方案》,加快理論武裝、學科教學、日常教育、管理服務、安全穩定、團隊建設、評價監督等七個子體系建設, 并将利德舒人融入教育的方方面面和全過程。同時,制定2020-2022年重點任務賬戶工作體系建設,形成分工責任制、層層責任制、人人責任制,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遠近融合,全面推進"戰圖"。

照顧好課堂教學。學校以同樣的方式規劃和推廣"課程思維政治"和"思考政治課程",産生協同效應。2020年11月,《關于深化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創新的實施方案》制定,加強了馬克思主義院校重點院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重點課、思想政治課重點課等建設,優先保障發展規劃。 人才引進、資源配置等;思想政治班全體教師積極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思想、理論和親和力,有針對性。2021年1月,學校釋出《全面深入推進課程思想與政治實施方案》,成立黨委書記上司的課程思想政治工作上司小組,成立學校課程思想與政治研究中心和25個教學機關課程思維與政治研究中心,全面推進課程思維與政治工作, 形成"學院有素質、上門思考、課程特色、人人再教育"的良好氛圍。今年5月,學校的三門課程被準許為首批國家級課程思維示範課程。

實施"五教五項"。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政策,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近兩年來先後印發了《推進勞動教育新時代實施方案》《全面加強和完善體育工作新時代實施方案》《全面加強和完善新時代美育實施方案》, 充分依托百年院校的文化遺産優勢和綜合性高校教育資源優勢,完善上司體系,加大經費力度,推進團隊建設,建立激勵機制,完善評價機制,通過制度、課程、教學、班級和學校文化制度建設,加快德、智、體美教育體系建設和整體教育訓練, 注重實踐成果、知識與實踐的統一,将"五項教育"貫穿于學生各個階段、各個方面,實作德育鑄魂、智力教育、體力、美與教育、勞動與弘揚。

4.再采取措施推進"滴灌"教育 提高教育成效

"滴灌"思想與政治教育基于兩個課堂之間的互動,相輔相成,把握學生的需求,根據教材,通過師生點接觸、線對接、面對面的教育指導,探索精準、綜合、高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貼近學生,走進心靈。改革教學方式,實施"微電影"政治思維課堂教學法,舉辦3次全國思想政治課微電影教學研讨會,26000名學生參與拍攝了4400多部以為主題的微電影,獲得了多項國家級獎項,相關成果入選"全國大學思想政治教師工作室"、"全國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工程"和"國立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工程" 思想政治理論教師教學方法改革與提升方案"。逐點引導,開展師生"讀懂書",為研究所學生開設"馬克思主義經典選讀"選修課,組織大學生組成"經典興趣小組",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共同主辦"男性經典座談會",出版師生讀書系列成果《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思想的力量》 《理想的力量》,在《求實》《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等期刊上發表論文120餘篇。前瞻指導,加強和規範各種思想立場的管理,強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着力建設"紅鋒""導航網"等政治教育網站,積極引導校園輿論,傳播先進文化,"紅鋒"和"導航網"先後榮獲全國高校"十佳政治網站"。

根據人才積極幹預和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學校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等,對學生的思想動态進行科學分析和精準研究,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和服務,被評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先進機關。創新創業教育,建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2個國家級創意空間、4個省級孵化基地、350多個校外創業就業實踐基地,每年送1000多名畢業生到機關實習,形成三級"雙創"孵化加速體系。學校榮獲2016年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2017年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進入前40名,2016年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大學之一,2017年入選全國典型創新創業體驗大學。

潛意識,滋潤心髒。堅持政治上司。結合"不忘初,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豐富"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青年大學習"、"紅色研究會"、黨史講故事組、"樂黨史"等活動載體,引導青年學生了解愛黨史,懂得愛國曆史, 在學習和了解中堅定的理想信念,在奮鬥中綻放青春風。2019年,為加強研究所學生思考政治工作,成立了黨委研究所學生工作部,入選三個黨組織作為"雙創"工作培養創造機關,其中兩個被授予國家黨建标準部和國立大學"百屆畢業生模範黨支部"。加強道德熏陶。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制定《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教師道德作風建設的實施意見》、《教師道德作風評定辦法》等檔案,定期開展"師德标準兵"、"最美河大人"、"三個教育人"先進人才選拔表彰活動, 舉行老教師榮譽和休會儀式,建立新教師宣誓制度,實作教師的精神薪酬。

良性對接,互動相輔相成。借鑒第一課堂制度化、标準化、标準化的特點,建構目标一緻、形式不同的第二課堂管理體系,實作兩門課堂課程的互補性和互信性。建立德育防衛體系,并進入"第二課堂"管理體系,"'融合'道德教育評價改革理念——基于河北大學'德育防衛'課程14年創新實踐"入選2021年校思想政治工作品質項目。加強研究所學生課程建設,按照學科交叉融合的理念,在一級學科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開設研究所學生發展課程(GELS),實作文學、科學、工程、醫學等領域基礎知識的互通、互補和融合。推進科教合作教育人才,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軍事科學院等重點科研機構簽訂聯合教育訓練協定,使研究所學生利用國内知名科研平台,融入團隊,走進學科,走進實驗室,開闊學術視野,激發創新。依托燕趙文化、生命科學和綠色發展兩所大學組,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機制,使畢業生培養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密結合,鼓勵研究所學生在燕趙地寫論文。

集中資源以擴充空間。作為全國"一站式"學生社群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試點高校,學校始終以"一站式"學生社群建設為重要載體,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品質,實作學生社群全覆寫、團隊居住全覆寫、全鍊條教育、服務體系、學生效益。注重生活導向。分區建設高标準的"一站式"社群服務中心,打造心理咨詢、資金管理、學習指導、就業創業服務等綜合性社群,有效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加強您的線上指導。建設學生社群網絡服務平台,配備自動列印終端,覆寫30多家企業,實作從"學生跑腿"到"資料跑腿",從"學生跑來跑去"到"部門合作"的工作模式轉變。促進自我教育。選拔優秀成員進入學生社群,上司學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文明建設,開展社群文化節、"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之星"選拔活動,發揮社群文化教育功能,建立社群種植園,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成立社群管理協會,鼓勵學生承擔社群管理服務, 營造團結友好的"家"文化。

集實踐、知己見、行動于一體。作為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以及全國首批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試點的大學,學校高度重視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校組織323個黨支部、1046團支部線上開展主題黨日、團日活動,開展全校黨幹部包校4.2萬餘名學生,并不斷開展"戰疫組旗飄揚"微組班, 已有5104名學生在自己的社群(村)參加志願服務,總服務時間超過63000小時。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冬奧村志願服務負責人,共培養561名冬奧志願者,預備冬奧會志願者。研究所學生教學小組成立16年來,199名志願者一直在西部傳遞愛與希望,在疫情防控期間,青海分公司逆行上台高原,貴州分校設立雲教室,確定山地學生停課,他們的事迹被多家媒體報道。張家口市張北地震後成立第一所帳篷國小,連續13年派出大壩教學隊,被評為全國社會實踐優秀志願服務隊。每年在近20個省份足迹的近200個社會實踐團隊中,學校多次被評為全國"三農村"社會實踐活動優秀組織機關。

成立百年,正好是奉化正茂;河北大學将站在新的曆史起點,傾聽黨的意見,跟随黨,進一步研究和貫徹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全面貫徹黨在新時期的教育政策,牢記為黨、為國家教育人民的使命,大力發揚學校教育的傳統, 培養更多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發展德勤儉勞動、腦力勞動,為實作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郭健,河北大學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