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儀同門,鬼谷子之徒,蘇秦的坎坷後大起的前半生導語:早年經曆坎坷,郁郁不得志。燕國得志,成功出使趙國,開啟合縱大計。激張儀,勸六國,成功完成合縱。總結:

作者:小竹葉青曆史

世人皆知秦國張儀出使楚國,戲弄楚王,為秦國的勝利奠定了戰略性的基礎。但似乎大家對于蘇秦這個人知之甚少。也許大家都聽說過“連橫合縱”這個成語,也許知道這個成語的主人公之一是張儀,但卻忽略了另一位主人公,也是張儀的同門師兄弟,蘇秦。是他促使着張儀投奔秦國,功成名就,史書留名。今天我們所要了解的這個對象,就是戰國時期的外交家謀略家,縱橫家,蘇秦。人生幾經沉浮,終是棋差一招。也許當他決定要利用張儀的時候,就應該想到自己的下場了。

張儀同門,鬼谷子之徒,蘇秦的坎坷後大起的前半生導語:早年經曆坎坷,郁郁不得志。燕國得志,成功出使趙國,開啟合縱大計。激張儀,勸六國,成功完成合縱。總結:

圖一:蘇秦畫像

首先我們所能夠考據到的蘇秦的出身,便是家中事宜務農為生的。這樣的家庭,在那樣社會大變革的動蕩年代,想必是連安穩度日都是十分艱難的事情了。有關的事迹已經不可考據,有關于蘇秦的出身,我們也就隻知道這麼多。早年間蘇秦到齊國求學,拜在了鬼谷子的門下。與他同在鬼谷子門下學習的,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張儀。

張儀同門,鬼谷子之徒,蘇秦的坎坷後大起的前半生導語:早年經曆坎坷,郁郁不得志。燕國得志,成功出使趙國,開啟合縱大計。激張儀,勸六國,成功完成合縱。總結:

圖二:鬼谷子畫像

在學成之後,蘇秦自然也有着作為縱橫家的志向。特别是在戰國時期,群雄争霸,社會

的大變革時期,各個諸侯國也正是需要變革的時候。是以應運而生的,就是像蘇秦這個樣子的各個學派的學子,前往各個國家遊說國家掌權人用自己學派的治國之策。若是這個國家強大了,也可以使得自己的學派源遠流長,發揚光大。而蘇秦,自然也是抱着這樣的一腔熱血。踏上了外出遊曆的道路。

張儀同門,鬼谷子之徒,蘇秦的坎坷後大起的前半生導語:早年經曆坎坷,郁郁不得志。燕國得志,成功出使趙國,開啟合縱大計。激張儀,勸六國,成功完成合縱。總結:

圖三:戰國時期地圖

奈何他的躊躇滿志,卻換不來一個識得他的伯樂。多年之後,依舊如此,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那段時間窮困潦倒,實在撐不下去之後,隻能選擇回到故鄉。這樣狼狽地歸來,自然家人們對于家族中的這個隻會逞口舌之快卻不事生産的人毫無好感不說,還會常常暗暗譏諷。因為蘇秦,與他們的生活是這樣的格格不入,他們認為蘇秦這個樣子是隻會逞口舌之利,卻舍本逐末。蘇秦聽到這樣的留言之後十分的慚愧,于是閉門不出,觀盡藏書。埋頭苦讀一載多的他在鑽研出合縱連橫之術之後,認為自己終于能夠憑此來遊說當時的帝王,為自己換來榮華富貴之後,再次出山。

張儀同門,鬼谷子之徒,蘇秦的坎坷後大起的前半生導語:早年經曆坎坷,郁郁不得志。燕國得志,成功出使趙國,開啟合縱大計。激張儀,勸六國,成功完成合縱。總結:

圖四:蘇秦刺股讀書

他首先想要遊說的人是身在洛陽的周顯王,然而周顯王身邊的大臣們對于蘇秦的為人十分熟悉,十分的瞧不起蘇秦。是以周顯王對于蘇秦也并不信任,蘇秦覺得在周顯王這邊是沒有什麼突破口之後,便西行前往秦國。他将秦國作為下一個目标,但是當時的秦國也經曆了秦孝公去世這件大事,時局不穩。這個時候他直接遊說秦惠王兼并列國稱帝而治顯然不合時宜。而且當時的秦國還沒有足夠的力量直接兼并,時機的不成熟再加上當時秦國剛剛處死商鞅,秦惠王又比較讨厭說客的情況之下,自然而然,蘇秦的建議也沒有被采納。是以蘇秦便想要到趙國一展宏圖,趙國的國相奉陽君卻不喜歡蘇秦,自然也就不會采納蘇秦的建議了。

張儀同門,鬼谷子之徒,蘇秦的坎坷後大起的前半生導語:早年經曆坎坷,郁郁不得志。燕國得志,成功出使趙國,開啟合縱大計。激張儀,勸六國,成功完成合縱。總結:

圖五:周顯王畫像

蘇秦的前期,可以說是在處處碰壁的情況之下度過的。他所想要效忠的幾個國家,都對于他的計策不感冒,而他想要榮華富貴的志向自然也就遙遙無期了。但是當時有許多像蘇秦一樣的人,他們滿懷熱血,想要踐行自己的思想,但大多都沒有被采納。學派這麼多,但是帝王的要求則十分的簡單,要加強自己的權力,人們的訴求也很簡單,要讓自己過上更好更加安穩的生活。是以這樣那樣的各種阻礙之下,有太多的思想學派的思想沒有被踐行。

在燕文公二十八年的時候,蘇秦輾轉來到了燕國。在等待了一年之後才見到了燕文侯。而蘇秦也十分懂得抓住機會,他遊說燕文侯首先就從地理位置的情況開始進行分析,指出了燕國與趙國相依的形勢,随後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燕國的戰略的失敗之處,燕國一味的防備着遠在千裡之外的秦國,卻沒有對這樣相近的趙國設防,屬實不太對。最後建議燕文侯可以合縱趙國,結為一體。

張儀同門,鬼谷子之徒,蘇秦的坎坷後大起的前半生導語:早年經曆坎坷,郁郁不得志。燕國得志,成功出使趙國,開啟合縱大計。激張儀,勸六國,成功完成合縱。總結:

圖六:燕文公畫像

燕文侯在聽罷蘇秦的建議之後覺得十分有理,便允諾了蘇秦,如果他可以成功使用合縱的計策維持燕國的穩定,那麼他願意舉國家之力來報答蘇秦。之後他便資助蘇秦金帛車馬,前往趙國進行遊說。蘇秦想要榮華富貴的夢想,終于開始見到了一些苗頭。

這是蘇秦第二次來到趙國,之前十分不喜歡他的奉陽君已經去世,遊說趙肅侯的阻力變得更加小了一些。他為趙肅侯詳細地分析了現如今的局勢,并且還分析了趙國與其他諸侯國之間的關系,同時也指出了趙國對于韓魏兩個國家的戰略相依的局面,進而開始闡明自己想要讓韓趙魏楚燕齊六個國家一起聯合起來共同抗擊秦國的政策。而且六個國家可以共同組成一個聯盟,這樣一來,秦國自然就不敢再進犯函谷關,趙國的大業也就可圖了。

張儀同門,鬼谷子之徒,蘇秦的坎坷後大起的前半生導語:早年經曆坎坷,郁郁不得志。燕國得志,成功出使趙國,開啟合縱大計。激張儀,勸六國,成功完成合縱。總結:

圖七:趙肅侯畫像

趙肅侯成功地被蘇秦遊說,采納了他的建議,也資助他前往各個諸侯國家進行遊說,讓各個諸侯國家加盟進來,共同完成這個大計。蘇秦的謀劃正一步一步地向前邁進着,他的合縱的計劃,也已經成功開啟。

蘇秦在成功遊說了趙肅王之後就正式開啟了他的合縱大計。但是在蘇秦還在趙國的時候,秦國就已經攻打了魏國,為了防止秦國在合縱聯盟還沒有成立之前就直接攻打到趙國,将聯盟扼殺在搖籃之中,蘇秦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拖延住秦國進攻的步伐。而他所看中的那一個妻子,就是曾經他的同窗,張儀。他使計故意羞辱張儀一番,刺激張儀之後,又派人悄悄去勸說張儀前往秦國來與他對抗,并偷偷護送他到了秦國,幫助張儀見到秦惠王。當張儀成功進入秦國的政治決策集團之後,蘇秦才将自己之前的全部所作所為告知了張儀,并稱這所有的一切是為了讓他今後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張儀在聽說這話之後十分感動,直接許諾了蘇秦在他當權趙國的時候是不會攻打趙國的。

張儀同門,鬼谷子之徒,蘇秦的坎坷後大起的前半生導語:早年經曆坎坷,郁郁不得志。燕國得志,成功出使趙國,開啟合縱大計。激張儀,勸六國,成功完成合縱。總結:

圖八:張儀畫像

就這樣,蘇秦成功解決了合縱的後顧之憂之後,就依次前往南韓,魏國,齊國以及楚國四個國家進行勸說。他揣度人心,又謀劃得當,還為各個諸侯國的君主謀劃了一張宏偉的政治藍圖,最終成功勸說了四個國家的君主加入合縱聯盟。遊說完各個諸侯國之後,六個國家之間直接達成了合縱聯盟。團結一緻,蘇秦這個時候聲勢也就水漲船高,同時佩戴了六個諸侯國家的相印,擔任六國國相,十分風光。這便是蘇秦的前半生的大落大起之勢。

蘇秦出身不算是很好,是從鬼谷子學成之後也沒有辦法成功得到榮華富貴。直至後來他成功鑽研出連橫合縱之術,又經曆了四處的碰壁與漫長的等待,才得到了成功的機會,随後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以及對于形勢與人心的準确揣度,成功功成名就,這也就是他前半生的一起一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