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太祖真的親手殺死宮女、打掉大臣門牙?

作者:千度花謝花飛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之君,于公元960年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做皇帝後,有一段時間裡迷上了一個小宮女,以至于經常耽誤上朝時間,大臣們意見紛紛,紛紛進谏。後來太祖覺悟了,便趁宮女熟睡時把她刺死了。

這個故事流傳很廣,出處是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智囊》。在一個表現宋仁宗時期名相韓琦的遠見卓識的故事中涉及了宋太祖殺宮女的事情,原文如下(現代文翻譯随後):

石守道編《三朝聖政錄》,将上。一日求質于琦,琦指數事:其一,太祖惑一宮鬟,視朝晏。群臣有言,太祖悟,伺其酣寝,刺殺之。琦曰:“此豈可為萬世法?已溺之,乃惡其溺而殺。彼何罪?使其複有嬖,将不勝其殺矣。”遂去此等數事。守道服其精識。

【石守道(石介,字守道)編撰了《三朝聖政錄》,将要呈獻給皇帝。有一天他來向韓琦征求意見,韓琦指出其中幾件事,其中有一件是:太祖沉迷一個宮女,延誤上朝時間。群臣有意見。後來太祖覺悟了,便趁宮女熟睡時把她殺了。

韓琦說:“這種事怎麼可以作為萬世效法的典範呢?已經沉迷于她,卻又因為厭惡自己沉迷而殺了她。她有什麼罪?假如以後又有寵幸的人,那将殺不完了。”

于是删去這幾件事。石守道十分佩服韓琦的遠見卓識。】

這件事的真實性很值得懷疑。首先看看這個《三朝聖政錄》是本什麼書。最後我們再分析宋太祖殺宮女的不合理性。

宋太祖真的親手殺死宮女、打掉大臣門牙?

宋太祖畫像

《三朝聖政錄》成書于宋朝仁宗時期,作者石介(1005-1045年),今山東省泰安徂徕人,被後人稱作徂徕先生,北宋學者、思想家,青年時期曾師學于名相範仲淹。曾入朝為官,任嘉州判官等職。《三朝聖政錄》就是石介任嘉州判官時所著,時年33歲。石介的主要成就在于思想和教育方面,而不是修史。

“聖”有兩種解釋,一是對帝王的尊稱,即“聖上”的意思;二是“聖明”的意思。“政”就是政治、政事。“三朝”是宋太祖、太宗、真宗三代帝王。三朝聖政錄,顧名思義,就是記錄這三代帝王的政事的意思。其書主旨一方面是記載宋三朝帝王的“太平之業”,為他們歌功頌德;另一方面是“開助後聖”,為以後的帝王做借鑒。從著書的目的來看,這裡的“聖政”,解釋為“聖明的政治”比較準确。

由于《三朝聖政錄》絕大部分内容已經散失,其主要内容已無從考證,隻能通過其它方式擷取其一鱗半爪,例如與之有關的曆史人物的逸聞轶事。上述的宋太祖殺宮女的故事就見于韓琦的逸事。

另外,《三朝聖政錄》還記錄了一個流傳更廣的故事,也是關于宋太祖趙匡胤的,說的是一個官員因谏宋太祖用彈弓打鳥被打掉門牙的故事。内容如下(現代文翻譯随後):

太祖一日後苑挾弓彈雀。有臣僚叩殿,稱有急事請見。上亟出見之,及聞所奏,乃常事耳。太祖曰:“此事何急?”對曰:“亦急于彈雀。”上怒,以钺柄撞其口,兩齒墜焉。回徐伏地取落齒,置懷中。上怒甚,曰:“汝将此齒去訟我也?”對曰:“臣豈敢訟陛下,自有史官書之。”上怒解,賜金帛慰勞而去。

【太祖有一天在後花園裡用彈弓打鳥雀。有一個官員叩見,說有急事上奏。皇上急忙出去見他,等聽完他奏的内容,不過是平常事而已。太祖說:“這事急什麼?”他說:“也比打鳥雀急。”太祖大怒,拿斧頭搖桿撞他的嘴,掉了兩顆牙。官員回頭慢慢地撿起牙齒,放在懷裡。太祖大怒,說:“你要拿着牙齒去告我嗎?”官員回答說:“臣怎麼敢告皇上,自然會有史官記下來。”皇上聽了以後,氣消了,賜金帛慰勞并讓他告退了。】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同樣值得懷疑。首先,這個故事光版本就有好幾個,筆者找到四個。各個版本按時間順序如下(各個版本内容大體相同,故不再翻譯):

一、宋仁宗朝石介的《三朝聖政錄》版,内容上文已述。

二、宋神宗朝司馬光的筆記《涑水記聞》版,内容如下:

太祖嘗彈雀于後園,有群臣稱有急事請見,太祖亟見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對曰:“臣以尚急于彈雀。”上愈怒,舉柱斧柄撞其口,堕兩齒,其人徐俯拾齒置懷中。上罵曰:“汝懷齒欲訟我邪?”對曰:“臣不能訟陛下,自當有史官書之。”上說,賜金帛慰勞之。

《涑水記聞》是司馬光記錄的從宋太祖到宋神宗朝的逸聞轶事,其内容都是聽别人所講述的,是以叫“記聞”。

宋太祖真的親手殺死宮女、打掉大臣門牙?

宋代大史學家司馬光

三、明代成化年間陳道、黃仲昭修纂的《八閩通志》,内容如下:

張霭字伯雲。崇安人。初仕周為靳州刺史,建隆中除侍禦史。太祖方彈雀後苑,霭亟請入奏事。及見所奏乃常事,太祖怒,霭曰:“臣以為尚急于彈雀。”太祖色愈厲,引斧柄撞其口,墜兩齒,霭徐拾之。太祖曰:“欲訟朕耶? ”霭曰:“ 臣不能訟陛下,自有史官書之耳。”出為河中府判官。太宗立,召還,官至左司員外郎。

前兩個版本對于那個奏事的官員是誰,沒有指明。但是這個版本明确的指出是張霭。張霭是現在的福建武夷山市人,《八閩通志》正是福建省的通志。張霭開始做官是在五代末期的後周時期,為靳州刺史。這個版本裡的“太祖”不知是指後周的開國之君“周太祖”郭威,還是“宋太祖”趙匡胤。這個版本還指出發生這件事之後被太祖外放做了判官,直到太宗朝才被召回京。

張霭在《宋史》中無傳,但由于是福建人,是以在《八閩通志》中有提及,雖然這個版本記載的時間較晚,但其生平經曆較詳細。這個版本的可信度應該比前兩個高。

四、是明末清初張岱所著的《夜航船》版,收錄在《選舉部·谏官》類目中,題目叫“拾齒”。

《夜航船》是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張岱所著的百科類著作。該書記錄了從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從政治人事到典章制度等學科知識。原文如下:

宋張霭,太祖方彈雀後苑,霭亟請入奏事。及見所奏乃常事耳,上怒,霭曰:“竊謂急于彈雀。”上以斧柄撞其齒,齒堕,徐拾之。上曰:“欲訟朕耶?”霭曰:“臣何敢訟陛下?但有史官在耳。”

這個版本也明确指出奏事人是張霭,但由于《夜航船》的成書晚于《八閩通志》,不知是從《八閩通志》中借用還是由另外的史料獲得。

總覽這四個版本,故事内容大體相同,隻是叙述有些許差别。主要差別在于奏事的官員,有的無名無姓,有的指明是張霭。可以推測,這個故事不是出自一條具體的曆史記載的史料,至少不是當時記錄的,否則不會連當事人的名字都不記載。這個故事應該隻是一則口頭傳聞,到底是否确有其事,或者故事中的太祖到底是不是宋太祖趙匡胤也有疑點。

再者,就算這個故事裡的太祖就是宋太祖,但這個故事所表現出來的宋太祖,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任性使氣、脾氣暴躁甚至暴虐的皇帝的形象。太祖打掉官員的門牙後,當聽到官員說有史官記錄自己這種不光彩的行為的時候,馬上用金子賞賜這個官員,與其說是賞賜,不如說是賄賂,防止這個官員說出去。即使宋太祖以後改掉了玩物喪志的惡習,記錄這件事也隻能損壞皇帝的形象。這和所謂的“聖明的政治”有什麼關系呢?難道宋太祖一生的文治武功,沒有比這更有價值的事迹可記嗎?

是以,這則故事極有可能是有人杜撰或者張冠李戴安在了宋太祖的頭上。

再分析宋太祖殺宮女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出處就更少了,筆者隻找到馮夢龍《智囊》中的記載。并且這個記載也是引自石介的《三朝聖政錄》,但沒有證據證明《三朝聖政錄》上曾記載此事,是個沒有标明“生産廠家”的二手貨,真實性更值得懷疑。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的宋太祖是個好殺的皇帝,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在司馬光的筆記《涑水記聞》裡有這麼一條史料:

太祖初即位,頗好畋獵,嘗因獵墜馬,怒,自拔佩刀刺馬殺之。既而歎曰:“我耽于逸樂,乘危走險,自取颠越,馬何罪焉?”自是遂不複獵。

【宋太祖剛即位時,非常喜歡打獵,有一次騎馬打獵從馬上掉下來了,非常生氣,就拔下佩刀把馬殺了。随即又歎息道:“我自己沉溺遊樂,騎有危險的馬,走有危險的路,自己墜馬,馬有什麼罪過呢?”從此再也不打獵了。】

宋太祖真的親手殺死宮女、打掉大臣門牙?

嬌小可愛的宮女形象

對一個皇帝來說,這隻是一件平常小事,但是司馬光卻把它記錄下來。目的是說明宋太祖是一個非常自律并且具有反思意識和恻隐之心的皇帝。雖然在盛怒之下還是把馬殺了,但是事後也非常後悔,并且終身也沒有再打獵,也不是容易做到的。試想,宋太祖連殺一匹馬都感到後悔,何況是殺一個活生生的人呢?并且正如韓琦所說,如果以後還有寵幸的人,怎麼能殺得完呢?這個道理難道宋太祖想不到嗎?

《涑水記聞》還記載:

太祖時,宮人不滿三百人,猶以為多,因久雨不止,故又出其數十人。

【太祖時,宮女和嫔妃不到三百人,太祖還嫌多,又因為持續不斷地下雨,又放幾十個出宮。(希望這種善舉能感動上天,停止下雨,以防發生澇災)】

從這點可以看出,宋太祖是一個沉溺于女色的皇帝嗎?太祖宮中的宮女、嫔妃和那些上千,甚至上萬的皇帝來說還像一個皇帝嗎?還需要大臣進谏嗎?

對這件事按照常理來分析,也不可信。

即使宋太祖悔悟了,不想像桀纣一樣因被妹喜、妲己所迷而亡國,把宮女逐出宮外就可以了,何必要殺掉,背負一個兇殘之君的罪名呢?

即便要殺掉,身為一個皇帝殺一個宮女還需要自己動手嗎?對曾經和自己同床共枕過的人,就那麼忍心自己動手嗎?雖然一個宮女對于一個皇帝來說無異于草芥,但是這種行為,大概也隻有慘無人道的暴戾之人才能做得出來。

結語:從公元960年宋朝開國,趙匡胤黃袍加身當皇帝到仁宗朝《三朝聖政錄》編纂時間公元1038年,已經過了近80年。流傳的很多曆史故事的真實性都是不能确定的,80年的流傳中難免會出現以訛傳訛的現象,曆史學者杜撰的現象也很常見。我們要尊重曆史人物,不能因為曆史人物不能争辯,就不假思索的就認為它是真的,并且引用、渲染、傳播。

故事可以漫寫,曆史不容杜撰。

參考資料:《宋史》、《智囊》、《三朝聖政錄》、《涑水記聞》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