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遇見世遺|黃榦:朱熹理學第一傳人

作者:海峽網

黃榦:朱熹理學第一傳人

鄭黎明

黃榦(1152 ~ 1221),字直卿,号勉齋,長樂青山人。少師從朱熹,後成為其女婿,并被朱熹視為道統繼承人。曆知新淦縣、漢陽軍、安慶府等,多有善政。以大理丞轉承議郎終仕。卒谥文肅,贈朝奉郞。嘗講學白鹿洞書院,生徒廣衆。提舉湖南學政時,奏請朝廷,以公帑易茶陵田350 畝為石鼓書院學田,給養諸生。一生著述頗豐,可考的專著有《五經講義》《四書紀聞》《誨鑒衙》《朱子行狀》等。明萬曆中(1587 ~ 1598),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朱熹、張栻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為往聖繼絕學”的使命意識,使得黃榦以傳承理學作為己任,文章、道德、氣節成為他追求的人生目标。他矢志不渝傳承流布朱熹思想,使蘊含其中的求理、求實、憂患、力行、道德、開放等充滿生命智慧的學術精神,根深蒂固地嵌入民族文化的傳統之中。

候師三月

淳熙二年(1175)冬,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村,大雪。

23 歲的黃榦已經在這裡的客棧盤桓數日了。他要等待的人就是當時已名聞遐迩的大儒朱熹,可這位先生神龍見首不見尾,始終不見蹤影。黃榦決定一直等下去,直至見到他。

幾個月前,他跟着為官的二哥至吉州(今江西吉安),向廬陵名士劉清之求學。劉清之一見黃榦,認為他是對道學悟性很強的非常之人,怕誤人子弟,極力建議他回福建向自己的老師朱熹求學,并修推薦書一封帶給朱熹。

黃榦一路跋涉,迎風戴雪,滿面塵霜,來到朱熹在五夫村的住處,可朱熹剛回婺源祭掃祖墓,不知何時歸來。為了等待朱熹,住在客棧的黃榦,晚上睡覺連衣服都不敢脫,就等随時被朱熹召見。這樣的日子一等就是三個月,到了第二年春天,春暖花開了,朱熹才施施然歸來。

當年,也是這樣的鵝毛大雪天,兩個福建同鄉楊時和遊酢去向程頤求教。湊巧趕上程頤在屋中打盹,于是兩人隻好靜立門口,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

朱熹對他的祖師們的勵志故事當然了如指掌。看到這個年輕人,居然虔誠地在這裡等候三個月,頗為贊許。

志向遠大的黃榦十分珍惜在朱熹門下求學的機會,不浪費一分一秒讀書和做學問。《宋史·黃榦傳》記載:“榦自見熹,夜不設榻不解帶,少倦則微坐,一倚或至達曙。”朱熹對這位高徒甚為器重。朱熹在寫給劉公度的信中說:“直卿志堅思苦,與之處甚有益。”為了開闊黃榦的眼界,朱熹還叫他到呂祖謙那裡請教,又叫他讀張栻寫的書,對當時鼎足而立的朱、呂、張三家的學術觀點進行比較。

淳熙六年(1179),長兄黃杲卒,黃榦回福州治喪。第二年依舊未歸,這使得朱熹十分沮喪,他在回複黃榦的信中感歎道:“吾道益孤,朋友難得……所望于賢者不輕。”自己“老病無聊,益厭俯仰,但思歸卧山林與如直卿者一二人相與講論,以終素業”。這表明朱熹與黃榦之間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僅僅是師生的關系,已經上升到知己至交了。

後來黃榦回憶他當初師從朱熹的情景時說: “榦丙申之春,師門始登,誨語淳淳,情猶父兄。春山朝榮,秋堂夜清,或執經于坐隅,或散策于林垌,或談笑布舂容,或切至而叮咛。”師生情深,溢于言表。

許多人認為黃榦“候師三月”的故事,比起“程門立雪”來,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有聯贊道:

伊川府前立雪一尺,世皆尊程氏高弟稱遊楊載道南矣;

紫陽戶外候師三月,吾獨贊朱子門人号顔曾續統北焉。

蔥湯麥飯兩相宜

淳熙九年(1182),黃榦31 歲,在朱熹門下已有八年之久了。這個大齡青年,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在他看來,“學問無窮,不可以輕儇浮淺得也”。朱熹每“語之以道德性命之旨,言下領悟”。黃榦這種安貧樂道、清心寡欲的品行和意純志堅、刻苦求知的決心最終打動了朱熹,他欣然将自己最憐愛的四女朱兌嫁給了黃榦。

當時的朱熹聲名顯赫,“公卿名家莫不攀慕,争欲以子弟求婚”,而他偏偏看中無甚背景、家境清貧的黃榦,正是看中黃榦一心向道、志堅思苦、勵志為儒的才智。選擇黃榦為婿,實際上是選擇學術和事業的繼承人。

兩年後,黃榦有了第一個兒子黃辂。為了追求更高的道學理想,身為人父的黃榦難以顧及生計,生活日漸拮據,卻依然不改其志。好友梅羽曾到他家中拜訪,見其“家徒四壁,日特蔬食以對”,但“賓客端坐,講論至達旦不寐”。

有一年盛夏,朱熹前來看望黃榦一家。女兒想好好款待老父親,但因家境貧困,實在端不出什麼像樣的菜肴。無奈之下,女兒隻好跑到屋後的菜園裡摘了幾根香蔥做成清湯,然後又煮了一鍋麥飯。

朱兌從廚房端出蔥湯麥飯時,面有難色、神情尴尬。深知女兒家裡窘境的朱熹絲毫沒有責怪,反而安慰道:“儉樸度日,是我們家的好家風。這樣的飯菜已經不錯了,吃起來不僅噴香可口,足以飽食,而且還能滋補身體,我有什麼不高興的呢?”

臨别之際,朱熹飽蘸濃墨,揮筆寫下一首詩: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補脾。莫道此中滋味少,前村還有未炊時。

嶽父的這首題詩,黃榦恭恭敬敬地貼在壁間,當作座右銘以及家訓。黃榦還在牆壁邊上自題詩曰:“愚夫飽欲死,志士常苦饑。但能守箪瓢,何事不可為。”足見其安貧樂道之風。

道付滄州繼絕學

南宋嘉定十年(1217),黃榦知安慶。金人在安徽北部的光州一帶連連起事,安慶軍的首府在潛山,距光州不遠,而且又無屏障,極易被攻陷。遷城之事,迫在眉睫。

黃榦一邊以“金人破光州”為由請示朝廷遷城,一邊帶文武官員趕到長江邊考察新城位址。整個築城過程,動員了官兵百姓近萬人,耗時250 餘天,最辛苦的就是知府黃榦。安慶城建成後兩年,金兵破周邊的黃州沙窩諸關,淮東、西皆震,而唯獨安慶安然無恙。繼而夏季江水泛濫,洪澇一個多月,安慶城仍屹然無虞。

黃榦選擇安慶造城,他的智慧和實幹開創了這個城市的曆史,使之有了“萬裡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美譽及“八省通津”的美稱,後來還一度成為安徽的首府。如今,這個黃梅戲之鄉,以一出常演不衰的經典黃梅戲《知府黃榦》,來永恒懷念這個愛民盡職的地方官。

黃榦在仕途順暢、名聲日長之時,選擇急流勇退,辭官歸居。田園将蕪,胡不歸?他的更大的使命還未完成,他始終忘不了朱子的臨終囑托。當年,朱熹在彌留之際,把自己的制服及所寫的書都托付給黃榦,并手書訣别語說:“吾道之托在此,吾無憾矣。”

回歸故裡後,黃榦責無旁貸擔當起“領袖朱門”的責任,學生日益增加,巴蜀、江浙、荊湖之士都紛紛前來求學。編輯禮儀,著寫書籍,與弟子們講論經典,論說理義,勤勉不倦,朝夕往來,質疑問難,請求教益,像朱熹講學的時候一樣。

公元1220 年,在朱子去世的20年後,黃榦幾經反複修改的《朱文公行狀》終于定稿,了卻了他的最大的心願。次年三月,黃榦溘然離去,他已經沒有遺憾了。當時,為之送行的“門人弟子執绋者二百餘人,皆衰绖菅履,引柩三十餘裡至山間”。

後世人評論朱熹門人弟子聰明卓越固不少,然求其始終不渝、老而彌笃者,唯黃榦也。範壽康在《中國哲學史通論》中,稱黃榦“是一個有骨有肉的學者”。

作為朱熹的門人、女婿,黃榦從學朱熹前後達25 年之久,随侍左右,在朱熹理學思想體系的建構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朱熹逝世後,為朱子學的普及和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黃榦把“傳承道統”看成是朱熹的最大成就,給朱熹以“紹道統,立人極,為萬世宗師” 的高度評價,進而确立了朱熹“道統”的地位。

經過黃榦的發幽闡微,朱子學最終沖破“僞學”的禁锢,成為南宋之後的正統思想。從此,朱熹對于儒學的解析被認為是儒學的正宗解釋,在此後的元、明、清三代,它占據了不可動搖的統治地位。至元代,金履祥在《濂洛風雅》中尊周敦頤為理學開山祖師,以周敦頤——二程—— 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黃榦—— 何基——王柏為理學傳承的正統世系。

明末清初,由黃榦整理編輯的朱子著作,還經傳教士漂洋過海,得以在歐洲廣為流傳,影響深遠。

公元1700 年左右,一位叫作白晉的法國傳教士,送給他的德國朋友萊布尼茨一件禮物。這是一本朱熹的著作《周易本義》,裡面的數張 “易圖”,引起了這位綽号lovenix,即什麼也不信的人的濃厚興趣。萊布尼茨在伏羲八卦圖裡,左思右想,最終悟出了二進制數之真谛。欽佩激動之餘, 萊布尼茨寫信給當時的中國皇帝康熙, 他稱贊康熙尊崇儒學,導倡程朱,是最具有理性的皇帝,要求加入中國籍。

在萊布尼茨看來,中國宋儒思想的“理” 與基督教的“上帝”簡直就是同一個概念,這個“理”超越了智慧,是一種超智慧。他也正是從中國理學家的智慧中,受到啟發,系統地提出了二進制的運算法則,為計算機的現代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萊布尼茨的傳入,通過孟德斯鸠、伏爾泰、狄德羅等先賢的啟蒙,朱子理學思想被有機地融入現代文明中,煥發出生機和活力。黃榦傳揚朱子理學,功不可沒。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理學之樹常青,曆史給予黃榦——朱子理學第一傳人的褒獎,他是當之無愧的。

(摘自《閩都文化》2017年第一期)

來源:海峽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