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中心中的軟體定義存儲:新選擇 新挑戰

軟體定義存儲給資料中心管理提供了新的選擇,但它們并不一定能解決營運者面臨的挑戰,特别是硬體限制與預算周期的問題。

軟體定義存儲還沒有一個普遍的定義;供應商通常堅持以自己的産品來塑造定義。但是專家們一緻認為軟體定義存儲更強調與存儲相關的服務,利用程式設計與政策自動化資料中心管理,而不是存儲硬體。這項技術的優勢範圍囊括了靈活性和成本,但也不是沒有挑戰——因為這是項新技術。

利用軟體定義存儲(sds),it團隊可以通過軟體與api提供與管理存儲,這比手動進行變更操作的方式更靈活。但對變更十分緩慢與稀少的企業來說,這項技術并不會增加更多價值。例如,金融與政府機構往往相對靜态并控制嚴格。當一項變更準許需要三個星期時,sds産品所能提供的秒級變更就失去了價值。

sds産品可能受硬體限制影響

許多人認為sds的最大價值是其軟體定義特性。然而,軟體必須運作在硬體上,而硬體限制可能成為sds的限制。例如,大多數sds産品使用多核cpu的x86伺服器。為最大化性能,sds産品必須能夠有效的支援多線程——一個本來就很難的規劃問題。當功能被綁定到單一核心時,性能可能被限制。更快的cpu核心業務可能緩解問題,但cpu的時脈速度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提升了。為了獲得高吞吐率,cpu通過萬兆以太網全速傳輸資料到非易失性閃存裝置,需要經過大量的精心調試。這些裝置都是昂貴的,也包含在sds産品的最終成本内。

sds的一種類型中,商業x86伺服器叢集使用輕量級軟體來提供共享存儲陣列。伺服器一起提供足夠的容量與性能,作為一種緩解方案,通常會使用一組虛拟機。有時候,存儲伺服器是運作在虛拟機管理程式上的結點——這也被稱為超級融合基礎設施模型(hci)。

面臨的挑戰之一是,這些向外擴充存儲系統被設計為承載向外擴充的工作負載。10個存儲節點的叢集通常服務擁有30個虛拟機管理程式結點的叢集。事實上,叢集裡劃分了10個小型的資源池,每個資源池平均承載其中3個管理程式結點。這樣的向外擴充sds産品無法為單個、高要求的工作負載提供最頂級性能。單個實體資料庫伺服器可能需要超過單個結點所能提供的性能。向外擴充的存儲系統很難将其所有結點彙總為單個性能資源池,來服務單個工作負載。

sds産品面臨的預算挑戰

向外擴充存儲系,包括hci,面臨的另外一項挑戰就是,若隻是小規模增量購買,能實作價值最大化。許多向外擴充存儲廠商會建議隻購買今年所需要的存儲容量和性能。随着需求的增長,他們将賣給你更多的一些結點。這樣準時交貨意味着你從所花的錢裡直接獲得最大價值。在你購買新結點時,新型号的cpu或更快的固态硬碟可能會變得可用。成本效益提高了,是以下次購買時将獲得更好的價值。

然而,大部分it預算周期基于每隔幾年的大規模更換政策,而不是将增量分散在未來的幾年中。組織最終将不得不一口氣買下未來五年所需的向外擴充sds,進而降低花費的每美元價值,并降低了向外擴充存儲與傳統單片陣列擴充存儲相比的經濟性。

由于sds是近期的新現象,sds産品都是最近開發或螺旋連接配接到現有的産品上。記住新開發的産品并不一定具備成熟産品的一些功能,比如良好的操作流程,穩定功能集和可靠性。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