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MD為啥老虧損?兩年來一次性損失高達11億美元

nvidia今天釋出的q3财報營收、盈利雙雙暴漲,nvidia股東、股票持有人有得笑了。與之相比的是,nvidia老對手amd上個季度巨虧4.06億美元,雖然主要原因是有3.4億美元的晶圓協定支出,但amd多年來大都在虧損,這不僅是因為處理器、顯示卡業務表現不力,也跟amd公司一次性支出的費用太多有關,從2014年到現在amd因為重組、債務、資産減記等因素導緻的一次性損失高達11億美元。

常看财報新聞的讀者應該注意到我們常提美國公司使用的gaap通用會計準則及non-gaap非通用會計準則,前者會計入上市公司所有收入或者支出,虧損還是盈利主要看gaap規則,而非gaap則會刨除一些與營運無關的費用,更多地反應企業主業務的營運情況。

在上個季度财報中,amd按gaap規則虧損了4.06億美元,主要原因是有3.4億美元的was晶圓供貨協定支出,不過按照非gaap規則,amd上季度還獲得了2700萬美元的利潤,是以amd的營運情況還不錯,而影響amd盈利的因素不光是主營業務表現,還有一些一次性費用損失,比如重組了要補貼被裁員工,欠債了還要還錢還利息,庫存多了也會有資産減記。

amd這幾年到底是以損失了多少錢呢?還真有人給他們算了,madison網站統計了2014年到今年q3季度期間amd因為各種一次性損失而虧損的金額,合計約有11億美元,具體如下:

從2014年到今年q3季度中amd一次性損失的費用

AMD為啥老虧損?兩年來一次性損失高達11億美元

在總數15次的一次性損失中,

重組費用(restructuring)有6次,算了下是以支出2.2億美元。

債務償還損失(loss on debt redemption)有3次,合計1.3億美元。

庫存減記(inventory writedown)也有2次,損失了1.23億美元。

員工薪酬調整(workforce rebalancing)有1次,支出費用是1400萬美元。

信譽減記(goodwill impairment)有1次,損失2.33億美元

制程轉換損失(technology node transition)是3300萬美元,原因是當初amd取消了20nm工藝處理器,白折騰了。

這兩年中最大一次性支出是上季度的wsa晶圓供貨協定,總計3.4億美元。

這次的3.4億美元晶圓協定實際上還是好的了,2012年那一次晶圓供貨協定讓amd“虧”了7億美元,因為globalfoundries推遲了amd 28nm apu的獨占協定,這次的晶圓供貨協定中amd已經學聰明了,直接表示amd還有權選擇其他晶圓代工廠——話說回來,amd雖然跟gf關系很親密,但gf不太靠譜的工藝也讓amd多次受傷了。

就算不考慮wsa供貨協定到底是不是“虧”,amd的一次性損失費用也太多了點,2年來重組費用就花了不少,債務損失、庫存減計也是個問題,雖然每次損失的額度都不算太大,但這也多多少少影響了amd的财務狀況。

往好的方面來看,amd在2017年可能迎來轉機,孱弱多年的處理器業務因為zen處理器或許能有新機會,在高性能桌面、伺服器市場至少有了轉機(zen性能掀翻intel高端産品的可能性不大了),顯示卡方面也會有高端的vega新品問世,還會使用hbm 2顯存。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