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完善我國光伏融資市場?

光伏産業是半導體技術與新能源需求融合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也是目前國際能源競争的重要領域。2016年對于光伏産業來說是值得期待的一年。但在一片向好的聲音中,光伏産業融資難,光伏企業資金鍊緊張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在新時期光伏産業逐漸騰飛之中,光伏融資困局可謂是如鲠在喉,制約着整個光伏市場不能快速擴張。那麼中國光伏産業應該如何應對融資困境呢?

作為資本密集型産業,我國光伏産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本的支援。随着光伏産業的發展對資本的需求量不斷的增大。在發展初期,對資金的需要主要用于企業購買技術和裝置從事光伏産品的生産、經營和銷售。

我國光伏産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以後,對資金的需求量更大,主要因為國外市場對我國光伏産品的需求增加,加快擴大我國光伏産業規模,無疑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援。但是快速發展帶來的無序競争,使我國光伏産品産能過剩,光伏産品的價格急劇下降,最終遭遇“雙反”調查,嚴重打擊了我國太陽能光伏産業市場,使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國内光伏企業大量倒閉,企業隻有通過調整發展戰略才能從“雙反”的陰影中走出來,此時,對資金的需求更進一步加大。綜上,我國光伏産業從發展初期、快速發展期到瓶頸期對資金的需求是逐漸遞增的。

但是目前我國光伏企業融資難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2014年我國制定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新增規模目标是800萬千瓦,而2013年底我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隻有80萬千瓦,2014年國家對光伏産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新增目标比2013年增長了10倍,如此多的新增裝機目标必然需要吸收更多的資金支援,但是與之配套的融資政策并不完善,融資難問題仍然是制約光伏産業可持續發展的障礙。

除了融資難,我國光伏産業融資還面臨另一個問題,即融資管道單一。我國金融市場還很不完善,現在主要是以銀行為主、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為輔的金融體系,不完善的金融體系嚴重影響了我國光伏産業的融資結構。

那麼如何完善我國光伏融資市場?

一、發展債券市場

我國光伏産業在債券市場上的融資能力還有待加強,債券融資規模小、融資期限短、融資産品單一。通過創新債券融資産品,大力加強對有競争力的光伏企業在債券市場上的融資能力,對于融資規模大的光伏項目,比如光伏電站,由于未來收益穩定、國家政策利好,可以通過債券融資的方式融通資金;對于中小光伏企業,單獨發行債券能力不夠,可以聯合多家中小光伏企業發行集合債券,這樣發債成功的可能性變大,可以有效解決中小光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對于剛成立并具有創新力的光伏企業,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采用高收益債券獲得啟動資金。

二、擴大股權融資力度

受市場低迷的影響很多光伏企業已不具備再融資的條件,但是有較大競争力的大型光伏企業可以采用定向募集的方式獲得資金,對于從事光伏産業鍊上遊生産的企業,由于具有發展潛力,可以采用在公開市場上發行的方式籌集資金;對于在中小闆上市的光伏企業,應該優先安排再融資、股權激勵等政策;大力發展創業闆市場,讓真正有競争力的光伏企業在創業闆市場上尋找融資機會。

三、适當選擇國際資本

國際資本進入我國光伏産業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增加資本可以促進我國光伏産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外資通過收購享受補貼,不利于補貼政策的開展。是以對于國際資本的進入争議比較大,我國光伏産業在增加國際資本量的同時應兼顧效率,應合理選擇國際資本進入的方式,充分發輝國際資本進入帶來的技術溢出效應。國際資本的引進往往也會伴随其他生産要素的轉移,最重要的是技術的引進,我國光伏産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有限,通過引進資本帶入技術的方式可以極大促進光伏産業的發展。

四、創新融資模式

創新融資模式有助于我國光伏産業的發展。目前光伏行業對光伏電站等發電終端市場的資産證券化關注度很高,光伏電站是光伏産業鍊的下遊産品,有利于開拓本國應用市場,但是電站建設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光伏電站的融資很難達到預期水準,是以鼓勵采用光伏資産證券化的方式融資,以光伏電站的穩定收益作為證券産品對外出售,進而到達融通資金的目的。由于電站收益比較穩定,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融資的方式,對已經具有建設光伏電站資格的光伏企業提供資金融通。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