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茶中的自由—淺論千利休與豐臣秀吉的茶藝之争和背後的日本社會一、千利休茶道的自由、靈性二、豐臣秀吉茶道的奢靡、威權三、總結

作者:羽昕

千利休是16世紀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他侍奉統一日本的戰國名将豐臣秀吉長達十年之久,但卻在後來莫名其妙地因為以下犯上的罪名而被刺死。千利休被刺死的真正原因衆說紛纭,同樣作為茶道的推崇者的千利休與豐臣秀吉二人,在茶道及其藝術标準上的沖突帶來的沖突不容忽視。

事實上,正是出于兩個人對茶道精神的了解不同,才導緻兩人之間積怨已久,也是促使千利休批評指責秀吉的直接原因。而是兩人對茶道的不同了解背後,折射出的是16世紀日本社會不同經濟和政治理念之間的劇烈碰撞。本文筆者将在兩人的茶藝之争的基礎上,淺論其背後的日本社會。

茶中的自由—淺論千利休與豐臣秀吉的茶藝之争和背後的日本社會一、千利休茶道的自由、靈性二、豐臣秀吉茶道的奢靡、威權三、總結

千利休的茶道傳自他的師傅武野紹鷗,武野曾是大皮貨商,與千利休一樣是出身于亂世之中興起的商人階層。他上承日本茶道始祖村田珠光所開創的茶道傳統,将沖茶、飲茶、賞茶的過程提煉為一種藝術。他通過将茶藝與佛教,特别是與禅宗的結合,将茶藝視為追求高層精神境界的途徑,上升至“道”的層次。

而千利休的茶道,首先強調茶道活動的樸素與本真,用“佛法即在茶湯中”表述追求精神境界而非物欲,才是茶道的本來面目。他認為在點茶技法上繁文缛節地過度糾纏,是“堕落到世俗的人情上去”,失去了茶道最根本的意義。他所重視的,是茶道活動中包含的沖茶人與品茶人之間的主客關系,以及茶道諸般規定法式與審美情景的營造之間的關系。

千利休茶道的本真風格與精神自由,是通過對茶道法式的繁複規定達成的。一方面,他認為沿着武野所強調的茶具比例、茶室光線、擺放秩序等具體而微的規定繼續深入,将導緻茶道進入形式主義的空殼,進而喪失追求精神自由的最根本的目的。

茶中的自由—淺論千利休與豐臣秀吉的茶藝之争和背後的日本社會一、千利休茶道的自由、靈性二、豐臣秀吉茶道的奢靡、威權三、總結

另一方面他又認為應當對茶道法式予以風格上的嚴格規定,其目的是營造某種意境,或者用環境語言表達内心的精神世界。于是他不厭其煩的表述在他的認知裡,茶道世界裡應當遵循的風格。

之後他又進一步縮小了茶室的面積,并棄用來自中國大陸的華麗茶碗,選用北韓庶民吃飯用的高麗茶碗。這種碗由軟陶制成,形狀不規則,造型色彩都極為樸素。後來他又專門設計了樂窯茶碗,這種軟陶茶碗由純手工捏制而成,形狀不規則,以黑色無花紋者為上。

他的茶室裡,清水桶和擺花用的花器都來自最平凡的勞動工具,水桶是民用木桶,花器是捕魚用的竹編漁簍。茶室外的庭院景觀,也以看上去一任自然為上,追求閑寂的意境,事實上是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他的茶道借助禅宗教育所表現出來的是,對人的精神自由的追求。這種茶道出現在16世紀的日本,它對茶道主客關系理想化設定,對茶道中各項細緻法則的規範,以及樸素本真的審美情趣,背後隐藏的是自由城市所産生的新興階級,試圖打破嚴格的、固定的等級限制,限,在平等中進行個體對話的訴求。

茶中的自由—淺論千利休與豐臣秀吉的茶藝之争和背後的日本社會一、千利休茶道的自由、靈性二、豐臣秀吉茶道的奢靡、威權三、總結

織田信長的軍隊征服日本最大的自由城市堺市,不僅僅是為了獨霸重要的商業中心,更因為它長期依賴的佛教“一向宗”是他的的心腹大患。一向宗在日本佛教中的形态相當特殊,它所依靠的是作為信衆的普通百姓,是平民宗教。

來自底層的樸素理想,在商品經濟日益發達的環境裡與狂熱的宗教信仰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強大的力量。他們頻頻發起的武裝暴動,成為織田信長以及後來的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統一日本的阻礙。

在這種情況下,千利休遭遇豐臣秀吉,然後成為他的家臣。随着秀吉的權勢越來越大,在封建權威中他的地位也得到了鞏固,其茶道活動也在此時大規模的展開。他利用權威手段對待堺市富商的同時,重用堺市包括千利休在内的幾位知名茶道家。

這些人被稱為是茶頭,專門為他打理茶道事務,頗有以名家道茶到家作為點綴的意思。在他的眼中,這些曾經自由的茶道家可能都是他的個人财富。

重用這些茶道家是豐臣秀吉重要茶道活動之一,但也是一種籠絡人心之舉,換取的是以武士出身的豐臣秀吉推崇文化的美名。他在成為關白不久之後,在皇宮舉辦了答謝天皇的禦前茶會,并親自為天皇點茶。千利休作為顧問在一旁協助豐臣秀吉,得到了天皇的賞識,賜給他了利休這個名字。

茶中的自由—淺論千利休與豐臣秀吉的茶藝之争和背後的日本社會一、千利休茶道的自由、靈性二、豐臣秀吉茶道的奢靡、威權三、總結

但是需要特意指出的是豐田秀吉在此次茶會中的行為,他為了表示對天皇的尊敬,更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特意使用了全新的名貴茶具。不僅如此,為了足以展示他的經濟實力,他将自己收藏的所有名貴茶具全部陳列在茶會上,這種庸俗行為将千利休所追尋的樸素本真破壞至盡。

1587年他在京都北野舉辦了面向群眾的大規模茶會,他那奢靡庸俗的茶風在北野大茶會中得到極緻地表露。他甚至為自己營造了一座内部貼滿金箔的茶室,裡面所有茶具均是由真金制成。由此千利休無法繼續容忍他的茶道,兩個人在此後幾年裡頻繁發生茶道上的沖突,終于不可調和。1591年,千利休以以下犯上的罪名被豐臣秀吉賜死。

豐臣秀吉茶道的奢靡背後,是16世紀日本商品經濟大發展的背景。在當時取得權力和經濟地位的大名們,具有一種一緻性的審美趨勢,他們是亂世中商品經濟繁榮的受益者,也是統治思想上的權威主義者,是以産生了以這種審美取向為主導的境況。

豐臣秀吉的主要目的是在提高自己的聲望,他的茶道的主要功能在于通過奢靡的物質炫耀和誇耀自己的地位和權威。出身不高且文化素養淺的豐臣秀吉,比不上知名藝術家能夠用出色的技巧将這種庸俗風格提升為一種藝術,而是全然将其變成一種庸俗,進而變得更加接近這個時代藝術風格真實的面目。

權威統治者既得益于商品經濟發展,又成為商品經濟發展的阻礙。他們不能容忍資本主義萌芽帶來的新階層的發展,以及這個階層本身所具有的行動和自由追求。同時早期商品經濟發展所積累的大量财富以貨币形式出現,并且隻能囤積起來,進而導緻了對财富的大肆揮霍。兩人的茶道正是以這一點為基礎,在美學追求和精神境界上走上了相反的道路。

茶中的自由—淺論千利休與豐臣秀吉的茶藝之争和背後的日本社會一、千利休茶道的自由、靈性二、豐臣秀吉茶道的奢靡、威權三、總結

千利休死後一個月,豐田秀吉發動了壬辰戰争,最後以軍事上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在千利休自盡後的第二年,其子被豐田秀吉召回,但是他的孫宗卻繼承了他的茶道事業,從此專心茶道,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千利休所追求的自由精神,在此後相當長的時間裡,頑強生存在局促的茶室和苦澀的茶湯裡,直到如今。

參考文獻:

1.《日本茶道文化概論》滕軍 東方出版社

2.《日本史》吳廷璆 南開大學出版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