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過大資料監管防商家跑路

對于最近受到關注的年代秀飯堂等國内部分商家跑路後暴露的預付卡監管問題,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邵志清在接受早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政府部門應該通過大資料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後的嚴格監管,從水電煤等線索的變化最快時間發現問題,避免消費者的損失。

監管方式要跨界融合“新的事物産生以後,新的管理監管方式都要跟上。”邵志清代表說,對于預付卡消費領域在商家跑路後産生的一系列糾紛,除了預付卡押金托管等辦法之外,更好的管理方式是精準地監管發放預付卡的商家們的行為,具體可以通過公共資訊的收集和歸集。

邵志清代表指出,制度的安排很重要,對于商家使用資金的過程,政府的監管是不能遺漏的。作為一家企業,它當然可以使用資金,但是它使用資金的走向如何,政府不能一無所知,繳納押金是監管方式的一部分,但是肯定不是全部,除非所有的資金都被監管,另外押金過多對企業的發展也不利。

“這對我們監管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戰。”邵志清代表說,網際網路時代是跨越時空的,必然帶來颠覆原有的監管方式,颠覆原有的業務,監管方式也要跨界融合。

邵志清代表提出,政府要重視利用大資料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後的嚴格監管。要預防商家跑路後損害消費者的禮儀,信用監管等要跟上,在事前就要查它的信用。在事中,用大資料對它的動向進行監管。“例如一個企業,水電煤的費用都不交了,那麼,這樣的企業就很有問題。”邵志清說。

不讓商家輕易換“馬甲”

邵志清代表表示,對商家的檢查要是精準的檢查,抽查是統計學的概念,抽檢和全面覆寫等都是原有的方式,不是大資料的技術。以後應該是按需,按照大資料分類的結果綜合評判後進行監管,根據大資料的結果來決定具體商家是禁止還是準入,并且做到盡量不遺漏。

邵志清代表指出,通過大資料監管要進一步形成一個“閉環”,不讓不法商家輕易換馬甲,要掌握商家曆史的軌迹是什麼樣子,“不能關一個,又開一個。”

而對于很多公衆關注的p2p等網際網路金融産品的安全監管問題,邵志清代表表示,地方政府除了需要聯合金融管理部門進行監管外,也需要重視相關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設,不讓非法p2p等換馬甲。特别是很多網際網路金融跨越很多區域,這給監管帶來很大的挑戰,因為單個地方政府獲得的資訊還是比較有限的。邵志清代表呼籲,迫切需要在全國建立統一的信用平台,打破地方的界限,在技術上進行資訊的歸集、使用和全國聯網,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