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沈金波之叔燕守平之師,大明星們贊助:老先生傾家蕩産辦“戲校”

作者:一娛一樂一八卦

提起紅色經典中的現代平劇《智取威虎山》,不少上了一定年紀的人至今還對劇中人物——解放軍剿匪小分隊團參謀長少劍波記憶猶新。這一精彩藝術形象的塑造者便是上海平劇院著名表演藝術家、“高派”老生傳人沈金波。

他在該劇中演唱的“朔風吹”一段,已成為平劇史上百聽不厭的經典之作。

沈金波之叔燕守平之師,大明星們贊助:老先生傾家蕩産辦“戲校”

沈金波(1926—1990),北京人,出身于五代梨園世家:他的高祖沈小慶稱得上是平劇武生的鼻祖,以編演《八大拿》的戲名标史冊;曾祖沈三元專工老生,是譚鑫培的搭檔,還是譚鑫培第五子、平劇老生譚小培磕過頭的師父;祖父沈福山唱花臉,給平劇名家郝壽臣、侯喜瑞說過戲,當過管事;父親沈玉秋也是有名的琴師。

著名戲劇教育家沈玉斌是沈金波的三叔。

沈玉斌是著名琴師,場面全才,六場通透,腹笥淵博,他是燕守平的啟蒙 老師,也是新中國戲曲教育事業的奠基者。

沈金波之叔燕守平之師,大明星們贊助:老先生傾家蕩産辦“戲校”

沈玉斌先生

沈老的學生大都是六場通透的音樂高手。您看他們伴奏從來不看曲譜,都是根據演員的臨場表現而随機應變,那怕是演員的一個氣口都襯托得非常精确。

沈金波之叔燕守平之師,大明星們贊助:老先生傾家蕩産辦“戲校”

有一次演出,燕守平京胡的琴弦斷了,孫家璧放下月琴,拿起胡琴就接上了,燕守平則接着彈起了月琴。大家都驚訝他們默契地配合,并報以熱烈掌聲,而他們說這都是當年沈老給奠定的基礎。沈老冒着極大的風險,堅持“尊古炮制”的教學方法使北京戲校培養的樂手延續了平劇的優良傳統,以至他的得意高足燕守平被公認為當今平劇界的京胡聖手,已是桃李滿天下。

淪陷時期,因為平劇樂隊戲份太低,沈老為提高同行工資,與徐蘭沅、霍文元、白登雲等發起,以拒領工資的形式與班主和經勵科進行鬥争。在關鍵時刻,沈老拿出一根金條維持各班社同行生活,終于取得勝利,受到同行的擁護并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當選為北平國劇公會常務副理事長。由于他古道熱腸,熱心于公益事業,為窮苦同行請醫生,置義地,舉辦窩頭會,在平劇界有口皆碑。

為慶祝北平解放,他為毛澤東、朱德等中央上司和解放軍戰士在長安大戲院舉辦了百場慰問演出,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表彰。

一次在中南海為首長演出中,周恩來總理 見到沈玉斌時道:"你姓沈,是戲曲界的負責人對嗎?你們辛苦了!"

短短一語展現了黨的關懷,促成了沈氏辦戲校的決心,他設想不要國家出資屬民辦性質,但又不同于過去的舊科班。當時他看到平劇後繼乏人,而國家百廢待興。便召開北京平劇公會會員大會,倡議大家義演籌資興辦戲校,結果得到同行的一緻響應。

有一次,沈老從家中拿來涮鍋在學校宴請老舍先生,在飯桌上他說了一句話:“我沒别的願望,就是盡自己所能為祖師爺傳道。”

籌建工作開始了,校址利用"松柏庵"破廟。沈玉斌為辦藝培戲校(北京市戲曲學校的前身),忍痛賣掉前府胡同13号的私宅房産。後來還典賣了家中的電話、首飾和裘皮大衣等貴重物品,但這遠遠不能解決支出所需。

1951年7月26日,在梁小鸾等人的奔走倡導下,戲曲界在京女演員五十餘位聯合義演為藝培籌集資金。演出《玉堂春》和《大八蠟廟》。劉喜奎、碧雲霞親任舞台監督,這次坤伶大會文武雙出,在平劇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沈金波之叔燕守平之師,大明星們贊助:老先生傾家蕩産辦“戲校”

劉喜奎

排戲時沈玉斌見特請的趙桐珊(芙蓉草)最為忙累,不知如何感謝才好,王瑤卿安慰他說:"桐珊是個熱心人,為了培養下一代,排排戲有什麼?道道辛苦就行了。"雖說如此,沈氏心裡甚是過意不去。緊張的排戲,大家都是熱汗淋淋,但卻都樂呵呵毫無怨言,沈玉斌深受感動,趕忙抱來十多個大西瓜,請諸位消暑解渴。

沈金波之叔燕守平之師,大明星們贊助:老先生傾家蕩産辦“戲校”

趙桐珊(芙蓉草)

梁益鳴、張寶華率團演出拿手劇目《打窦瑤》等,梁益鳴把全部收入親自送到梨園公會,對沈玉斌會長說:"我們劇團能力有限,隻能表表心意吧。"

李桂雲又組織河北梆子劇團義演了一場。荀慧生、于連泉(筱翠花)兩位名家披挂上陣,義演了《樊江關》。

沈金波之叔燕守平之師,大明星們贊助:老先生傾家蕩産辦“戲校”

于連泉(筱翠花)

剛從武漢返京的梅蘭芳,聽說學校正在籌款,不久即在長安戲院演了《金山寺·斷橋》和《鳳還巢》。

剛從香港歸來不久的馬連良和張君秋,正在天津中國大戲院演出,得知藝培正在籌款,義不容辭地義演了《四進士》,并特意打來長途電話,請沈會長派人前去取款,沈玉斌親自趕赴津門,待接到款後,方知是該場演出的全部收入。按慣例應是收入低微的班底演員不在義演之内,沈忙說:"怎麼好要大家的戲份呢?"郭少安說:"這不是您沈先生私人組班,辦戲校是為了下一代,我們也應盡一點責任。"沈隻得眼含熱淚連聲道謝地把錢收下。

沈金波之叔燕守平之師,大明星們贊助:老先生傾家蕩産辦“戲校”

馬連良和張君秋

告别舞台多年的名淨郝壽臣,親率弟子于長安戲院義演花臉大會,戲碼為王玉讓的《鬧江州》;王永昌的《草橋關》;袁世海的《盜禦馬》,大軸為郝老的《李七長亭》,73歲的蕭長華演解差。接二連三的籌款義演,充分展現了戲曲界對培養下一代的一片赤誠之心。

沈金波之叔燕守平之師,大明星們贊助:老先生傾家蕩産辦“戲校”

(1959年8月,著名藝術家與戲校第一屆畢業生合影。第二排左起,侯寶林、姜妙香、馬連良、梅蘭芳、蕭長華、郝壽臣、尚小雲、荀慧生、徐蘭沅。第三排左起,劉連榮、姚玉芙(第四人)、劉硯亭、馬富祿、裘盛戎、尚富霞、洪維才、張君秋。 )

北京市市長彭真聞知藝培處境艱難,于5月27日親臨學校視察,了解情況後不久,學校便接到市政府批示:除每月補助經費2000元外,另撥萬元修建宿舍;充分展現了黨和政府對戲曲事業的關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