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告别“看家護院” 銀行安防需樹立“大安全”觀

近年來,金融業發展迅猛,營業網點、atm機數量猛增,疊加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疊代,銀行安保體系亟待跟上步伐。據悉,近日,浙江公安破獲一起通過非法改裝自助銀行内atm機插卡口的盜刷案件,類似案件屢屢發生。看來,銀行完善安保體系,建立大保衛、大安全格局,迫在眉睫。

告别“看家護院” 銀行安防需樹立“大安全”觀

  保護金融安穩,銀行要樹立“大安全”觀

衆所周知,金融行業因其職能的特殊性、敏感性,直接影響着社會安全與穩定,從貨币制造到流通發行,從金融交易到資料處理,從業務流程控制到交易人員安全,每一個環節都存在非常高的風險隐患。

此外,随着銀行網點的日益普及和社會治安形勢的日益嚴峻,針對銀行機構的刑事、治安案件明顯上升,甚至上演“無間道”進行内部作案、内外聯合作案。同時,網際網路時代,随着技術普及,網絡詐騙、智能敲詐、支付漏洞等案件手段也花樣百出,防不勝防。

事實同樣嚴峻,根據《2016年國内銀行卡盜刷大資料報告》顯示,2016年,全網統計銀行卡盜刷共7095次,累計造成客戶損失1.83億元,其中,65%的盜刷管道為快捷支付,23%為網銀支付,且盜刷案件的解決率極低,這些事件都對銀行的信譽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失。

看來,銀行安全防護,要時時警惕,更要跟上技術步伐,全方位、大保衛或是方向。以華夏銀行為例,近年來,華夏銀行緊跟大資料和資訊化安防轉型發展需要,圍繞大安全觀,加強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組織研究布局銀行現代安防工作,逐漸推進安全管理品質向“大安全”觀邁進,更好的服務全行經營目标安全穩健營運。

防護不止于“看家護院”,科技讓非現場指揮更高效

要應對突發事件,銀行安全保衛工作已不能再局限于守護押運,也難以再用“三防一保”加以概括,建立與業務經營和生産緊密關聯的“大安全”管理體系,是銀行風險管理與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

“我們要從過去看家護院向融入到業務各環節進行轉變和延伸”,華夏銀行保衛部處長趙玉華表示,随着科技化、資訊化發展,安保工作既要看住看得見的,還要管住看不見的。“既要看住銀行的财産,還要看住客戶的财産”。是以,銀行要明确職能定位,能既關注已發生的風險,又能自覺關注可能存在的風險。做到預警、評估、完善有機結合。提前識别、評估和預防風險隐患。

從安保手段來看,銀行安防工作已從傳統型向智能型轉變延伸。以華夏銀行為例,商業銀行正在強化技術手段,實施“兩步走”,一是加強預防預警,加強和廠家及工程商合作,向科技要警力、在效率上下工夫。二是非現場管理,銀行從實作智能化管理和非現場指揮考慮,把監控中心的潛能和作用挖掘出來,如報警監控聯網平台、自助銀行大門“遠端鎖閉功能”,都是通過遠端實行硬控制,發揮其作用。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