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錢起屢試不中,終于等到否極泰來,人生反轉,一首詩奠定不朽聲名

作者:閑來話文史

唐朝以一句詩作為符号或标簽的人不在少數,比如,“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賈島,“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羅隐,“落霞以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王勃等,他們早已與自已的代表作融為一體,聞名天下。

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位詩人叫錢起,他的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有着如夢似幻的情境,令人思忖無限,拍案叫絕。這兩句詩出自他751年參加進士考試時所作的《省試湘靈鼓瑟》,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錢起屢試不中,終于等到否極泰來,人生反轉,一首詩奠定不朽聲名
《省試湘靈鼓瑟》 錢起 〔唐代〕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潇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錢起同唐代的大多數士子們并無差別,希望通過科考為仕,獲得顯貴的地位,以光宗耀祖。但命運弄人,幾番落第,錢起信心喪失大半,整日糾結苦悶,憤懑無奈,感歎自已命運不濟,無顔見父老鄉親。錢起無法排解這種極端的消極情緒,曾作詩一首,名為《長安落第》:

錢起屢試不中,終于等到否極泰來,人生反轉,一首詩奠定不朽聲名
《長安落第》 花繁柳暗九門深, 對飲悲歌淚滿襟。 數日莺花皆落羽, 一回春至一傷心。

詩中可見錢起幾次考試失敗後傷及深處的痛,他在詩中寫道,花繁柳綠,正值春色,但九門之深卻遙不可及。我對酒痛飲,淚濕衣襟。幾日裡莺花紛紛飄落,每逢春天到來之時,我都愈加悲戚。錢起将不斷失敗的壓抑,一股腦地通過這首傷春之作宣洩而出,寫盡内心的悲苦與傷感。

錢起屢試不中,終于等到否極泰來,人生反轉,一首詩奠定不朽聲名

可貴的是,錢起并沒有就此沉淪,自暴自棄,冷靜之後,并沒有忘記初衷,唯有振作精神,繼續勤學苦讀,才能實作為仕的理想。锲而不舍的發奮努力,終于守得雲開見月明,在科舉考試中,以《省試湘靈鼓瑟》一舉成名,被載入史冊。

古代屢考不中的詩人大有人在,有的窮其一生,也未能如願,錢起可謂是幸運的,他的付出終獲回報。頗有詩才的主考官相中《省試湘靈鼓瑟》一詩,他被“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營造的意境折服,贊其神來之筆,錢起也就此迎來人生的轉折。

錢起屢試不中,終于等到否極泰來,人生反轉,一首詩奠定不朽聲名

《省試湘靈鼓瑟》開篇就進入虛幻的想象空間,恰當地引入湘水女神的傳說,巧妙地貼合了考試題目。前四句寫湘水女神擅長鼓瑟,美妙的樂曲引來河神馮夷空自起舞,曲調的悲傷與哀怨引得遠遊的楚人愈加傷感,不忍卒聽。

中間四句是詩人以無際的想象渲染瑟聲的部分,可見錢起完美駕馭語言文字的功底。曲調的凄楚與幽怨,将堅硬的石頭感動,清亮高亢的曲音,強勁地穿越浩渺無垠的遠方。蒼梧為之抱怨思慕,白芷動容的吐出芬芳。

全詩一氣呵成,漸達高潮,一波勝過一波。最後四句的“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以“流水”和“悲風”繼續渲染詩情,樂聲在水面上飛揚,順着流水傳遍了湘江,微風飄過,悲情的風飛到了遼闊浩蕩的洞庭湖。天地萬物,為之感動。

錢起屢試不中,終于等到否極泰來,人生反轉,一首詩奠定不朽聲名

最精妙的當屬最後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曲終聲寂時,鼓瑟的湘水女神也随之不見,唯有煙氣消散後,數座蔥茏蒼翠的山峰,在江邊悄然伫立。作者的想象力太過豐富與神奇,如幻似夢,最終歸于現實,卻依然意猶未盡,遐想無限。

錢起以《省試湘靈鼓瑟》榮登榜首,從此步入仕途,實作為官耀祖的願望,套用現在的一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單以這首詩來看,錢起積累的知識就已經相當深厚,才華橫溢,文采斐然。入仕之後,也有許多可圈可點的作品誕生,但均沒有超越這首餘韻悠長的《省試湘靈鼓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