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nap這款眼鏡真能掀起一場社交革命嗎?

snapchat母公司snap在11月10日推出的一款智能眼鏡——spectacles,目前在美國亞馬遜網站裡的合作商戶頁面标價依然高達1599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1萬多元,幾乎是其130美元官方零售價的十多倍。

你也許已經猜到,就像小米那樣,snap也玩起了饑餓營銷,使用者隻能在spectacles的官方網站snapbots裡搶購。佩戴這款眼鏡可以拍攝十秒鐘的短視訊,并可同步上傳至snapchat和好友分享,當然,就像之前上傳的那些圖檔一樣,幾個小時後這些視訊就會閱後即焚。與facebook和twitter相比,專注圖檔分享的snapchat超過一半的使用者都在30歲以下。

spectacles的推出,再一次讓snapchat成為當下最新潮的社交軟體:把手機之外的智能硬體和社交軟體融合到了一起。今年6月,snapchat的日活躍使用者突破1.4億,超越twitter,成為僅次于facebook的第二大社交軟體。就連曆來刻薄的《連線》雜志盛贊這款産品為“有史以來我們真正的想戴上的第一款智能眼鏡”。

人們首先就會不自覺地把spectacles和谷歌眼鏡做對比,但二者的差異無疑是明顯的:

首先是價格,谷歌眼鏡在2014年正式公開發售時,定價1500美元,而spectacles隻要約130美元,和一部低端智能手機的價格差不多,大部分人都買得起。

其次是定位,與谷歌眼鏡面世之初所宣揚的改變世界的雄心勃勃相比,用spectacles團隊的話來說,他們隻是想做點小事情,從終端消費者的角度看,谷歌眼鏡更像是一個功能強大、但略顯高冷的高科技産品,而spectacles則更像是生活伴侶,更好看,也更好玩。

當然,這個項目也是半路撿來。早在2014年,snap花1500萬美元收購了一家名為vergence labs的初創公司 ,這家公司由兩個斯坦福大學畢業生john rodriguez 和 erick miller在2011年共同創立,當時他們研發了一款帶攝像頭的眼鏡,可以把攝錄的視訊上傳到使用者的電腦和手機上,這哥倆兒還不無野心地宣布用這款“顯聖鏡”(epiphany eyewear)把使用者所見所聞都分享給衆人。被snap收購之後,這個項目轉型即轉型為spectacles眼鏡。

spectacles 的功能不限于拍攝照片和視訊,而是讓其他人有機會從自己的角度看世界,哪怕隻有十秒種。從目前一些使用者回報看,spectacles強化了使用者在snapchat上分享内容時的真實性和自我性,徹底讓“端着”的姿态成為一種過時。

youtube的知名部落客wellens,擁有超過1000萬訂閱使用者,他也是spectacles 的嘗鮮者。他過去也曾使用隐藏式攝像頭的智能眼鏡,但拍的畫質很差。現在當他戴上spectacles走上街頭,路上都會有不同的反應,捕捉到了大量原生畫面,比之前用手機、專業錄影機得到的視訊要有趣得多。現在wellens已經停止在youtube上更新視訊,轉戰snap,這也讓他倍感輕松,“不必像過去那樣為了追求意義而去拍攝。”而snap的閱後即焚功能,也幫助了wellens在拍攝時打消被拍攝者的顧慮,進而“少想多說”。

從wellens這樣一位頭部自媒體的使用者體驗來看,spectacles 對現有的社交軟體的沖擊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讓社交内容的生成和釋出變得更簡單。想想有多少人為了發一條微網誌而咬文嚼字、整一張朋友圈圖檔各種修圖相比,spectacles 使用者隻需拍攝一段10秒視訊,内容制作的門檻陡然降低。

其次,讓社交網絡的互動變得更真實、更融合。視訊的表現形式無疑比文字、圖檔更直覺、了解起來更容易,更重要的是,幫助社交好友獲得了和使用者本身同樣的視覺是觀察周遭的世界,更能創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最後,spectacles 也許代表了未來社交軟體的進化方向:從圖文的“輸入”到視訊的“攝錄”。這是當下中文網際網路世界的裡的各種秒拍産品所無法比拟的,它将視訊作為主體、而非與文字、圖檔并列的産品選項。

如果說小程式是微信在試圖強化平台屬性上的橫向拓展,那麼,spectacles 更多是snapchat在社交形态上的縱向探索,無疑更具有前瞻性,而這正是讓facebook、微信們真正膽寒的地方。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