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樣買SSD才是最完美的:看品牌、顆粒、主要

在當下,diy硬體蓬勃發展,每一個硬體領域都有許多大小廠商進行産品比拼和市場競争,在市場化競争加劇和利益最大化的驅動下,許多硬體商家利用普通使用者對于硬體參數和産品不太了解的情況,高價售賣名不副實的“李鬼”商品,特别是在電商發展的大時代的今天,利用虛假宣傳,故意隐瞞關鍵參數,引發了諸多“烈士牆”事故。

這樣買SSD才是最完美的:看品牌、顆粒、主要

那麼,作為普通使用者我們該如何挑選合适的diy硬體避免“烈士牆”呢?今天,筆者就先從當下最為火熱也是筆者相對熟悉的固态硬碟領域說起,為各位網友提供一些挑選固态硬碟的方法和訣竅,這些方法和訣竅可能無法幫你挑選到最優質的固态,但是一定能在某種程度上降低選到山寨固态硬碟的風險。

其實,挑選一塊好的固态硬碟十分簡單,筆者将其簡單歸納為以下幾步,一看品牌,二看顆粒,三看主要。下面,我們一一解釋。

看品牌:第一梯隊可以買

和其他所有的diy硬體一樣,固态硬碟行業在發展的這幾年裡,也逐漸從魚龍混雜的混沌局面慢慢開始呈現品牌化的趨勢,出現了諸多聲名在外的大型固态硬碟存儲廠商。

在我們挑選固态硬碟的時候,不妨先看看這些在固态硬碟行業内部已經确立地位的大品牌的最新産品。目前,固态硬碟行業的品牌化十分明顯,特别是消費級存儲市場,有着許多大廠可供選擇。

這樣買SSD才是最完美的:看品牌、顆粒、主要

主要的一線大廠有閃迪、東芝、三星、intel等有着自己的晶圓廠和研發中心的國際化存儲品牌,它們在存儲行業數十年的研發經驗,以及自身在固态硬碟主要原料閃存顆粒上的生産優勢,讓這些大廠在固态硬碟行業發展初期就奠定了品牌優勢。

接下來,還有一些長期和東芝、intel、三星等手握原廠晶圓的廠商進行深入合作的存儲廠商,由于能夠拿到一線原廠的閃存顆粒,以及多年在消費級存儲市場的開拓,讓這些廠商能夠保證相當的産品品質,和産品性能。這一類的主要品牌有台系的浦科特,影馳,威剛等主流廠商。

以上舉例的這些廠商,無論是在閃存顆粒的生産上,還是産品研發和品牌營造上,可以說是當下固态硬碟行業的佼佼者,購買它們旗下的固态硬碟産品,至少在品質上可以放心。

看顆粒:原廠顆粒最放心

固态硬碟作為新近流行的diy硬體,它的内部結構非常簡單,主要是由主要晶片、閃存顆粒以及緩存晶片所組成,并利用一塊pcb闆作為載體,通過光電轉換的方式進行資料的讀取和寫入。

其中,最為核心、生産成本最高的内部控件便是起到關鍵性存儲功能的閃存顆粒了。

這樣買SSD才是最完美的:看品牌、顆粒、主要

所謂閃存,本質上是一種長壽命的非易失性(在斷電情況下仍能保持所存儲的資料資訊)的存儲器,資料删除不是以單個的位元組為機關而是以固定的區塊為機關。

正是閃存顆粒的非易失性,讓閃存顆粒成為了存儲行業新的媒體,由此開創了一個以閃存顆粒為核心的新的存儲時代。

除了非易失性之外,閃存顆粒因其利用的是電子的寫入和讀取進行存儲,在性能上和穩定性上遠遠超過傳統機械硬碟利用機械手段進行存儲的老舊模式,成為了當下和未來最具價值的存儲産品。

在固态硬碟領域中,根據nand閃存中電子單元密度的差異,又可以分為slc(單層次存儲單元)、mlc(雙層存儲單元)以及tlc(三層存儲單元),此三種存儲單元在壽命以及造價上有着明顯的差別。

slc(單層式存儲)單層電子結構,寫入資料時電壓變化區間小,壽命長,讀寫次數在10萬次以上,造價高,多用于企業級高端産品。mlc(多層式存儲),使用高低電壓的而不同建構的雙層電子結構,壽命長,造價可接受,多用民用高端産品,讀寫次數在5000左右。

tlc(三層式存儲),是mlc閃存延伸,tlc達到3bit/cell。存儲密度最高,容量是mlc的1.5倍。 造價成本最低, 使命壽命低,讀寫次數在1000~2000左右,是當下主流廠商首選閃存顆粒。

目前,主流的所謂原廠閃存顆粒廠商有toshiba東芝、samsung三星、intel英特爾、micron美光、skhynix海力士、sandisk閃迪等六家晶圓廠,它們及其下屬的子公司生産的閃存顆粒幾乎占據了全球市場的近九成份額。

在購買相關産品之前,通過網絡或其他方式,進行産品顆粒的查詢,并盡量挑選以上六家晶圓廠生産的原廠顆粒,所謂原廠顆粒即在閃存顆粒上打上了各自廠商特定的型号代碼,消費者可以根據型号代碼進行顆粒查詢。

除了查詢顆粒是否是原廠生産外,在顆粒類型上,也需要消費者進行留意。當下主流的廠商幾乎都已經将3d tlc顆粒當做是主要的閃存原料,一方面是基于閃存成本考慮,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技術的發展讓tlc顆粒的壽命和性能有着長足的進步和提升,幾乎可以替代曾經的mlc顆粒了。

對于是否是tlc顆粒,筆者認為無需糾結,正如同當年mlc剛剛出現在市場,許多人表示隻要slc顆粒不要垃圾mlc。時代在進步,技術在演變,tlc必定也會如當年mlc一般,成為固态硬碟市場最為主流的閃存原料。

看主要:選擇主流最安心

剛剛說到,固态硬碟内部主要的核心控件便是閃存顆粒、主要晶片以及緩存晶片。

可随着技術的更新,以及進一步縮小固态硬碟的體積,外置的緩存晶片在近幾年慢慢被整合到固态硬碟的主要晶片中,無外置緩存晶片的固态産品成為了行業主流。

這樣買SSD才是最完美的:看品牌、顆粒、主要

正如同cpu之于pc一樣,主要晶片其實也和cpu一樣,是整個固态硬碟的核心器件,其作用一是合理調配資料在各個閃存晶片上的負荷,二則是承擔了整個資料中轉,連接配接閃存晶片和外部sata接口。

不同的主要之間能力相差非常大,在資料處理能力、算法上,對閃存晶片的讀取寫入控制上會有非常大的不同,直接會導緻固态硬碟産品在性能上産生很大的差距。

目前主流的主要晶片廠商有marvell 邁威(俗稱“馬牌”)、sandforce、siliconmotion慧榮、phison群聯、jmicron智微以及三星、東芝、intel等僅僅研發用于自身産品的主要廠商。而這幾大主要廠商,又都有着自己的相應特點,應用于不同層級的固态産品。

這樣買SSD才是最完美的:看品牌、顆粒、主要

特别是随着nvme協定的落地,新一輪的主要廠商之間的産品競争更加白熱化了,不斷的有舊的主要廠商出局,以及新的廠商加入。

傳統的業内簡稱“sf”的主要廠商,以及jmicron智微就是在固态硬碟發展不斷突破極限的情況下,被迫出局;而新近的“小螃蟹”瑞昱realtek則在主要行業站穩了腳步,不斷拓展新的固态品牌。

對于消費者而言,固态硬碟産品主要晶片的具體參數無需太多了解,畢竟在絕對性能方面,各家主要之間的差距并不太大,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挑選主流主要。

作為主流主要,指的是通過相關管道,能夠輕松查詢到産品型号以及詳盡參數的主要晶片,例如以上介紹的數款主要品牌。在主要晶片上,主要不是貼牌的、山寨小廠研發的不知名主要,在品質和功能上就沒有特别明顯的性能差異。

一看品牌,二看顆粒,三看主要。其實,筆者隻是為各位網友提供了一個評價固态硬碟的次元,固态硬碟産品的好壞,除了以上三個次元,其實還有很多内容,包括産品做工、固件優化以及售後服務等諸多方面。

各位網友可以以此作為參考,對于即将入手的固态硬碟進行評價和挑選。當然了,僅憑這一個次元進行固态硬碟的挑選顯然是不科學不适合的,各位網友們也還需要多多了解固态硬碟,依據實際需求進行購買,方能從根本上避免“烈士牆”。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