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退歐令英國科技業措手不及,可能不再享受多項利好政策

幾乎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英國從事科技行業的人,沒有人喜歡“脫離歐盟”這樣的主意。

因為待在歐盟,他們可以獲得的便利條件實在太多了:由于歐盟人員自由流動的政策,無論對于公司和個人,都能享受到在歐盟國家自由流動所帶來的價值。對于依靠倫敦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從事網際網路金融的公司來說,他們享受到“passporting”的特殊待遇,即獲得英國的監管機構準許後,在歐盟其他國家開展業務自動獲得準許,無需再獲得準許,節省大量的合規成本和行政成本,同時,由于英美文化的相近,英國自然而然成為了美國科技公司在歐洲大陸開展業務的落腳點。

但英國“脫歐”卻成為了無法回避的事實,更糟糕的是,這一意外的結果讓很多人措手不及,很多從事科技行業的公司和個人對此毫無準備。他們的業務在接下來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面臨各種各樣的不确定性:政府對科技行業的态度是否轉變?所需的人才和資金能否像以前那樣容易地獲得?風投是否還會親睐在英國的初創公司?

以色列風投機構aleph合夥人eden shochat對騰訊科技表示,倫敦的科技初創公司人員構成非常多元化,一旦自由流動的優勢不再,實際上是對英國創業生态的打擊。這将嚴重影響倫敦作為歐洲科技創業中心的地位。

他還指出,對于從事網際網路金融的初創公司來說,“passporting”是尤為吸引人的一項特殊政策,如果該政策未來不再适用,很多該領域的公司或将重新考慮是否在英國設點。

盡管英國退歐随之而來的負面消息不斷,但對于樂觀主義者而言,任何的變化都存在機遇。例如,對于很多在歐盟範圍從事業務的英國大型機構來說,需要将資料重新轉移回英國國内,這就需要大量的基礎資料庫的搭建,給相關業務帶來機會。

還有創業者認為,推倒一切重新開始正是創業精神的展現,能否抵禦外界的變化和打擊正是差別初創公司好壞的标準,對于英國來說,脫離歐盟讓其進入一個“重新創業”期。

科技公司總體态度:不願“脫歐”

英國“脫歐”的決定讓英國的整個科技行業措手不及,如果單獨讓科技人士投票的話,或許沒有人會選擇離開。在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前,衆多調查都顯示,英國的科技行業從業者希望能留在歐盟。

目前,英國科技行業占到英國整個gdp的10%,并且是所有行業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科技行業的增速比英國整體經濟增速快30%。在英國,約有156萬人從事科技行業,其中32.8萬人的工作地點在倫敦。

根據cb insights的資料顯示,英國至少有6家初創公司的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也就是被俗稱的“獨角獸”。

同時,英國的科技行業很大程度上依靠英國以外的歐盟國家人才的支援,英國科技行業一直受益于歐盟人員自由流動的政策。

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倫敦,吸引了衆多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前來,有超過一半的歐洲網際網路金融“獨角獸”總部位于倫敦。在遊戲行業方面,在歐盟有超過2.1萬名移動遊戲從業者,這些人中有5000人在英國。

此外,來自歐盟的資金支援也讓英國的科技行業得以迅速發展,例如歐盟委員會2020年計劃中,有500萬歐元用于獎勵清潔能源技術領域,英國的中小企業和初創公司在2013年從歐盟獲得了14億英鎊的融資。

人才流動或受限制 融資受影響

作為歐盟成員國,英國的科技公司自然會享受到人才在歐盟國家自由流動的好處,資料顯示,倫敦約有20%的科技行業從業者來自于其他歐盟國家。一旦人才的自然流動受到限制,必然将會給公司帶來不利影響。

據有關資料顯示,即便是在歐盟國家人口自由流動的條件下,英國的科技業人才的供求依然失衡,人才面臨緊缺。對于那些已經在英國工作的非英國籍歐盟國家人士,退歐的決定可能導緻他們重新思考未來的職業規劃路徑,進而影響公司内部的長遠規劃。

但幸運的是,英國政府在2015年修改了非歐盟科技專家獲得工作簽證的相關政策,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英國的科技公司填補人才的空缺,業内人士認為,即使“脫歐”後,該政策仍将有望延續,使得英國科技公司從歐盟以外獲得科技人才不受影響。

此外還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國“退歐”後,或許會有針對歐盟國家的科技人才在英國工作的相關政策措施出台,可能會參照之前的非歐盟國家科技人才工作簽證計劃。

盡管英國央行在“脫歐”投票結果一經公布時,便明确表示已經有用于支援英國經濟的貨币政策計劃,但對于英國的中小企業來說,尤其是初創企業來說,“脫歐”對它們或将意味着融資更加困難。

從英國政府資金支援的層面來看,根據研究機構gartner的資料顯示,目前英國政府用于科技方面的投資增速為1.7%,但退歐後,這一增速可能下降2至5個百分點。

從風投的角度來看,總部位于盧森堡的european investment fund(eif)是歐洲規模最大的風投機構,英國“脫歐”後,該機構是否仍将繼續支援英國的初創公司存在疑問。

網際網路金融創業的優勢不再

借助倫敦在全球金融中心的獨特地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在整個英國的科技行業中占據着重要地位。

實際上,英國财政大臣george osborne曾公開表示希望能将倫敦打造為新的“網際網路金融首都”,他甚至邀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專家來到他自己的家中進行會談,并認為網際網路金融是倫敦下一輪的機遇。

此外,對于在歐盟國家範圍内從事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一個便利條件是“passporting”,即一家公司的業務如果獲得所處國家的監管機構準許,則自動獲得歐盟其他國家的監管準許,可以進入歐盟其他國家的市場而無需再獲得每個國家的監管準許。

對于像transferwise這樣的提供轉賬業務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公司來說,這樣的便利條件尤為重要。

有了這樣的便利政策,網際網路金融初創公司可以在英國獲得監管機構準許後,便立即開始将業務拓展到歐盟其他國家,省去了大量的監管成本。

是以轉賬類、支付類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或許是科技行業中受到“脫歐”影響最大的業務,包括transferwise、worldremit等公司将受到影響。

盡管“脫歐”并不意味着在英國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将陷入經營困難,但是它們将面臨額外的監管成本和行政成本,對于總部在英國同時想将業務拓展到歐盟其他國家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來說,它們或将不得不在其他國家建立分支機構,通過該分支機構獲得監管機構的準許,然後在歐盟範圍内獲得“passporting”的便利。

其他歐洲重要城市或接棒“歐洲創業中心”

在“脫歐”成為事實後,英國在歐洲範圍的創業中心的地位或将不保。與此同時,其他重要歐洲城市,例如德國柏林、西班牙巴塞羅那、法國巴黎等,或将成為新的歐洲創業中心,換句話說,英國“脫歐”将使得其他歐盟國家的城市成為受益者。

市場咨詢研究機構frost &sullivan分析認為,對于很多來歐洲尋找機遇的公司,英國通常是一個打開這一市場的大門,特别是對于美國的公司尤其如此,因為英美之間的文化相近,美國公司在英國開展業務相對更加容易。

對于美國的投資者來說,在考察歐洲的創投環境時,英國自然而然會成為首要的觀察對象。

但一旦英國“脫歐”後,這樣的情況将可能有所改變,支援創業的德國初創集團首席執行官christoph gerlinger表示,英國“脫歐”的行為對于德國的創業環境來說是個好消息。他認為,在倫敦的創業公司将會顯著減少,而在柏林的創業公司随之将增加,同時,原先設在倫敦的創業公司可能将重新考慮公司位址。

有迹象表明,英國退歐事件已經讓部分創業相關的業務重心開始向其他城市轉移,例如在退歐公投之前,創業孵化器techspace便已經在德國柏林開設了新的辦公室。

退歐的機遇

當然,一切的變化都伴随着機遇。盡管脫離歐盟看上去帶來的都是負面的消息,但對于創業者和投資者來說,其中也不乏新的機會産生。其中之一便是基礎資料庫的搭建,在脫離歐盟之前,英國是歐盟建立一體化資料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脫歐”成為事實以後,英國需要建立單獨的資料中心,包括新的資料庫和防火牆以增強資料安全等。

而樂觀的人則表示,推倒一切重新開始正是創業精神的展現,現在對于整個英國來說正是重新創業的好時機。

移動應用開發公司apadmi enterprise首席執行官matt hunt認為,英國和歐盟的市場都為創業者提供了巨大的潛在機遇,對于科技行業來說,業務并沒有國界的限制。

他認為,英國的科技行業目前正處在極有利的位置,他的公司所面臨的唯一的障礙是自身的能力。

還有創業者認為,倫敦在歐洲的創業中心的地位即便是在“脫歐”後也難以動搖,同時,對于創業公司而言,他們将把眼光放到歐盟以外的更大的市場,相比過去過于專注于歐盟國家市場而言,“脫歐”反而讓他們的業務眼光更為長遠。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