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贵州籍烈士新婚燕尔奔赴西藏前线,留下遗腹子63年放牛娃参军入伍“张福林班”的代班长一张一见倾心的照片是去南京,还是回西藏?始终没有瞒住的噩耗

作者:寻人故事

文绍华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教庭乡,他本是乡里贫苦人家出身,父母将他供养长大后,为了填补家用,他在同乡的一户地主家里当起了放牛娃。每日虽然辛苦,但却能借此填饱肚子。他平常的生活就是放牛,躺在树荫下看着牛吃草、喝水,然后等到日暮西沉,便将牛赶回牛栏。

14岁的文绍华是家中长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心里清楚在村里放牛并非长久之计。这样悠闲的田园生活对于一个年轻的热血青年来说太过于沉闷无聊,但生计所迫,他并不能一走了之,只能暗暗地等待机会。

然而机会没有等来,却等来了一场意外。这天文绍华跟往常一样,结束了一天的放牛工作,赶着牛群回到了地主家后,他将牛赶到牛栏后,正准备去吃晚饭,但管家却说牛栏里少了一只牛,怪罪在文绍华身上。但文绍华知道这头牛并非是自己弄丢的,主人却并不相信,跟他吵了起来。

争吵过后,文绍华难以继续在这户人家放牛,他几经思索后选择走出农村。告别了父母亲人和兄弟姐妹后,他来到了祖国大西南重庆,在这里他参与招工,成为了一名工人。

此时是1949年,全国解放,中华大地方才摆脱了近百年受奴役压迫的历史,即将展开新的篇章,而这一年文绍华年仅15岁。

贵州籍烈士新婚燕尔奔赴西藏前线,留下遗腹子63年放牛娃参军入伍“张福林班”的代班长一张一见倾心的照片是去南京,还是回西藏?始终没有瞒住的噩耗

(文绍华旧照)

解放初期,需要重整部队,因而面向社会大量招兵。组织上和地方上对于参军入伍都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当时的文绍华一边在工厂打工,一边就能听到广播中号召参军的口号,张贴的征兵宣传标语更是随处可见。在这样入伍热潮的带动下,文绍华决定从重庆参军,成为了十八军五十三师159团的一名战士。

1950年,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一个迫切问题——西藏的和平解放问题。同年一月,中央决定,以中和第二野战军为主,在西北局和第一野战军的配合下,解放并管理西藏。3月29日,以第18军为主和云南军区、青海骑兵支队、新疆独立骑兵师一部组成的进藏大军吹响了进军号角。18军成为了第一支进藏的部队,159团的文绍华也是这支进藏部队中的一员。

贵州籍烈士新婚燕尔奔赴西藏前线,留下遗腹子63年放牛娃参军入伍“张福林班”的代班长一张一见倾心的照片是去南京,还是回西藏?始终没有瞒住的噩耗

(文绍华入伍照)

18军便是那支以“平均一公里就长眠一位烈士”著称的部队。

文绍华所属的不仅是一支光荣的军队,也属于一个光荣的班级——3连张福林班。张福林班是在进军西藏、修筑川藏公路和平息叛乱期间记一等功的英模集体。班长张福林不幸被山坡上坠落的石头砸中,以身殉职后,文绍华接任张福林班的班长一职。

在全班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削平流沙石崖的任务。这个任务完成后,张福林班的战士们听说,当地牧民们每日出行放牧必经的一座桥,在一场大雨之后被山洪冲断了。他们主动请缨,主动修复那座木桥。

秋季的河水冰冷刺骨,战士们不畏艰难,不顾一切地跳进一米深的水里架木笼、打桥桩、填石头。三天三夜的艰苦劳动后,一座稳实的木桥修成了。两岸的百姓们十分感激,他们给张福林班献上洁白的哈达、鲜花。在乡亲们的要求下,这座桥命名为“张福林桥”。

贵州籍烈士新婚燕尔奔赴西藏前线,留下遗腹子63年放牛娃参军入伍“张福林班”的代班长一张一见倾心的照片是去南京,还是回西藏?始终没有瞒住的噩耗

(文绍华在拉萨)

还有一次,他们奉命去开辟一个四十多米高的流沙山坡,坡陡流急,施工困难。文绍华根据地形创造了双轨滑土法,提前完成了筑路任务。由于全班战士善于猛干巧干,样样工作超额完成,全班年年立功,人人立功。文绍华本人立了一等功到四等功9次,被评为了英模个人后,前往北京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此外,还代表全班出席了全国公路模范代表大会,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

贵州籍烈士新婚燕尔奔赴西藏前线,留下遗腹子63年放牛娃参军入伍“张福林班”的代班长一张一见倾心的照片是去南京,还是回西藏?始终没有瞒住的噩耗

(文绍华在华沙合影,左二为文绍华)

1955年,文绍华他们在尼洋河畔宾格村伐料时,一天夜里,森林燃起大火危及村庄,张福林班的战士淌过激流和兄弟部队一起扑灭了山火。第二年,拉萨河的洪水漫过河堤,危及市区数万人的安全。解放军接受了抢修拉萨河堤阻拦洪水的任务,其中就有张福林班,和兄弟部队一道在两条20米宽的河流上往返搬运石头,赶修堤坝,使拉萨市区免受洪水侵袭。

贵州籍烈士新婚燕尔奔赴西藏前线,留下遗腹子63年放牛娃参军入伍“张福林班”的代班长一张一见倾心的照片是去南京,还是回西藏?始终没有瞒住的噩耗

(左三为文绍华)

1957年,文绍华进入重庆高级步兵学校进修,在这里遇到了文卫国的母亲曾行蓉。

文绍华和曾行蓉的结识源于一次偶然。文绍华彼时正在步兵学校学习,某次周末休息时间来到战友的一个远方亲戚家中串门,在战友亲戚的家中看到了一女子的照片。照片中的女子正值妙龄芳华,容貌清丽,文绍华一见倾心,被照片中这位女子灵性的双眸吸引住了目光。他便从战友那里要到了这位女子的家庭住址。

文绍华直接穿着军装,从重庆亲自去往了成都曾行蓉家的所在地,甚至没有中间人的介绍和引荐。他敲开了曾行蓉的家门,立正对着她敬了个军礼,便开始介绍自己的情况,从姓名籍贯地,到自己立了多少次功、为国家做了什么贡献。一番自报家门后,最后告诉曾行蓉:“我想和你谈恋爱。”

曾行蓉立在门口,满脸震惊,被门口这人的行为吓得不小。待请他进门后,文绍华又向曾行蓉的母亲讲明了来意,曾行蓉的母亲征求了女儿的意见后,觉得文绍华这个小伙子人很不错,又肯上进,而女儿又到了适婚的年纪,便同意了他们的交往。

贵州籍烈士新婚燕尔奔赴西藏前线,留下遗腹子63年放牛娃参军入伍“张福林班”的代班长一张一见倾心的照片是去南京,还是回西藏?始终没有瞒住的噩耗

(曾行蓉、文绍华和曾行蓉的母亲、外婆)

由于两人一个在成都,一个在重庆,经常见不上面,只能靠书信往来增进对彼此的理解以及寄托相思之意。

在书信的往来中,文绍华了解到曾行蓉的父亲,也就是自己未来的岳父,是一名抗日英雄。曾行蓉的父亲黄埔军校毕业后便投入了抗日救亡的大潮中,后因公牺牲。一位是烈士后人,一位是英雄模范,两个人的思想觉悟相似,有着相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让两人的情谊不仅局限于男女之间,更升华为了一种惺惺相惜的革命情谊。

一年的书信往来后,文绍华和曾行蓉决定结婚。1958年6月,曾行蓉带着开好的介绍信来到了重庆高级步兵学校,在一众战友们的见证下,两人领了结婚证。

两人本应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两口生活,共同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两天之后组织上找到了文绍华谈了谈关于他个人的分配问题。按照规定,他可以选择去往南京军区,但此时18军正在西藏平叛土匪叛乱,组织上询问他的意愿:是去南京,还是回西藏?

文绍华此时已经结婚,回到家后和曾行蓉商量自己的问题。文绍华想回到自己曾经工作战斗的地方,继续保卫一方土地,但又不想曾行蓉新婚后便和自己分离。犹豫之后,他开了口。谁知道曾行蓉的态度则出乎他的意料,她说:“党和国家的需要是最高的,我们要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

得妻如此,既理解自己的信仰,又能与自己惺惺相惜,文绍华深感欣慰,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没有后顾之忧地安心回到了西藏,曾行蓉在送走了丈夫后便回到了成都,而这天才是他们新婚的第二天。

贵州籍烈士新婚燕尔奔赴西藏前线,留下遗腹子63年放牛娃参军入伍“张福林班”的代班长一张一见倾心的照片是去南京,还是回西藏?始终没有瞒住的噩耗

(文绍华与曾行蓉)

一年后1959年六月,曾行蓉十月怀胎,就快要临盆。

曾行蓉奇怪为何丈夫已很久没有寄回来信件,这个疑问一直在她的心头徘徊着。

1959年,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武装叛乱,张福林班和驻藏部队一起,迅速投入了平叛战斗。班长文绍华在率领战士攻占尼木宗叛军据点时奋不顾身,在消灭敌人时献出了宝贵生命。

此时文绍华已经牺牲在了平叛匪乱的前线,由部队寄来的一封信传达了这个噩耗。但曾行蓉所在的单位党政班子知道曾行蓉已经怀胎十月,经不起丧夫之痛,只能一直瞒着。但终究是没有瞒住,在文卫国出生的两个月前,曾行蓉得知了文绍华战死沙场的消息。她悲痛万分,尽管一直被做工作,但幼年丧父、中年丧夫之痛岂是能轻松揭过的伤疤。以至于她临盆时难产,历尽危险后才诞下一子。

贵州籍烈士新婚燕尔奔赴西藏前线,留下遗腹子63年放牛娃参军入伍“张福林班”的代班长一张一见倾心的照片是去南京,还是回西藏?始终没有瞒住的噩耗

(部队的来信)

这年,文绍华24岁,便长眠在了拉萨烈士陵园。

这年,他的遗腹子文卫国出生。母亲为他取名卫国,以此纪念丈夫文绍华为保卫祖国,永远长眠于西藏。

直到文卫国的妻子在今日头条上偶然发现一篇文章——《贵州遵义籍烈士文绍华长眠拉萨烈士陵园,静待亲人》,竟然是为自己的丈夫文卫国的父亲文绍华烈士寻找后人。妻子听他讲述过文绍华烈士的事迹,这才激动地告诉他:“你父亲终于找到了!”

贵州籍烈士新婚燕尔奔赴西藏前线,留下遗腹子63年放牛娃参军入伍“张福林班”的代班长一张一见倾心的照片是去南京,还是回西藏?始终没有瞒住的噩耗

两年前,文卫国代替母亲去往了拉萨烈士陵园,在纪念碑的第一排就找到了父亲文绍华的名字。他内心大受感动,五味杂陈,禁不住痛哭出声,在墓碑前郑重其事地磕下了头......

家里只有一顶父亲遗留下来的帽子,被母亲一直珍藏于柜子的最深处,他的相片则被挂在了家里最醒目的地方,时时被曾行蓉擦拭、抚摸,抑或伫立于相片前久久凝望。如今曾行蓉已八十三岁高龄,儿子告诉她看到今日头条上寻找文绍华烈士后人的消息后,她难得长时间地沉默,老人浑浊的眼眶霎时间便红了起来,长叹了口气,目光慢慢散失了焦距。只有儿子知道,她又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虽然几十年过去,但她悲伤不减,往事并不如烟,只留下无尽的思念......

贵州籍烈士新婚燕尔奔赴西藏前线,留下遗腹子63年放牛娃参军入伍“张福林班”的代班长一张一见倾心的照片是去南京,还是回西藏?始终没有瞒住的噩耗

(文绍华的军功章)

缅怀先烈功绩,告慰先烈英灵,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今日头条公益寻人发起“寻找烈士后人”项目,与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等机构合作,共同为烈士寻找亲人。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体接力寻找烈士后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日头条诚邀全国各地媒体一起参与到“寻找烈士后人媒体志愿服务团 ”中来。

如有烈士后人相关线索,或希望共同参与寻找烈士后人的媒体,欢迎联系头条寻人(邮箱:[email protected];电话:010-58341776、010—83434485)

贵州籍烈士新婚燕尔奔赴西藏前线,留下遗腹子63年放牛娃参军入伍“张福林班”的代班长一张一见倾心的照片是去南京,还是回西藏?始终没有瞒住的噩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