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奥斯卡教育短片《彼得与狼》:孩子的勇敢,能用"困难"来激发一:奥斯卡教育短片—《彼得与狼》二:困难不可避免二:困难激发人的潜能三:勇敢与爱的力量四:请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作者:鲸鱼奶妈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虽然有能力预测到一些行为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如何,但是还有在一些时候,无法预测到意外的到来,正如那句话所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而当我们突遇意外与困难的时候,是都具有足够的能力与心力去面对,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所在。

奥斯卡教育短片《彼得与狼》:孩子的勇敢,能用"困难"来激发一:奥斯卡教育短片—《彼得与狼》二:困难不可避免二:困难激发人的潜能三:勇敢与爱的力量四:请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正如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看,养育本就是一个不断引导孩子进步提升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必须学会着慢慢的放手,培养孩子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这就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和目的。

自信和勇气永远都是人生发展上,要想成功就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很多家长都有意识的努力锻炼孩子在这一方面的水平,但也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引导方法上出现错误、踩到了雷区,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适得其反的不良效果。

对此,我们也经常提倡说,要想孩子勇敢自信和坚强,就需要不断的锻炼提升孩子的独立能力,要给予孩子尝试的机会,不要过度的溺爱和保护孩子,要让他们试着去解决问题,在逆境中不断的强大意志力。

今天就要给大家推荐一部动画短片电影作品——《彼得与狼》,通过这部电影中的情节展示和分析,我们就可以感悟出——孩子的勇敢,能用"困难"来激发。

《彼德与狼》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Prokofiev)1936年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乐童话,故事里面的人物都是用各种不同的乐器来扮演的。此次英国的动画人Suzie Templeton和Hugh Welchman把这个经典故事搬到了现代,并赋予了其全新的结尾。

奥斯卡教育短片《彼得与狼》:孩子的勇敢,能用"困难"来激发一:奥斯卡教育短片—《彼得与狼》二:困难不可避免二:困难激发人的潜能三:勇敢与爱的力量四:请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这是一部黏土定格动画,全片没有一句对话,每个角色被赋予不同的乐器,用栩栩如生的定格动画和风格鲜明的交响乐节奏,将惊险曲折的剧情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在短短30分钟内浓缩了孤独、自由、暴力、勇气和成长等多个主题。

全片无人声,仅仅依靠音乐和音响就塑造了多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富细腻的逐格动画和流畅娴熟的运镜手法营造了一个意蕴深远的童话世界。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结合电影内容情节,来说明困难对孩子内部强大潜能的推动作用。

电影的主角彼得是一个少年,和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一样,这个年纪的他也正是最富有好奇心的,但是爷爷并不允许他出到外面的世界,所以在他心里那扇门就是他的约束与禁锢,在他看来,也许开了门才是获得真正的自由。

但是实际上,危险并不仅仅存在门的外面,即便是在门内,也是存在着危险,这也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一样,做父母的当然不希望孩子遇到危险,但其实身边任何事情都可能构成危险。

奥斯卡教育短片《彼得与狼》:孩子的勇敢,能用"困难"来激发一:奥斯卡教育短片—《彼得与狼》二:困难不可避免二:困难激发人的潜能三:勇敢与爱的力量四:请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孩子的成长过程对其而言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挑战的过程,从咿呀学语到迈开双脚探索世界,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崭新的开始,失败与否其实都已经不重要,因为每一次的经验才是促成进步最关键的因素。

而人的好奇心是会迸发很强大的牵引力,越是被禁止就越是被吸引,爷爷的禁止让彼得更加好奇外面的世界,他渴望走出到外面,那对于他来说才是自由的,而就是在这份对自由的渴望,他选择了铤而走险的偷取钥匙,迈出了大门。

开了门,彼得真正感受到了自由,不论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飞翔鸣叫的鸟儿还是一望无际的平静湖面,一切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如此的新奇。

自由的感觉,就像彼得躺在冰面上一样,舒适,惬意,无拘无束,无牵无挂,周遭的一切都感觉是自己的又不是自己的,世界上就自己一个人。

但是"有得必有失",在彼得获得自由的同时,也必将会失去一些东西。正如爷爷所说的那样,外面的世界虽然很自由,但同样很危险。

奥斯卡教育短片《彼得与狼》:孩子的勇敢,能用"困难"来激发一:奥斯卡教育短片—《彼得与狼》二:困难不可避免二:困难激发人的潜能三:勇敢与爱的力量四:请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彼得在过去不能自由外出的时间里,有两个陪伴成长的好友,分别是一只鸭子和乌鸦,它们虽然只是动物,却在彼得心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分量。

而就在他们三个在结了冰的湖面上开心玩耍嬉戏的时候,一只狼出现了,他的出现无疑打破了休闲愉悦的局面,很快氛围便紧张起来。都知道狼是食肉动物,看到彼得他们,狼很快便发动起攻击,在熟练的捕食技能下,彼得的其中一个好友鸭子被狼吞之入腹。

这让彼得产生了在恐惧之余,更多的是愤怒。

也能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刚来到外面世界的彼得其实还不是很清楚狼的威力,他的内心被悲痛愤怒的情感驱使着。

在这里不得不再多说一点,因为从小被管教着,所以彼得在性格上要更加孤僻一些,无法融入同龄人,却这并不代表他怯懦。相反的,他有着连多数成人都没有的果敢、坚韧和沉着。

于是乎在好友被饿狼吃掉后,缓解下巨大的悲痛情绪后,有了复仇的念头便立刻冷静下来,对形势进行分析,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单枪匹马地与饿狼周旋,最终成功地擒获了恶狼,为好友复仇。

在捕捉到了狼以后,电影情节与原曲故事情节存在了差异,原本彼得和爷爷商量后决定把狼送去动物园,但是动物园却以狼的生性过于凶残而决定处死。

但是就在彼得看到了动物园对动物们的禁锢后,其心境再次泛起了波澜,他想起了自己,想起自己不也是和这些动物一样,向往这自由。

这只狼也是,原本它是自由的,因为自己把它抓来,便失去了自由,现如今还遭遇性命堪忧的变故。

奥斯卡教育短片《彼得与狼》:孩子的勇敢,能用"困难"来激发一:奥斯卡教育短片—《彼得与狼》二:困难不可避免二:困难激发人的潜能三:勇敢与爱的力量四:请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自由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个体来说都是宝贵的,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都应该有平等的享受自由的权利,无论是人还是动物。

彼得选择帮助狼重新获得自由,他本可以让爷爷一枪打死狼,来为好友报仇,或者把狼交给动物园或者屠夫,来换取自己英勇捉狼的荣誉和赞美。但是他却选择既往不咎,毅然放走了曾经的对手,在那一刻的彼得周身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让他瘦小的身躯显得高大无比。

这个改编绝对是神来之笔,它使得原本简洁纯真的童话赋予了现实的残酷意义,将人性的复杂、狼性的残暴以及两者的碰撞与并存凸显无疑,在升华了影片主题的同时,留给观影者强烈的共鸣和无限的反思

在我们的现实中,很多家长其实和彼得的爷爷一样,过于担心孩子在成长的状况,担心孩子的安全会受到危害,担心孩子会偏离设定的发展轨道,只有孩子在自己划定的范围内活动,遵守自己的安排才会感觉到安心。

但是家长安心了,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却不是如此。

奥斯卡教育短片《彼得与狼》:孩子的勇敢,能用"困难"来激发一:奥斯卡教育短片—《彼得与狼》二:困难不可避免二:困难激发人的潜能三:勇敢与爱的力量四:请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当孩子被当成了温室的花朵来保护,那么他们必定承担不住外面世界的风吹雨打,情感的满足虽然是可以让孩子得到安全感,但同样来说"副作用"是更容易产生不良影响的。

这里就是我们要说的"挫折教育",但是很多家长虽然知道这个方法,却拿捏不准困难营造的程度。

在这里要记住以下几点:

· 要以教育引导为主,营造困难为辅。

· 要结合孩子自身能力情况,不要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

· 做好引导工作,锻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总结经验的效率。

· 制造困难的频率也要控制住,不要过于的频繁。

· 当孩子遭遇失败的时候,家长也要及时的引导孩子进行消极情绪的发泄。

让孩子更加优秀的发展是我们做家长的目的所在,我们只要多一些耐心和细心,把控好"困难"的程度,就可以对孩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是鲸鱼奶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专注育儿知识和分享育儿经验,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关注我,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