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才高八斗”的曹植,是如何输给曹丕的?

作者:不出牖社
“才高八斗”的曹植,是如何输给曹丕的?

曹植影视剧中的形象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困,对曹植尚抱有一丝希望的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

临行之际,魏太子曹丕在自己的府第为曹植饯行。

太子府觥筹交错,丝竹管弦之声悦耳。在曹丕和吴质等人的频频祝酒下,平日里“饮酒不节”的曹植已露出醉意。

不久,曹植便昏昏沉沉,酩酊大醉。

吴质:“酩酊大醉,酩酊大醉!”

曹丕:“已酩酊大醉?”

吴质:“我们将计就计,将临淄侯直送前辕,丞相见此行状,”吴质转身看了看醉酒中的曹植,“嘿嘿……”

曹丕:“子建别怪为兄,你还是活在醉梦中为好。”

“才高八斗”的曹植,是如何输给曹丕的?

曹操对于曹植此行仍然放心不下,便下令传召曹植,想要“有所敕诫”。然而,曹植醉酒,数召不至,当看到酒气冲天的曹植的时候,曹操大怒,收回了成命。曹植失去了他的政治生涯中最后的一次机会。

是曹植有意醉酒,以期兄长登基之后放自己一马,还是曹丕故意设计,历史的真相已不得而知,但曹丕的目的达到了。

“才高八斗”的曹植,是如何输给曹丕的?

《军事联盟》曹丕的形象

建安二十五年,一代枭雄曹操病逝于雒阳。曹丕继位魏王、丞相,改元延康。曹丕受禅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天下初定。

曹植却活在了砧板上,等待他的将是不可知的悲惨命运。

南朝诗人谢灵运称曹植有“八斗之才”。清初诗坛盟主王士祯誉曹植为“仙才”:汉魏以来两千多年能和曹植并排站的唯有李白和苏轼。

唉!子建兄高才如斯,你怎么活成了这般样子?

“才高八斗”的曹植,是如何输给曹丕的?

想当年,你意气风发,15岁,随父东征海贼管承至安丘东北;16岁,随父北征柳城,东临沧海;17岁,南征刘表至新野,与孙权战于赤壁,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何等的快意!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一时兴起,便让臣子们登台作赋,曹植一气呵成,写下《登台赋》。史载“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从明后之嬉游兮,聊登台以娱情。见天府之广开兮,观盛德之所营。

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之太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仰高台巍峨,颂父王盛德,曹植这篇情景交融、才气横溢的《登台赋》,把他所有的兄弟,特别是同样善于辞赋的哥哥曹丕,都比了下去,虽然曹丕那篇也不错。那是曹植一生当中最为得意的一段时光。

那么,发生了什么,让曹植与太子之位,渐行渐远呢?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植转封临菑侯,备受荣宠。

七月,曹操攻孙权,让曹植留守邺城,临行前告诫曹植说:“当年我担任顿邱令的时候二十三岁,回想起那时候的所作所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怎能不发奋图强呢!”

邺城是曹魏的政治中心,将这样既重要又敏感的任务交给曹植,似乎已经在向世人表明:自己有意培养曹植作为继承人。

然而,曹植“放荡不羁,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的行为,终究还是让曹操失望了。

“才高八斗”的曹植,是如何输给曹丕的?

建安二十三年,曹植在一次醉酒后,擅自打开了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的司马门,奔驰于只有皇帝才能走的驰道上。

对于曹植的这种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罔顾礼法”的行为,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

有分析说,建安二十三年,曹彰奉命出征乌桓无臣氐,大胜。当曹彰自代郡回师邺城的时候,曹丕对曹彰说:“你刚立了功,面见陛下注意不要自夸,回答问题要表现得谦虚。”曹彰依计行事。曹操听闻曹彰与皇帝的对答后甚是满意,赞道:“黄须儿,居然大不简单!”

曹植看到曹丕与曹彰结盟,心中郁闷,便借酒兴夜闯司马门,叱骂“黄须儿”,从而铸下大错。

有分析说“植素无此(夺嫡)念,深自敛退,虽丁仪等坐诛,辞不连植”。

“才高八斗”的曹植,是如何输给曹丕的?

而隋朝教育家、思想家王通却认为:“陈思王可谓达理者也。以天下让,时人莫之知也。”

无论怎样,曹植的这种出格行为,令曹操深感失望:此子如此轻躁冒进,如何托付万世基业? 史载:“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曹操随即下达《曹植私开司马门下令》:“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自临淄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

而后又下达了《又下诸侯长史令》:诸侯长史及帐下吏,知吾出,辄将诸侯行意否?从子建私开司马门来,吾都不复信诸侯也。恐吾适出,便复私出,故摄将行,不可恒使吾【以】(尔)谁为心腹也!

最终下达《立太子令》:汝等悉为侯,而子桓独不封,而为五官中郎将,此是太子可知矣。

点破了要立曹丕为太子的铺垫和决心。

建安二十四年的这次试探,令曹操对曹植彻底死心。同年杀杨修,剪除曹植最有力的臂膀。

延康元年(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位,诛灭丁仪三族,向世人宣示,接近曹植者,有如此子!

黄初四年(223年)五月,由临淄侯被贬为鄄城王的曹植,与同母兄弟任城王曹彰、白马王曹彪一起赶赴京师,朝见魏文帝曹丕。

然而入京不久,曹彰暴甍。

卞太后为救曹植,对曹丕恸哭道:“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世说新语》)

离京分别之际,与曹彪关系一直很好的曹植悲愤之极,写下《赠白马王彪并序》:“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谐,中更不克俱。鸱枭鸣横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黑白,谗巧反亲疏……”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才高八斗”的曹植,是如何输给曹丕的?

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四处转徙,形似囚徒的曹植在郁郁寡欢中离世,年仅41岁。

人们认识曹植,大多是受民间广为流传的“七步诗”的故事的影响。

“七步诗”最早见于南朝宋人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里:文帝曹丕命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曹植应声为诗一首:“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才高八斗”的曹植,是如何输给曹丕的?

洛神赋图

人们并不在乎历史的真相和细节,而是将深深的同情给了这位才情极高的悲情王子,并附丽予他“洛神”甄宓的凄美爱情,这同他的《洛神赋》一起,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翩若惊鸿,惊艳至今。

(图侵必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