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盘庚迁殷实行兄终弟及,因迁殷地,武丁继位开创盛世,武丁中兴

作者:华哥历史观察站

盘庚迁殷

商朝自汤建国以来,前后经历了十个王,均在毫定都。但自第十一代仲丁起到盘庚前的第十九王阳甲为止的九个王朝,竞五次迁都,其中十一王仲丁迁傲(今河南荥阳东北),十三王河甲迁相(今河南内黄东南),十四王祖乙迁邢(今河南温县东),十五王祖辛迁庇(今山东郓城北),十八王南庚迁奄。迁都为何如此频繁呢?

盘庚迁殷实行兄终弟及,因迁殷地,武丁继位开创盛世,武丁中兴

原来毫、傲、相、邢、庇、奄六个王都,均在黄河两岸,为的是用水便利,但黄河又是一条常出问题的河流,大雨一来就泛滥成灾,汛期一到,水害更大,如邢就曾被水淹没。黄河泛滥时,大水冲毁良田,人民无所收获,而商人中的贵族豪富,大发国难财,更加剧了国家的财政恐慌,甚至造成王室穷、贵族富的局面,许多大户因此无视王权。故摆脱黄河水害,成了摆在商政权面前,也是摆在新当政的商王盘庚面前的重大难题。

同时,商朝王位继续采取“兄终弟及”的方法,即兄死由弟继位,直至少弟死后,再由长兄之子继位。兄终弟及这个王位继承法与父死子继法相比,使有权当商王的家族人选相应增加了。

十一王仲丁的父亲太戊是少弟,传说他继位后出现了一件奇事:毫都的宗庙生出一棵妖树,一半是桑,一半是谷,一夜间,妖树长得又高又粗,而且两部分互相争斗起来,太戊十分恐惧,后经相辅伊陟的提醒,太戊大修德政,以德克妖,终于使桑树自行枯死。这个传说其实是太戊时期王位继承斗争尖锐化的反映,是王位传自己儿子,还是传给长兄儿子的两种不同势力的斗争。由于太戊的安抚政策奏效,传子派暂时得势,但反对派的力量还相当强大。

太戊为了转移本族的矛盾,大肆兴兵伐方国取胜,出现了所谓的“中兴”的局面,太戊也就成了商王中地位显赫的“中宗”。但“盛世”随着太戊的去世而消失,两派斗争再度激化,取得王位的太戊之子仲丁无力应付势力强大的反对派,只得迁都于瞰,首创了商王迁都的记录。从仲丁到阳甲的九个王朝,两种势力交替占上风,王都五度迁移,造成“九世之乱”的局面。内乱必引起外患,商王朝西方、北方的方国,如周、土方、舌方等趁机崛起,又不来朝贡商王。

如上种种原因,致使盘庚决定迁殷。盘庚迁殷在商朝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盘庚后第三王武丁时期,商王朝的统治达到极盛阶段,在盘庚迁殷后至商灭亡经8代、12王、273年,再也没迁过王都,因此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或殷商。

武丁中兴

武丁是商代后期功业最盛的君主。武丁号称高宗,为盘庚弟小乙之子,盘庚之侄。武丁少年时代,其父小乙曾让他行役于外,长于民间,和平民一起参加劳动,生活困苦,知稼穑艰难。小乙死后,武丁继位。即位之初时,“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对此,一有人认为是默以思道;有人认为是一种“丧制”;有人认为是武丁曾患“不言症”。

盘庚迁殷实行兄终弟及,因迁殷地,武丁继位开创盛世,武丁中兴

武丁亲政之后,勤于政事,注意节俭,能很好地治理国家,其特点之一,就是任用贤才。他在民间时,听说虞(今在山西平陆一带)地有位贤人甘盘,便去拜访,求教治国之道。他将甘盘请到朝中任相,辅佐朝政。傅说是隐居在民间的另一位贤人,据说他是胥靡出身,胥靡乃罪犯奴隶,启于圈土之上,圆土乃商朝监狱。说“衣褐带索”,在傅险这个地方筑城。武丁梦中得说,即派百工到广野之地求说,推他为相。因为他是在傅险被发现的,故又称傅说。武丁任用甘盘、傅说等人,在巩固统治的基础之上,也利用发展起来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对周围的方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

在商朝约六百年的历史上,盘庚迁都至股(今在河南安阳小屯)是一个转折点。从此,商朝一直到纣灭亡的273年间,再没有迁徙王都。它扭转了商中期一度出现的“九世之乱”的局面,加强了商王朝的统治,对发展社会生产起到推动作用。商朝同四周分布的方国曾不断发生战争,但以武丁时最频繁,最剧烈,这点在商朝的甲骨文中有所反映。

武丁用兵的重点是西北方的舌方、土方、鬼方。

舌方居住在今山西、陕西北部直至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以北,是西北地区的游牧部落,武丁时舌方非常猖獗,屡次寇商边界,甚至侵于商郊,商王经常接到扯君的紧急军情报告。武丁曾多次亲自率兵征伐,所用兵力多达三五千人。甲骨文中有“登人(征兵)五千”,及很多“王往伐舌方”的记载,足见战争激烈程度和规模之大。土方居住在今山西北部一带,武丁时土方曾与舌方联合侵犯商的属国扯,土方在的东面,进犯的东部边境,舌方在扯的西面,进犯扯的西部边境。甲骨文有“扯盛告曰:土方征于我东鄙……”对付土方这个强悍的部落,武丁也要亲自征伐,甲骨文有“王伐土方”的记载。用兵人数,最多亦达五千,可见土方之强,不在舌方之下。鬼方居住今陕北、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以北的辽阔地区,是强大的游牧部落。武丁曾命震率军讨伐鬼方,并调动西部属国的兵力,花了三年时间,才平定鬼方,一部分鬼方人被迫西移。

商朝西北的敌人还有羌方,羌人善于养马,“多羌马”在商朝的战争和商王的田猎中起着重要作用。武丁为掠夺羌方的财富,曾对其大举用兵,所征调的兵力,竟达一万多人

羌方居住今晋南、陕西一带,也是商时用兵的主要目标。甲骨文中有关羌方的记载很多,武丁时伐羌方所用兵力最多,远远超过伐舌方、土方的人数,最多的一次是妇好率领1.3万人征伐羌方。妇好是武丁的配偶,1976年在安阳殷墟小屯发现的妇好的墓,殉葬武器达一百二十余件,这表明墓主人生前是一个率兵征战的巾帼英雄。在战争中俘虏的羌人,被商人用作人殉人祭的牺牲。甲骨文记载了很多这类的材料,数字是惊人的。

盘庚迁殷实行兄终弟及,因迁殷地,武丁继位开创盛世,武丁中兴

商朝在南方无劲敌,武丁曾经南征,“奋伐荆楚”,此后,商朝的势力延伸至长江以南地区,被武丁征伐过的方国还有缶、蜀、方、基方以及江淮流域的虎方等。武丁征服了商朝西北至南方的广大地区。如《诗经》所云:“武

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旗十乘,大糟是承。邦幾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匹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庙号高宗,死后由其子祖庚继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