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我,一个80后大叔的角度,讲一讲当年吃方便面的那点事儿

作者:金甲叁在延边

方便面,对于80后来说,总会有一些故事。

在我们小时候,方便面是稀罕物,别看当时一包方便面几毛钱,想天天吃上一包,那得是啥家庭?

记得我们当时最早吃过的方便面是

肉蓉面,纸包的,就一袋干粉调料包,却能煮出醇厚咸鲜的汤底。

这款方便面在我们老家吉林延边依旧深受当地人喜爱,尤其是我们这些80后,吃完烤串一定来上一碗肉蓉面,我们习惯地称之为“汪清面”。

父亲那时候很年轻,饭量大,常说我一顿怎么也能吃个七八包肉蓉面。

母亲很爱开玩笑,一下子就煮了十包,满满一大锅,父亲吃了不到一半便举手投降,从此再也没吃过一口方便面了。

从我,一个80后大叔的角度,讲一讲当年吃方便面的那点事儿

美味肉蓉面

为了吃一包肉蓉面,我们那时候就玩起了“众筹”!

我们80后小时候没有多少零花钱,小伙伴们嘴馋肉蓉面,就凑钱买了一包,跑到同学家里,烧了一壶开水,就忙不迭地泡上了。

醇香的味道,让我们一帮熊孩子口水直流,掐着时间焦急地等待。面泡好了,一人一筷子,谁敢多吃一口必遭到群殴,汤水也是要分的,一人一口汤,真鲜亮啊。

不一会儿,泡面的大碗像被舔过一样干净,众人咽着唾沫看着彼此。

“谁兜里还有钱吗?”

沉默中藏着意犹未尽的不甘……

从我,一个80后大叔的角度,讲一讲当年吃方便面的那点事儿

三鲜伊面

肉蓉面的热潮未过,三鲜伊面就来了!

三鲜伊面的出现,迅速地俘获了我们这些熊孩子的芳心,那时候能吃上一包三鲜伊面,足够在课间10分钟吹一会儿牛皮的。

三鲜伊面的面饼更加酥脆一些,干吃方便面成为了我们的时尚。

面饼捏碎,撒上调料包,再摇一摇让每一块面饼沾满调料粉,吃一口酥香咸鲜,吃完了手指头都要嗦嘞一下,就是那个味儿!

从我,一个80后大叔的角度,讲一讲当年吃方便面的那点事儿

北京麻辣方便面

说到干吃方便面,就必须要说到:北京麻辣方便面。

北京麻辣方便面,我曾经固执地认为这就是北京特产,并且我至今固执地认为这款方便面只适合干吃。

北京麻辣方便面是典型的油炸面饼,酥脆香中带着一丝生面味儿。

就是这点生面味儿,最是迷人,爱者甘之如饴,吃不惯的人终生无爱……

从我,一个80后大叔的角度,讲一讲当年吃方便面的那点事儿

康师傅方便面,老包装

康师傅方便面,曾是我们小时候“方便面世界的天花板”。

还能记得康师傅方便面的老包装的人,至少都是80后了……

那时候的康师傅是真心血贵,要是能吃上康师傅碗面更是奢侈,同价格在我们当地可以吃上一碗牛肉汤,牛肉满满一碗,骨汤无限续。

记得当时邻居家大爷爱喝酒,喝完酒就让大娘泡上一个康师傅碗面,大爷嘴刁,面泡得不合口味便直接倒掉,每次看到我都痛心疾首……

“你不吃,给我啊!”

从我,一个80后大叔的角度,讲一讲当年吃方便面的那点事儿

福满多方便面

上中学时,福满多方便面成为了口粮!

那时候网吧才刚刚出现,红色警戒,三角洲,反恐精英,消耗了我们大量的网费。

上网花的钱,都是从嘴里省出来的。那时候的方便面不再是儿时的稀罕物了,反而成了省钱的口粮。午餐和晚自习之前的晚饭,顿顿吃方便面,条件好了加根儿火腿肠,省下的钱全贡献给了网吧。

福满多方便面,便是那时候我的口粮,尤其是那款香辣牛肉口味,至今闻到就脑仁疼,实在是吃顶了。

从我,一个80后大叔的角度,讲一讲当年吃方便面的那点事儿

今麦郎,弹面

上大学了,我从东北跑到了呼和浩特读书。

大学食堂的伙食,大家是知道的,价格实惠,方便快捷的方便面成了胃口的调剂。

当时,宿舍8个人总是在一起泡面,吃的就是当时很流行的今麦郎弹面。

泡面之前,老大总是安排,谁去打水,谁去买方便面、鸡蛋、火腿肠,那时候我们饭量很大,一个人3包面,8个人围坐在一起秃噜面条,隔壁宿舍常说我们宿舍跟养猪场开饭似的……

从我,一个80后大叔的角度,讲一讲当年吃方便面的那点事儿

老坛酸菜方便面

工作后,我成为了北漂。

北漂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工作经常加班,通勤时间又长,回到家里已然是深夜。

身心俱疲早已无心做饭,一碗老坛酸菜方便面,晚饭加宵夜,度过了无数个难眠的夜晚。

从我,一个80后大叔的角度,讲一讲当年吃方便面的那点事儿

在东北,方便面可以作为“冰雕”

2019年,离开北京回到东北生活。

家里饭菜吃多了,是不是还挺怀念方便面的滋味,隔三差五地煮上一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煮方便面,你吃不吃啊?”煮方便面前,我常问妻子。

“我才不吃呢!”

不一会儿,厨房里飘出方便面的味道,妻子闻着味儿就溜达着过来了。

“我尝一口啊!”妻子拿着一副筷子说:“挺香的。”

“去一边去!”

#方便面##北京方便面##80后的记忆##方便面独门秘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