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归途(前程往事)

作者:半岛文学
归途(前程往事)

1982年秋末冬初,我因故转到三、四里以外的他乡去读书。刚走进异乡学校的大门,吃住都没有着落,只能学校家里来回往返奔波。

夕阳把它最后的光芒洒向大地的时候,最后一节睌自习下了,当时正在上初三的我,下午课上完有两节晚自习课,最后一节自习课是在晚8:00下课,然后全校统一放学。

对于近处的学生来说,互相结伴几分钟功夫就能回到家里,而我因为家里学校较远又独自一人没有结伴而行的同学,只能自己一个人回家。背上书包离开学校,慢慢地看不见了近处回家的同学,剩下我独自一个人奔走在乡间的土路上。村庄、树木草丛一点点走了过去,前面出现了一望无际的原野,夕阳西下,田野远处的景物变得朦胧模糊起来,天开始变黑,看不清小路前面的东西,一个人静静地走,耳边响着“噗嗒噗嗒”单调而沉闷的脚步声。心中不免产生少许害怕的感觉。偶尔风起,吹动路边的野草野树枝"哗啦啦”做响,似乎是有人在身后跟着,猛回头朝后望去,却什么也没有。

尽管老师讲过世间本没有什么鬼怪神灵,但自小听过的鬼怪故事及传统观念在脑子里根深蒂固,还是难以一时从头脑中消除。看看周围空旷昏暗的田野,我不敢眨眼,竖起耳朵,手里紧紧捏住斜挎在肩上的书包,继续向前赶路,凭感觉判断马上就要到家乡北沟塬上的墓地了,我心里开始紧张得不行,心"咚咚咚……"地剧烈地加快了跳动,几乎要蹦到嗓子眼了,一边默念着,千万别岀什么事情!一边用手用力地捏着书包却不知什么时候手心已渗出了汗!心想,即就是现在出现一个自己平日里最不愿见的人给自己壮壮胆也行啊,但是幻想归幻想,墓地边的路还得过。

正在这时,前面道路不远处出现了一点点火光,一闪一闪的挪动,我的头发"刷"地竖了起来,头皮发麻发紧,脚步僵硬变得步履越来越缓慢,我本能地俯下身随手抓起路边田里的一把土,随时应付眼前出现的变化。我紧盯着前面的火星,丝毫不敢懈怠,却看见那东西不但左右摇摆不定,而且还欲来欲向我逼近……火星逼近,随着火星的一个黑影也逐渐向我靠近,咋与人高低差不多呢?我心中疑惑纳闷,屏住呼吸不敢作声。正在我惊慌失措的时候,听见对面黑影处传来了一声苍老的咳嗽声,这才听清是一个人,走近一看,是本村的五十多岁的老头儿岳由胆口中叼着个香烟,一闪一闪的亮着光,随着人走左右摇摆不定!他看见我随口问了一声"刚从学校回来?"我赶紧回答"嗯",又问他,"天晚了,你干啥去呀?""噢,去墓地上坟烧纸。”互相问候搭话之后,我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扔了手中攥着的土,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大踏步回到家中。

回家安顿已毕,第二天一大早还得赶回学校,6点钟早读,5:30左右就得往学校里赶。早晨起来洗漱已毕,父亲不能送我送得太远,出了村他就返回要操心白天家里地里的活,路上又剩下我一个人,在天还黑乎乎的时候赶往学校,受了昨天晚上的一场虚惊,我改变的去学校的路线,改由巩东村子的斜坡北上去上学,为了给自己壮胆,爬坡上塬后我开始哼起了歌曲,打破田野寂静沉闷的气氛,正在哼着小调的时候,前面不远处的路边草丛"哧溜"一声,嗖地窜出了一个黑乎乎的家伙,箭一般地横穿土路向田地中跑去,不大功夫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这猛不提防着实吓了我一大跳!凭我小时候常在沟边土塄草滩割柴挖药剜草的经验,判断那十有八九是被我惊跑了的一只野兔子。因为家里仅有的一只手电筒坏了还没有购买,再说带到学校去白天无用还不方便,也就摸黑上路去学校了。野兔跑了之后,我加快了步伐,早六点以前赶到了学校。

一天的学校生活很快过去了,又到了放学回家的时候,经过前两次路边遭遇的教训,我选择了往返学校的第三条路线,走接近家乡塬上的北沟巩东土塄坎羊肠小道回家,这条路避开了大片的墓地,经过最北边一小块墓地,还离得较远。可是荆棘丛生的北沟土塄的路西边,南北约一里多长的地方长满了高出我一头的野枣、构树、野生榆树等等,路上要走过去只能容下一个人行走,两个人并排走根本不行,路太窄稍不留意就会掉到黑咕隆咚的北沟里,报销不了也会摔得够呛!正当我摸索着前行的时候,昏黑暗淡的天空传来一声凄厉的叫声,划破了夜空,吓得我浑身一激灵,抬头看时,那东西已无影无踪,我心中暗暗骂道:该死的老鹰迟不叫早不叫,偏偏在人寸步难行的时候叫,差点让人栽到沟里去。放眼望去,路旁高耸着的野树野草仿佛怪兽般地一个个挺立于黑乎乎的沟畔崖边上,让人心存余悸。虽说绕开了墓地,但是北沟以西的那一堆堆坟墓并不太远,睁眼还是在暮色中可见不知名的墓堆一个坟头接一个坟头,我蹑手蹑脚艰难地向前摸索着走,生怕脚下、周围、眼前有个闪失。约莫走了半里地的功夫,前面一束亮光若隐若现,慢慢朝我这个方向而来,欲来欲近,莫不是又碰上什么?正在我胡乱猜测时,对面传来叫我乳名的声音:"林儿……"是爸爸!这下我可高兴坏了!"哎一"我大声地回应着,手电筒的亮光穿草而过照在我身上,夜不再黑暗。父亲走近我说买了个新手电,随手接过我的书包,我和爸爸一起愉快地穿过了难行的北沟塄坎路,走出了荆棘丛生的北沟,从小路来到王家沟小坡。

爸爸中等偏上的身材,一身蓝色布制服穿了好多年了,不到五十的人额头上却布满了皱纹,黑瘦黑瘦的脸庞是长期干农活留下的印记。他不但是一家之长,也成了我的保护神!

走过王家沟中的小坡,便来到村中,不大功夫就回到家里。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与爸爸约定,只要爸爸没有特别要紧的事,都会在北沟来接我。后来爸爸联系了一个多年很少来往的老亲戚,说好放学后住在那里,爸爸就不需要再辛苦来接我。上学路上,爸爸用他的实际行动破除了我心中的恐惧、迷信,无声地鼓励我去磨炼意志,克服困难!爸爸那束手电的亮光,穿过漆黑的夜晚,闪着光芒,如天空中的星月,迷途中的火炬,温暖亮丽,照耀我前进的路。爸爸的身影,如八九点钟的太阳,跃出地平线,欲来欲明,欲来欲亮,照亮着我以后的人生之路!

作者简介:王小林,1966年生,岐山凤鸣镇大营社区巩西二组人。1983年在《宝鸡文学》发表散文《弟弟》,后在《宝鸡青少年》发表诗歌《童年》。1987年高中毕业后参加福建省屏南县《三坚》诗社多年,发表诗歌数首。后为北京《农民日报》会员,名字被列入该报出版的《中国现代艺术人才大集》陕西籍文学类人才。近年来文章散见于《陕西农村报》、《岐山作家》、《岐山校园文学》平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