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月幼儿家中窒息命悬一线 120接线员教科书式遥控指导化险

作者:光明网

“我小孩窒息了怎么弄?”“现在你托着孩子下巴头朝下,屁股要比头高,放在你腿上,然后拍后背……”近日,南通一位母亲因为孩子在家窒息了,拨打120求助,接线员远程指导窒息幼儿母亲实施“小孩海姆立克急救法”,最终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挽救了这条鲜活的小生命。接线员冷静地教科书式指导引来众多网友叫好,幼儿母亲在孩子命悬一线时,表现出的急而不慌、冷静配合,同样打动人心。

紫牛新闻记者 朱亚运

惊险

窒息幼儿命悬一线

120接线员教科书式应对

“喂,你好,120!”“我小孩窒息了怎么弄?”12月11日下午5点38分,正在值班的南通120急救中心接线员庄林林接到一个求救电话,一名出生仅两个月的幼儿气管被卡,在家突然窒息,情况十分危急。透过电话,庄林林能听出幼儿母亲秦女士语气急促,紧张又焦急。

“多大的小孩?”庄林林冷静地询问孩子年龄及状况。“两个月大,我小孩因为剧烈地哭,哭得一口气上不来,现在窒息了,我现在怎么弄?”秦女士心急如焚,紧张的情绪一直从电话那头传来,声音颤抖,喘息急促,几乎快要哭出来。

“现在你托着孩子下巴头朝下,孩子屁股要比头高,托住下巴放在你腿上,然后拍后背,拍后背两个肩胛骨中间,用掌端拍……”分秒必争的紧急关头,庄林林并没有慌乱,凭着经验判断孩子可能被痰卡住了气管,随即准确地告诉秦女士如何实施“小孩海姆立克急救法”。

“还是没有反应,还是没反应!”焦急的秦女士几乎喊了起来。“两个手指按着肚脐眼上面一点,大概胃的那个位置,左右两个大拇指按三四下,再反过来拍,反复几次……”庄林林继续沉着冷静地告诉秦女士如何操作。秦女士复述着庄林林说的每一句,不断地重复着步骤,话语间显得急促,但始终保持冷静。

“他有一点点反应了,他又用力吸了一下,他还没有哭出来。”多次按压拍打后,孩子有了稍许反应,秦女士紧悬的一颗心,也稍微放松了些。庄林林接着说:“用掌根往前推着拍。”

“用掌根往前推着拍,屁股比头高。” 秦女士也继续复述着庄林林的话。“他哭了吗?好了吗?”庄林林问道。

“谢谢你啊!”直至孩子有了哭声,秦女士克制的紧张情绪终于宣泄出,停顿数秒后,电话那头传来沙哑的感激声:“谢谢你啊,好了好了!”此刻的秦女士已经泣不成声。

庆幸

打120本想喊救护车

没想到远程指导救了孩子

“没想到120接线员会在电话里指导,当时只想着把孩子尽快送到医院。”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秦女士由衷感激的同时,也有些意外。

秦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孩子哭得厉害,突然就窒息了。自己和孩子爷爷特别紧张。刚开始孩子爷爷尝试着弹脚底、掐人中,孩子均没有反应,孩子爷爷又做了心肺复苏,但仍然没有反应,情况十分危急。“我已经拿上车钥匙,准备送孩子直奔医院,又一想来不及,就立即拨打120,期望救护车能尽快赶来。”秦女士说。

孩子命悬一线,秦女士拨通电话,“一开始我并没有哭,我知道哭是没用的,只有照着接线员的指导做才有希望。”随后就“上演”了接线员庄林林教科书式指导施救的全过程。

“那位接线员在电话里给了我一些指导,我就照着做了。”秦女士说,孩子当时在爷爷手上,接线员指导如何操作,我就复述传达给孩子爷爷,由爷爷按步骤施救。“一开始做那两下,孩子还没有反应,多做了几下之后,孩子开始有点反应,开始吸气了。”秦女士说,直到看见孩子吸气的那一刻,自己悬着的心才放松了些。

秦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心里是十分慌乱的,事后才反应过来,原来接线员指导的正是自己学过的“小孩海姆立克急救法”,“当时太慌张了,我都忘记了。”

“如果没有接线员的话,孩子可能真的留不住了。”说到此处,秦女士有些哽咽。南通市120急救中心回访了解到,目前秦女士的孩子已无大碍。秦女士也通过急救中心表达了对接线员庄林林的感激。

欣慰

立功的接线员是个奶爸

家长的信任至关重要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挽回孩子生命的概率比较大。”提起这次施救,庄林林坦言,这只是自己的常规操作,也是最适合的施救方式,“当时正值下班晚高峰,如果派救护车过去,难免会遇上堵车。”

在庄林林看来,这次成功施救也归功于家长。他告诉记者,这次家长发现比较及时,是在孩子刚开始窒息的阶段,如果小孩窒息时间长了,嘴唇会发紫,将对大脑造成损伤。“窒息抢救的黄金时间一般在3分钟内,超过20分钟,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损伤的概率会越来越大。”庄林林说。

庄林林同样认为,家长的信任在施救过程中至关重要,“这位家长当时慌而不乱、比较冷静,充分信任和配合我们。家长在救援过程中描述得很清楚,根据描述我也能设身处地地进行指导。”最终在庄林林指导下,不到两分钟,家长一步步把孩子救活了过来。

事实上,这种情况并非庄林林第一次遇到,已在接线员岗位上工作5年的他,有过四五次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成功的经历,积累了不少急救经验。“如果我们也慌乱紧张的话,家长会更焦急。”庄林林说,只有自己沉着冷静地指导家长,家长也理性地去按照步骤做,“海姆立克急救法”才更有效。

“救人是第一位的,在救治的时候必须分秒必争。”再一次挽救一条鲜活的小生命,让庄林林感到欣慰。庄林林也是一位父亲,他的孩子今年3岁。庄林林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带孩子时间比较多,所以比较关注孩子急救方面的知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能够再次挽救一个家庭,感到很庆幸。”庄林林说。

来源: 扬子晚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