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支投降敌国,一支血战到底,畏兀儿亦都护后裔截然不同的结局

一支投降敌国,一支血战到底,畏兀儿亦都护后裔截然不同的结局

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连尚三位蒙古公主,其中第一位卜鲁罕公主早亡没有生育,第二位八卜叉公主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帖木儿补化和篯吉,第三位兀剌真公主生了第三子太平奴。

帖木儿补化以其敏锐的眼光在皇室内讧的两都之变中站队正确,得以参与军国重事主持枢密院,升任中书左丞相,成为任职最高的亦都护。

帖木儿补化的堂侄伯颜不花的斤,出身名门,文武双全,在元末风云突变之际,坚守孤城半年之久,为元国尽忠到最后一刻,力竭殉国死。

1,官运亨通的帖木儿补化

帖木儿补化是纽林的斤的长子,是元皇室的外孙,同时又是皇室的驸马,他娶了太宗子阔端的孙女朵儿只思蛮公主。

在武宗时期入宿卫,后来又为武宗、仁宗生母答己太后怯薛,仁宗时期,出任巩昌等处都总帅达鲁花赤,一直在朝廷任职。

延祐五年【1318】十一月,其父高昌王、亦都护纽林的斤薨,帖木儿补化赶去永昌奔丧,请以王爵让叔父钦察台承袭,钦察台不同意,叔侄互相谦让,帖木儿补化才袭封高昌王、亦都护。

英宗时期,帖木儿补化与喃答失王共领甘肃诸军,且治理其部,至治三年【1323】八月,南坡之变后,泰定帝继位,十月诏帖木儿补化与其他宗王分镇襄阳,寻拜开府仪同三司,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可谓官运亨通。

在两都之战中支持武宗之子文宗图帖睦尔,“佐平大难,”得到重用,被文宗任命为知枢密院事、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参总戎机,又在天历二年【1329】正月拜中书左丞相,十月,又拜御史大夫,改知枢密院。

一支投降敌国,一支血战到底,畏兀儿亦都护后裔截然不同的结局

著名的《高昌王世勋碑》就是文宗为了表彰帖木儿补化“佐朕理天下,为丞相,为御史大夫,文武忠孝,厥绩懋焉”之故,“伐石树碑,而命国史着文而刻焉”。

天历二年年底,为了专心供职朝廷,帖木儿补化就把高昌王、亦都护的爵位让给弟弟篯吉承袭。篯吉在位时间很短,至顺三年【1332】五月就薨了,由三弟太平奴袭爵高昌王、亦都护。

帖木儿补化的政治生涯在文宗时期走向巅峰,文宗死后顺帝继位后,随着燕帖木儿家族和蔑儿乞伯颜的相继倒台,顺帝亲政后,这位前高昌王、亦都护开始倒霉。

后至元六年【1340】二月,伯颜罢,十月,帖木儿补化拜中书左丞相,监修国史,次年【1341】罢,至正十一年【1351】,这位前高昌王、亦都护被丞相脱脱杀,原因不明,同时受到牵连的还有现任高昌王、亦都护太平奴。

太平奴兄弟被杀后,高昌王、亦都护的职位由月鲁帖木儿承袭,月鲁帖木儿和太平奴兄弟是什么关系,目前并不确定,新元史说月鲁帖木儿是太平奴的儿子,杨继红说应为帖木儿补化的长子,总之,这个月鲁帖木儿在太平奴兄弟死后成为新的亦都护、高昌王。

月鲁帖木儿在至正十三年【1353】六月,奉命讨襄阳、南阳、邓州贼,薨于南阳军中,由儿子桑哥承袭爵位。

桑哥并没有具体事迹留下来,不知在位几年,他之后由叔父不答失里承袭高昌王、亦都护,不答失里是帖木儿补化的儿子,尚阿哈也先忽都公主,生子和赏。

和赏就是末代高昌王、亦都护,在洪武三年【1370】八月,率所部投降明国,被封怀远将军、高昌卫同知指挥使司事,世袭,薨于洪武七年【1374】九月十八南京寓舍,年仅28岁。

高昌王亦都护家族除了帖木儿补化在文宗朝显贵无比之外,纽林的斤的兄长雪雪的斤的后裔伯颜不花的斤在元末也比较知名。两支的区别是前者投降敌国,后者宁死不屈殉国而死。

一支投降敌国,一支血战到底,畏兀儿亦都护后裔截然不同的结局

2,孤臣浴血守信州

伯颜不花的斤,字苍岩,是雪雪的斤的孙子,朵儿的斤之子,母亲是太常鲜于枢之女,鲜于枢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和赵孟頫齐名,被誉为元代书坛二杰、二妙。伯颜不花的斤类其外祖,聪慧好学,通晓音律,善草书。

雪雪的斤做过亦都护,朵儿的斤被封荆南王,伯颜不花的斤恩荫出仕,因为御贼有功,一路晋升至衢州路达鲁花赤,行枢密院判官,又迁浙东都元帅,擢江东道廉访副使。

至正十八年【1358】二月,陈友谅派遣属下王奉国率军二十万围攻信州,至正十九年【1359】正月,伯颜不花的斤从衢州引兵救援信州,击败王奉国。

在救援信州之前,伯颜不花的斤就抱着为国尽忠的心思,拜别其母鲜于夫人说:儿今后不能侍奉母亲了!鲜于夫人安抚儿子说:我儿是忠臣,为娘就是现在死了也没有遗憾。

当时整个元国都是遍地烽烟,伯颜不花的斤又不是那等昏聩愚昧之人,自然知道情势,仍旧视死如归,救援信州。守信州的镇南王大圣奴、枢密院判官席闰听说伯颜不花的斤来救援,开门迎接看到就拜在马前。

一支投降敌国,一支血战到底,畏兀儿亦都护后裔截然不同的结局

王奉国整顿兵马又来攻城,伯颜不花的斤请士卒大吃一顿,与大家约定破贼,不为国奋战者斩,分兵三路,亲率中军出西门攻入王奉国营,斩首数千,王奉国大败,如果不是陈军援军到,王奉国差点被伯颜不花的斤擒拿。

听说信州久不下,陈友谅派弟弟陈友德增援信州,屯兵在城东,绕城植木柵,一边猛烈攻城,一边派万户周伯嘉前去诱降,大将高义悄悄投降陈军,哄着忽都不花、范则忠等数十人去见王奉国,王奉国就把他们几个元将囚禁起来。

次日,王奉国令高义又去诱降伯颜不花的斤。伯颜不花的斤说高义:你诱惑了十位将军,没有一个归还的,今天又来诱惑我?我头可断,足不可移。遂杀死高义。高义被杀,陈军觉得伯颜不花的斤不会投降,只好日夜不停猛烈攻城,伯颜不花的斤坐守孤城,浴血奋战。

四月,陈军派人在城下大叫:有诏!参谋海鲁丁等人大喜,以为是朝廷有援军到,海鲁丁问诏从何处来?来人说从江西来。海鲁丁说:这是贼人的,我是元朝臣子,怎么会接受贼人伪诏呢?

一支投降敌国,一支血战到底,畏兀儿亦都护后裔截然不同的结局

陈军来人说:我家主上听说信州久攻不下,知道尔等忠义,所以特来诏降,尔等徒守空城又什么意义呢?又没有援兵救你们。

海鲁丁说:你听说过张睢阳的事吗?一句话把陈友谅的使者问的无话可说,大唐张巡坚守孤城睢阳阻挡叛军,是何等的的英雄,使者自然知道无法再劝降。伯颜不花的斤对海鲁丁笑说:贼人想让我等降他,我是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当时信州城已经粮食殆尽,军民只能食用草苗茶纸,之后就是煮鞋底子吃,又吃尽,就开始挖掘老鼠捕捉麻雀充饥。

六月,王奉国亲自来攻城,昼夜不息,上面云梯攻城,下面悄悄挖掘地道,万户顾马儿见状况危急,就率其部背叛伯颜不花的斤,信州城遂陷落,席闰投降陈军,大圣奴、海鲁丁都死战殉国,伯颜不花的斤力战到筋疲力尽的最后一刻,自刎死。

伯颜不花的斤的都将蔡试与蒋广和陈军巷战,蔡试战死,蒋广被俘,王奉国爱其勇敢,又想招降之计,蒋广大骂:我宁为忠死,不为降生。汝等草寇,吾岂屈汝乎?王奉国恼羞成怒,把蒋广车裂。伯颜不花的斤还有一爱将陈受,有膂力,被招募为义兵,信州城破被俘,也骂不屈被陈军烧死。

一支投降敌国,一支血战到底,畏兀儿亦都护后裔截然不同的结局

就是这样。

资料:张岱玉诸王表,杨继红亦都护,新元史

【猴格蒙古部落系列文之第五话/畏兀儿之第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