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2岁老人一诺千金,为抗战无名英雄守墓74年,终等来了其亲人

1941年,山东临沂的牛余庆在家中地窖里,掩护了十几位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后来,其中一位战士不治牺牲。

援军到达的时候,

有一位“张同志”告诉牛余庆,死者是自己的弟弟,请牛余庆帮忙安葬,

并对他说:

等到赶走日本人,中国胜利的那一天,只要他还有一口气,一定会来接弟弟“回乡”。

92岁老人一诺千金,为抗战无名英雄守墓74年,终等来了其亲人

牛余庆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一直守着坟墓等候“张同志”归来。他等啊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从一个18岁的放牛郎,一直等成了92岁的耄耋老人,可是“张同志”一直没有回来。

牛余庆曾经找过相关部门,想给死去的战士立一块碑。可是由于不清楚姓名和籍贯,身份无法核实被拒绝了。难道就这样让战士做“无名英雄”,死后有家不得归吗?牛余庆有些不甘心。

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上网寻求帮助。

终于2014年找到了战士的家乡,同时得知“张同志”早已经牺牲。“张同志”名叫张维信,他和二弟张维顺、三弟张维吉于1940年一起参军加入了八路军的抗日部队,三弟张维吉就是1941年牺牲在桃花村的无名英雄。

一、临沂桃花村的往事

1941年的某一天,牛余庆的家乡沂南桃花村里,忽然来了十几名受伤的八路军战士。

牛余庆听父亲说:他们是八路军,是打日本人的。

因为作战时受了伤,不能跟随部队转移,想请老乡们帮忙掩护。

92岁老人一诺千金,为抗战无名英雄守墓74年,终等来了其亲人

于是,

牛余庆和父亲就帮着战士挖了两个大地窖,把伤兵都送进去,一个地窖藏了9个人。

当时伤员们没有吃食,牛余庆父子每天煮一大锅红薯,再带上一桶水,趁夜色抹黑送到地窑中,离开的时候再用玉米秆小心把入口封好。

一周之后,有一位腿伤严重的战士,伤口开始发炎。

牛余庆家中没有消炎药,

他想到村西头的山上去采草药,可是因为鬼子巡逻,只能放弃,没想到战士就这样牺牲了。

后来援军赶到时,牛余庆对此非常自责。一位干部模样的“张同志”拍着他的肩膀安慰他说:死者是自己的弟弟。

现在战事吃紧,

希望牛余庆找个地方把他安葬一下。等到胜利的那一天,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就会回来接弟弟回乡。

因为害怕日本人没有走完,牛余庆不敢多做耽搁,就在父亲和村民帮助下把战士埋在门前一条水沟里。“张同志”随手在那坟头上插了一个木牌,上面字迹潦草。

92岁老人一诺千金,为抗战无名英雄守墓74年,终等来了其亲人

后来几次搬迁后,木牌早已损坏。

牛余庆只记得他姓张,家住临朐,年龄大约20左右,刚结婚十天就上了战场,但更多的细节却记不清了。

牛余庆的家乡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是一个大战场,在那里有许多抗日英雄牺牲。解放后,有名有姓的都被迁回了自己的家乡,

并且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承认。

只有“张同志”的弟弟,一直没有得到落实,

牛余庆非常不甘心。

二、为抗日英雄立碑

最初,牛余庆和父亲一起照料战士的坟墓,每年清明节去坟上添新土。牛余庆父亲去世后,牛余庆就自己一个人独自上坟。十几年过去了,“张同志”还是没有来。

又过了十几年,牛余庆预感到“张同志”可能也已经牺牲了,所以心中十分难过。但是他想,再等几年,“张同志”的家人也许会找过来。

因为牛余庆的坚持,当地人都知道那里埋着一位八路军战士。

92岁老人一诺千金,为抗战无名英雄守墓74年,终等来了其亲人

有小学老师,经常让学生带着鲜花来祭拜。他们给牛余庆出主意,让他找到相关部门,帮忙给战士立一块纪念碑。立碑需要了解战士的详细资料,可是这些牛余庆都不清楚。

战士的姓名不知道,战士的亲人也找不到。难道就这样让战士做了野鬼孤魂吗?92岁的老人越想越难过。

他已经风烛残年,没有多少日子了。

后来,有人劝他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

2014年,在网友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们查到了战士的一些消息。在山东临朐县冶源镇有一个叫赤良峪的村庄,战士可能是这个村里走出去的人。

村子里超过40%的人家都姓张,他到底是哪家人呢?

八十八岁的张玉信老人告诉记者,他的哥哥是1940年参军抗日的。当时和他哥哥一起报名参军的有一家三兄弟,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张维信、张维顺和张维吉。

前两年大哥张维信的墓刚刚被找到,已经迁进了烈士陵园。

92岁老人一诺千金,为抗战无名英雄守墓74年,终等来了其亲人

牛余庆与张玉信核对信息后,终于确认当年死在桃花村的战士,就是张家的老三张维吉。

相关部门联络到了张维吉的远房后代张纪永,来到桃花村探望牛余庆。

老人看了看张纪永的模样,似乎感觉和之前村民给他看的张家兄弟不像。一问才发现,果然不是张家的直系亲属。他迟疑了一下,又扭头回望着家门前的那一条水沟说:“起初我们就把他(张维吉)埋在那条水沟里。头朝东,脚朝西。”

“张同志”当初拍着他肩膀安慰他的情形,至今还历历在目。他说,等到“中国胜利的那一天,一定回来”。没想到一等就是74年。直到这时他才得知,张氏三兄弟已经全都牺牲在战场上了,并且没有直系后人。

张纪永急忙安慰老人说:张维吉和我爷爷是同一个爷爷,张维吉三兄弟为抗日走得太早,没有直系亲属,我也是张维吉的亲孙子。

张纪永还承诺会把牛庆余也当成自己的亲爷爷,逢年过节一定去看望他。临朐县民政局在核实了张维吉身份后,终于同意把他的坟墓迁进烈士陵园。

92岁老人一诺千金,为抗战无名英雄守墓74年,终等来了其亲人

离开临朐的时候,牛余庆老人依依不舍。

他守护张维吉的坟墓已经74年,早就把烈士的英灵当成了自己的老友。现在他已年过九旬,行动不便,视物不清,不太可能每年再过来祭拜他了,

心中多多少少有点遗憾。

结语

电影《八佰》上映的时候,导演通过艺术语言向观众说:当时的中国人十分“麻木”。很多观众对此表示反对。因为根据史料的显示,当时绝大多数人表现出极度的团结,并且非常支持抗日英雄。

伟人说:抗日战争,让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除了正面战场上英勇作战的英雄们,在我们民间,也有很多善良、识大体的老百姓。他们也曾经像牛庆余老人一样,掩护过我们的战士。他们和我们那些为国家流血牺牲的忠良一样,也值得颂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