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是国军将领,抗战时却把爱妻送往延安,后被授予少将

抗战时,在外征战的将领都会把自己的家属送往后方。大家都知道,抗战时的大后方有两外,一处是国民政府陪都重庆,一处就是红都延安。所以,国军将领的家属一般都送往重庆,但这位国军将领却把自己的爱妻送到了延安,并相约延安见。

此人是国军将领,抗战时却把爱妻送往延安,后被授予少将

这位国军将领就是后为我开国少将的贾陶。

在军阀混战时期,贾陶就与孙铭久、解方、黄冠南被誉为是张学良东北军的“四大金刚”。

贾陶是辽宁开原人,1909年生,家境富裕,于是读了不少年的书,1926年投笔从戎,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6期炮兵科学习,毕业后在东北军炮连任少校连长、天津保安总队中校教官、保安总队第2大队中校大队长等职。

此人是国军将领,抗战时却把爱妻送往延安,后被授予少将

就在贾陶在天津任职期间,参与领导了平定日军策划的天津“一一·八”暴-乱事件。1931年11月8日晚,天津日军驱动便衣队1000余人由日租界冲出至华界,袭击公安局,企图在得手后占领省府、市府和军部,并乘乱挟持溥仪出天津。孙铭久、贾陶、解方等人分别率领保安队进行有效地抵抗,终将敌打退。一举平息了日军一手制造的天津“一一·八”暴-乱。

此人是国军将领,抗战时却把爱妻送往延安,后被授予少将

作为东北军将领,贾陶对于日军在东北的暴行是深恶痛绝,特别是东北沦陷之后,在他的心里无时不刻地有着打回东北的心愿。但是由于蒋介石忙于剿共,根本无心抗日。在《何梅协定》签字后,蒋介石下令东北军撤离河北省和平、津两市,河北省政府被迫从天津迁到保定。这让贾陶愤慨不已。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时任张学良卫队团副团长兼第3营营长贾陶也率部参加了西安事变,并受我党指派,负责保卫我党中央代表团驻地人员的安全工作。

此人是国军将领,抗战时却把爱妻送往延安,后被授予少将

西安事变之后,贾陶被编入国军第51军114师342旅任上校副旅长。全国抗战爆发后,51军奉命防守青岛。为了表示誓死抗日的决心,贾陶把心爱的妻子阎闾送往延安,相约抗战胜利时延安见。

此人是国军将领,抗战时却把爱妻送往延安,后被授予少将

文首我们就说到,抗战时期,前线征战的国军将领一般都会把家属送到大后方重庆去,那么贾陶为什么在把自己的爱妻送往红都延安呢?

此人是国军将领,抗战时却把爱妻送往延安,后被授予少将

其实,贾陶早在1936年4月就加入了我党。

对于贾陶认同我党的理念和信仰,要从他刚从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说起。

贾陶从讲武堂毕业任东北军模范队连长时,连里有一个叫刘伯刚的上士,他是辽宁大连人,曾在日本留学7年,因为当时在东北日本人很多,迫于工作需要,贾陶就向他学习日语。刘伯刚是我党员,所以在教授日语的过程中,让贾陶了解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宗旨、理念。刘伯刚是贾陶认识的第一个共产党人,也可以说是他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老师。刘伯刚先生1985年去世,享年86岁。

此人是国军将领,抗战时却把爱妻送往延安,后被授予少将

此后,贾陶又结识了同为东北讲武堂毕业的辽宁省黑山县人孙东垣以及佟英翘、苗勃然等我党人士,更是了解了我党的宗旨和初心,为他后来寻找和参加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1936年初,贾陶、解方当即向苗勃然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决心在我党的领导下,为抗日救亡而战。

所以,抗战当前,贾陶就决定把自己的爱妻送到了延安,因为他心向共产党。

1939年3月,贾陶决定率部加入新四军,但因各种原因起义失败,6月到达了他日思夜想的延安。

此人是国军将领,抗战时却把爱妻送往延安,后被授予少将

贾陶后任中央军委四局副局长兼科长、八路军第120师独立1旅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炮兵旅旅长、东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副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精彩文章推荐:

团长左胸被日军子弹击中,贺帅下令:一定要救活他!后他授中将

他是开国上将,他的一生几乎都任参谋长,曾辅佐了5位元帅!

此人作战勇猛,犹如电闪雷鸣,人称霹雳将军,结局为何令人嘘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