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待五五年授衔,不应该忽视将领们大兵团指挥能力这块天花板!

文友们在谈论五五年军衔时,往往会比照红军初创时的职务,认为有些早期军职较高的人五五年授衔低了,而遗憾不已。其实文友们不应该忽视高级将领们指挥水平这块天花板。

起点高、革命早、一帆风顺者固然在军衔评定中占优势;反之,则相对处于劣势。如周士第黄埔一期出生、南昌起义时已是师长、军事才能也颇佳(后来独立率十八兵团参加解放大西北,力能胜任),但后来走了一段弯路,最终军衔止于上将。

粟裕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屡次负伤(头颅中的弹片到火化后才取出),在红七军团任参谋长时又遇到乐少华政委的无理打压,谭家桥战役后长期率数百人的独立师孤悬敌后,当了近八年的师级干部这影响了他红军时的资历,这也是他止步大将的原因之一……

看待五五年授衔,不应该忽视将领们大兵团指挥能力这块天花板!

但有一个重要原因往往容易为网友们所忽视,那就是高级将领们战役指挥能力这一块天花板!

徐帅,出生红四方面军,后来又遭遇西路军失败,二万余将士只回来个零头。整编成八路军时,我军拟整编成四师,他是四师长之一。后他的黄埔老校长对我军抠门,只给三个师编制,徐帅屈居129师副师长。加之徐帅抗战时期,经常重病缠身(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时,打开了山东抗日局面,不久就因病赴延安治疗,任抗大代校长、陕甘宁晋绥军区副司令员;陈老总在山野屡次失利后,主席本打算派徐帅顶班,但徐帅苦于重病,未能成行!太原战役攻城阶段,徐帅因病重,只得交彭总指挥。)但徐帅的大兵团指挥才能没有天花板,他具有惊人的军事胆略,从不知恐惧为何物!越是大仗、硬仗、恶仗来临,他越是生龙活虎、精神百倍。红军时期,徐帅30岁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指挥的苏家埠大捷是红军时期最成功的围点打援第一光辉范例;反六路围攻是红军战史上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8万对川军20万,击溃20万、歼敌10万;红军时期他指挥的部队就多达八万之众,他发明了收紧阵地战法。抗战时,他指挥的响堂铺战役是八路军一次击毁日军汽车最多的战斗。他担任一纵司令员,是八路军中指挥部队人数最多、地位最高的、相当于方面军一级的主官,他同时指挥山东、苏北、淮北各路我军,辖山东纵队、115师……解放战争中,他在刘邓率晋冀鲁豫四个主力纵队挺进大别山后,率余下的地方武装独自经营山西。他指挥的临汾战役是解放战争规模最大的一次使用坑道爆破战术攻克城市的范例。晋中战役,六万人一月歼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阎锡山10万之众。用一年半时间全歼山西敌军30万。徐帅凭杰出的军事才能,超越了他华北军区时的军事主官聂帅,而位列第八帅!

看待五五年授衔,不应该忽视将领们大兵团指挥能力这块天花板!

韩先楚,出生于红25军,刚到陕北时还是区区营长。但韩先楚具有极高的军事天赋。独树镇一仗是韩将军的成名之仗,1935年11月,他凭战功升红15军团75师团长,东征中受主席赏识升红78师副师长,1936年5月,升红78师师长,整编成八路军时他任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1939年起升344旅副旅长、代旅长,1946年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副司令员,10月参与指和平新开岭战役,战役前役国军增兵,4纵部分领导难下决心。而韩率10师飞奔200里力主开打,完胜;奇袭威远堡,打出旋风将军威名!1949年4月出任12兵团副司令员,1950年4月16日,率40军、43军四个师跨海占领海南岛!在抗美援朝中,任主管军事的司令员、后又兼任党委常委、十九兵团司令员、兵团党委书记。他在1955年超越了许多解放战争初期的纵队司令员,授上将。韩先楚至少是个优秀的兵团指挥员!

看待五五年授衔,不应该忽视将领们大兵团指挥能力这块天花板!

皮定均旅长作为中原突围中准备保“车”而准备丢的“卒",但凭着他卓越的指挥才能,使用瞒天过海等计策,反而成为中原突围中建制保存最全的一个旅。皮定均最终因有功,少晋中,军中无闲言碎语!而吴诚忠率鄂东独立第二旅,同样担任保帅之卒,最终虽也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但部队被围攻损失惨重,主力灭失,吴诚忠五五年止步少将。

看待五五年授衔,不应该忽视将领们大兵团指挥能力这块天花板!

网友们谈得较多的是萧克。我以为萧克只授上将的主要原因和张宗逊一样,是大兵团指挥能力是他的一块短板。

黄埔四期出生的萧克,是有一定军事才能的,红军时代是他的高光时刻。他从红四军连长起步,一路升至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31军军长。他一路狂飙突进,胜利进军陕北,完成了长征。军史证明作为军(编制稍小)一级军事主官,他是胜任的,甚至是优秀的。抗战时,他没有机会指挥多少大规模战役。到解放战争时,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晋察冀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历史给了他在晋察冀展示军事才能的舞台。但他在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战役中均无建树。晋察冀军区野战军成为解放战争第一年歼敌最少的野战军,1948年后,萧克就离开前线去后方创建华北军政大学任副校长,到1949年调任四野兼华中军区第一参谋长,由大军区副职降为兵团级,最终止步于上将。

看待五五年授衔,不应该忽视将领们大兵团指挥能力这块天花板!

网友说他在井冈山时站队不准,没有力挺主席;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与张国焘斗争时旗帜不鲜明,主席不喜,影响了他的升迁及军衔,此言大谬也!许世友当初在抗大时的对主席的态度比萧克过激多啦,主席照样重用!主席岂是量小之人?抗战时,萧克由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转任120师副师长,平调。他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本可建大功但未果。他先后任晋察冀第二野战军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时,苦无大建树!如果他在华北,能像粟裕在华东一样军功显赫,闻名天下,他怎会缺席大将行列?跻身帅尾也未可知!聂帅也会因他帅位再前进一两位!可惜,萧克在华北最终名声还不如部下杨得志、杨成武!无他!萧克大兵团指挥才能不强,这块天花板限制了他!

至于王树声等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代表、许光达作为红二方面军、红二军团的代表人物授大将,这是为了承认红军时期各个山头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另当别论!

即便在元帅级人物中,大兵团指挥才能也对元帅座次大有影响。陈帅、罗帅排聂帅前,贺帅排刘帅后……

继续阅读